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海边

相关博客

分享 (86)南粤儿女在海边(三)
热度 1 千里邮缘 2015-11-7 12:50
(86)南粤儿女在海边(三)
童年时我经常黄昏倚门 ,目送一轮夕阳 贴着 宜 娘寨 山 头的古松 悄然西去 ,不禁浮想联翩。 “ 太阳落 山 那边是火树银花的省城,好繁华好热闹呢。 ” 外公这样回答我的询问。现在, 我要告知已经辞世的外公 : “山那边是海,日出日落的 山那边 都 是海 。 ”想来也怪不得他老人家,他一辈子走得最远的是省城 。他 年轻时曾在广州的一大户人家当过家庭教师,在村里老一辈中还算得上见多识广的人物。 从广义而言,地球人的栖身地是岛屿,因为海洋占了地球总面积的 70.8% 。 而中国南大门广东就在南海边缘 , 我们是不折不扣的岛民 。 遥想当年,客家先民一路南迁,自元末明初以来 大批 由闽 入粤,山―山―山 ,最终落脚的还是山 。 每天躬耕在万 山 圈子里,令人沉闷和 憋气 。 所以 , 当地的 山歌手在 寂寞的岗头溪尾无奈地唱道 : “ 借问客家那里住?有山就有客家人。 ” 其实,这块粤东北山地己经与韩三角和珠三角连成一片 , 长期以来梅 州与 惠潮 两地属 同 一 州郡 ,我们己经近海了。 据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考证,客家人迁徙海外,大约始于南宋末年。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 1851 年— 1864 年)失败后,大批客家人逃至沿海一带甚至远涉重洋;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三大移民运动之一“下南洋”的 序曲 。 1860 年中英签订北京条约,清廷被迫大量开放海外移民,至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闽粤赣边客家人出洋人数达到高峰 。他们 走出全封闭、半封闭的土楼和围龙屋, 谱写了 衍播 五洲四海 的崭新篇章。 张榕轩( 1850 — 1911 )一个出生在 梅县 松口古镇的客家少年,当年从家门口乘船出海,若干年后成了大款。 1898 年他与大埔的张弻士一起 归国 觐见光绪皇帝 , 建议兴建潮汕铁路, 中国第一条侨办铁路在他手中诞生。他学贯中西,既钟情客家文化,辑录梅水诗传 13 卷 ; 又放眼海外 , 亲自捉笔 写成 洋洋 数十万言 的 《海国公余录》 , 记述 了 印尼 、 马来亚等地民情民俗以及世界各国地理形势。该书 完稿后, 梅州乡贤黄 遵宪、 温仲和 、 丘逢甲等名儒宿学惊呼大开眼界 , 共同为大作写 序 。《海国公余录》 风 行 梅江两岸 , 一时嘉应纸贵。 山那边是海!在 “ 八山一水一分田 ” 艰难求存 的客家人纷纷洗脚上田,从梅 城下市 的水打伯公码头、从 甘露亭边 的松口码头 乘船东去,汇三河、入韩江,直下潮汕, 让梦想遨游海天。 生自客家祖地闽西的作家张胜友不无 感慨地 写道:“闽西、赣南的客家后裔一拨又一拨南下粤东、聚居梅州,形成较为成熟的客家社会;客都梅州又演绎成客家迁徙的新驿站,下南洋,闯天下,走向世界。据统计,客家人挟带着远古黄河的气息,分布于地球上五大洲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 1.2 亿之众……” 一部风起云涌 的 中国近现代史,亦是客家民得风气之先,面向海洋、奋力开拓进取、立志报国的历史, 翻阅梅州侨史玩味再三,有一个信息不得不在本文提及 ﹕ 梅州的风云人物基本与海有缘,放笔写来非鸿篇巨著无法承载,亦难避 文抄公 之嫌。现略举三五例如下:“海归”的将帅巨星有叶剑英 、 张民达等人;现代文苑骄子有林风眠、李金发和蒲风…“入海成龙”的有大唐总长罗芳伯、工商巨匠有张弼士和姚德胜,还有跨江蹈海、宦游天下的何如璋、黄遵宪和丁日昌…他们都是走出围龙、经过波澜壮阔的海洋摔打磨砺、眼界、胸襟、才识和业绩均堪称一流的人物。 人境 廬 ,邀您游梅州的精选景点之一。 这是 一座揉合中日建筑风格的书斋, 象 梅州东郊 周溪河畔 停泊的征船。 “ 结庐在人境 , 步履 随春风 。 ” 时值风起云涌、忧患重重的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人境庐主人 黄遵宪 徘徊于庭前屋外,迎东山明月,听天籁之音。他 看似潇洒的外表下,骨子却写满隐忧。谪居家乡的 黄遵宪 以诗名驰誉,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旗帜。 “ 此生合是诗人末?细雨骑驴入剑门。 ” 这是诗人南宋陆游 的一声叹息 。 其实, 结庐在人境 的 黄遵宪 较之 陆游的失意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遵宪是一个少年壮志天下小的人物。 他与众多客家学子一样,走学而优则仕之路。他在北京参加乡试时得到朝廷大员赏识,因此官运尚可。 