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不能靠低俗“取胜”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163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17 11:19: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6 09:35 编辑

微短剧不能靠低俗“取胜”
微短剧不能靠低俗“取胜”

   默 达

    近日,微短剧《大佬,你的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因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等涉及使用残忍犯罪手段造成恶劣后果,刻意放大和制造渲染婆媳、男女矛盾,传播违反公序良俗言论,渲染血腥暴力等多重违规情况,被各平台全面下架,引发广泛讨论。

    这并非孤例。据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处置公告称,不仅将该剧下架处理,还对同类型违规剧集、片花进行了拓展清理,共清理相关内容1719条。《恶婆婆与巧媳妇》《这个婆婆真难缠》《我的野蛮婆婆》……将这些违规作品的标题放在一起看,制片方似乎是跟婆媳矛盾、家庭关系较上了劲,恨不得把部分家庭的“痛点”炒作成“卖点”,将其中一方塑造成“反派大BOSS”,都是为了吃到流量红利。

    文艺作品要真实反映生活,也允许适度地进行讨论和延伸,提到生活中的矛盾无可厚非。然而提出矛盾是一回事,如何刻画、还原矛盾,合理解决矛盾,又是另一回事。以下架短剧为例,借由犯罪、暴力等手段,“为爽而爽”,实则违背了公序良俗,被下架不冤。

    低俗微短剧被频频下架,却总有后来者故技重施、试探底线,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从经济效益考虑,这些剧组和背后的公司看准了自己的“目标受众”,在争议话题上“下猛料”“拉偏架”,将低俗情节捧为“套路”,正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点击观看。虽然部分观众看后“解压”“解气”,但对于整个微短剧市场和社会风气而言,却是实打实的“毒药”。

    6月1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新规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主体责任,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并强调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从源头上确保内容生产的质量,避免低俗、有害内容的传播,有望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

    新规实施首日,就有3309部约22.7万集微短剧在系统中完成备案并获上线备案号。然而通过高频词分析可发现,其中有189部剧名使用“总裁”,109部使用“夫人”,81部使用“娇妻”,80部使用“离婚”,题材重复度较高、剧情雷同等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同质化竞争会形成不良的创作方向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低俗套路过多,变相塑造和筛选了观众群体,优质内容和创意剧本恐更难创造市场价值。

    微短剧行业要想在“爆火”后实现“长红”,既要做好“堵”的工作,严格内容审核、及时清理违规内容,也要思考“疏”的方法,鼓励内容创新,吸引优质作者。改变靠低俗“取胜”的策略,优化微短剧内容生产和市场竞争的内在逻辑,才能真正做到不负观众期待。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8:14:02 | 只看该作者
抢票资格

微短剧不能靠低俗“取胜”

   “开票秒空,不留余票”,是近几年一些热门演唱会的常态。对于前期没抢到票的歌迷来说,再次开票就是“及时雨”。3月18日,周杰伦2024演唱会杭州场再次开放抢票,但歌迷要到一个指定的App上,先充值488元才能获得“抢票资格”。相关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吐槽:这样割歌迷“韭菜”可别反噬了。沈海涛/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月付6000元追微短剧

微短剧不能靠低俗“取胜”


   有网友吐槽:“放假回家发现妈妈为微短剧付费越来越多,最近半年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微短剧收费乱象严重,存在诱导付费、自动续费陷阱等诸多问题,甚至有老年人不知不觉间为此花掉了4万元。林勉/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