梅州时空 首页 热点 查看内容

发布者: 管理员小M | 发布于:2013-6-24 22:53

楼主

微博新友—子夜时分聊客家,腌面宵夜话桑麻

 

      曾平先生长期从事高校工作,现任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教育电视台编辑、学校校友总会秘书。系赣州客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客家情》剧组民俗顾问。先后在《编辑学刊》、《编辑学报》、《客家》、《环球客家》、《客家摇篮》、《中华风水》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应邀出席客家学及民俗方面的学术研讨会。2006年出版文集《天涯摇鞭集》。在2011年出版的《故乡寻韵集》一书的后记中,曾平先生谦逊地说:“作为客家人的一分子,学习客家知识、研习客家内涵当是我的本份,亦是我的一大业余爱好”。曾平先生的“一大业余爱好”竞然“玩”得如此“本份”,“玩”得如此专业,着实令人钦佩。捧着曾平先生的《故乡寻韵集》,书香阵阵……,曾平先生为此“玩”了多少处山水?“玩”了多少个残更?可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新朋友,惟有祝福他在追寻客家足迹的探索中,越走越远,一路高歌!

      相识曾平先生缘于“微博”。不久前,受年轻朋友的极力游说和热心代为注册,并手把手教会我上“微博”,可谓本人继“梅州时空”作“博客”之后,再次被年轻人当鸭子赶上了架!通过“微博”结识了不少热衷于客家文化的热心人士,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客家文化、认真严谨地探索客家人文历史……等等,凡此种种,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621日下午,曾平先生从赣州来梅,午夜抵达在梅州下榻的田园酒店,此前,我们素未谋面,但神交己久,因此一见如故。曾平先生说早闻梅州淹面小吃,没有过多的客气,我们匆匆来到百花洲市场的夜宵排档,午夜刚过已是次日凌晨,排档还算势闹,刚好在“泥人刘”—梅州青年泥塑家刘沅声家旁边的楼下,多年老朋友也各自“瞎忙”着,也好久没见面了,因此打电话把沅声兄这只“夜猫子”唤来一起宵夜:腌面、三及第外加“三丸”、一碟小菜,以此当作曾平先生的晚餐兼夜宵,实在怠慢了远方的客人,又因为是“自家人”也就没那么多的客套,边吃边说,相谈甚欢,要不我想如此待客会很内疚的。随后沅声兄又热情邀请曾平先生到他家的工作室喝茶,一进工作室,阵阵油墨味扑鼻而来,然来沅声兄又有新作刚在做“上油”的工序。曾平先生当即被沅声兄的一件件作品所吸引,还没落座品茗便拿出相机忙着拍照。至此,我彻底感悟了曾平先生“一大业余爱好”的“玩法”与“本份”,那是客家人的使命感在驱使着他不需扬鞭自奋蹄。

      离开沅声兄家已过子夜。

      陪送曾平先生回田园酒店休息,他们一行明、后天还将到雁鸣湖、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参观考察。离开田园酒店,凌晨的江南梅江大道传来环卫工人扫街的“沙沙”响声,夜空显得异常静谧。此时,江南早已进入梦乡,追梦人却还在路上!

 

                                                                                                          2013624于得糠斋

附:甄屏 (624发的“微博”

      6月的一个周末,与梅县博物馆朱迪光馆长及泥塑家刘沅声交流,参观了刘大师的工作室。子夜话客家,腌面及第汤,晚风徐徐来,艺术与泥巴,相见略恨晚,再次话客家@全球客家人 @广东梅州客家人 @全球梅州人 @金杰0422 @土楼旅程 @雁鸣湖陈柳 @陈善宝@围龙屋朱迪光

 

与曾平先生合影

与曾平先生、沅声兄合影

沅声兄新作

沅声兄新作

沅声兄新作(曾平摄影)

进入 朱迪光 文章参与讨论

1

鲜花

鸡蛋

握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2013-7-11 10:39 -4#
好客 引用
2013-7-6 18:01 -4#
真有意思~~ 引用
2013-6-27 14:28 -4#
好友、好聊。 引用
2013-6-25 12:28 -4#
赞! 引用
2013-6-24 18:14 -4#
典型的客家人吃传统的小食,聊传奇的客家文化! 引用

查看全部评论(5)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