历任 驻日参赞、 旧金山 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 黄遵宪 驻日期间,深入了解日本国情, 殚精竭虑 撰写《 日本国志 》( 1887 年成书),全书四十卷,五十余万字,详细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其得失 。公元 1894 年 9 月 ,小日本在黄海狠狠咬了大清国一口,令朝野震惊, 《 日本国志 》 由此热销。按照国民党元老林森的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从这一年开始。 公元 1 896 年 9 月, 海归的 黄遵宪 成为 光绪皇帝 的座上客 。 他 纵横捭阖 、向天子阐释海外列强的成功之道,提出变革图强的治国主张。两年来一直愁眉苦脸的 光绪帝 终于 天颜微微一笑 ,决定有所动作。可是 皇爸爸 慈禧掀开珠帘,露出一脸倔相, “ 大清帝国是哀家来当家! ” 呜呼哀哉,知否? 皇军要当你的家。 黄遵宪 运交华盖差点上了断头台 ,兼济既不能,独善一何苦! 他 未及六旬在乡间郁郁而终。 在黄遵宪身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他的不幸是国家的不幸。 “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 百步长江 。 ” 人境庐主人在沉吟徘徊。仰首南望, 越过悠悠周溪和古老的状元桥 , 肉眼可见的是家乡的梅江。有人以为 “ 长江 ” 是先生的笔误,持这一看法的实在是随俗的误读。 遥想上古时期,读书人的老祖宗孔 夫子 同样 运气不佳 , 曾经感叹“道不行 , 乘槎浮于海 。 ” 汪洋大海是 夫子 的心灵鸡汤。如今, 历史翻过了老黄历 , 大 海汪洋 正好 泛舟。近水楼台先得月、南粤儿女在海边,让我搭一趟顺风船开一开眼界吧, 最好有名人 结绊 也 好 沾一点光 。 今年 恰巧 是至圣先师孔夫子 2566 岁生日, 2015 ——六六大顺 , 好嘢! 特 邀 请孔老先生 潇洒走一回 。 夫子问曰 : 此去何方 ? 晚生答道:下松口、入韩江、赴潮汕, 渡 南海 、 乘长风破万里浪 ,逛 南洋 新马泰、印尼 雅加达…那里有好多您老的莘莘学子、 涯 的客家乡亲! X ZX
个人分类: 文学·艺术|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85)南粤儿女在海边(二)
千里邮缘 2015-10-29 21:09
(85)南粤儿女在海边(二)
沿湛阳高速东去两百余公里,直抵阳江海陵岛。 秋日的阳江好阳光,秋日的海陵岛格外精神;海陵山是青青的山、海陵山是金山银山,山岗风力发电的 转子叶片 在爽朗金风和灿烂阳光里 与 蓝色海湾 竞相歌舞, 沙滩游逛的白发老翁 和稚气孩童与飘飞的风筝相视而笑。 阳江人好造化,四方客好受用。 大海是人类的故乡。学术界有一种说法,人类诞生于海洋。一个众所周知的依据是,人体的生命通道流淌含盐的血液,人的生存一刻也不能离开大海的哺育。因此,当你亲近大海,犹如拥入母亲的怀抱。此论很受启发!你看,依山面海的十里银滩又是圩日,肌肤黝黑、性格豪放的疍家儿女邀你驾舟出海冲浪。 冲浪,方能展示你我他的真性情;冲浪,人与波涛一同欢呼惊乍,心共海鸥一起乘风翱翔。 这个面积 108 平方公里的海岛是古代海上 丝 绸之 路 的重要驿站,如今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 在岛上热闹如圩场的十里银滩背后,浮起一座造型特异的建筑 ——五个大小不一的 椭圆体连环相扣,如波浪起伏、象海鸥展翅。这是为一艘沉船度身打造的广东海上 丝 绸之 路 博物馆。 800 多年前的南宋时期,一艘满载 6 — 8 万件金银珠宝和瓷器的远洋贸易商船,从中国的某个海港出发 , 在 阳江海域不幸沉没。 2007 年 12 月 22 日, 它有幸重见天日,整体出水在海陵岛落户,这 一事件 是当时的一个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新闻。 它是史书记载的两千多艘沉船中的一分子,今人为它命名 曰 “ 南海 1 号 ” 。 这 艘沉船的挖掘和研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后续题材仍然多多。 那就稍安勿燥,只好慢做不要做错。经过 2008 年和 2011 年的两次室内试挖掘,目前出水的文物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即使如此,也令人大开眼界 、浮想联翩 —— 一条 1.7 米长的金 腰带 ,是渴求招安的宋头领 献 给李师师的见面礼罢?黄澄澄 、 白晃晃 的金 钩 银 钓与 宋钦宗“ 集嫩 老婆” 的 头 饰 一样 乍光,一台 造型精美 的 铜镜 ,是 大臣 魏征 馈赠李唐天子的宝贝么? 还有金菩萨、银菩萨 和 玉菩萨 , 抹去浊水污泥,依旧 一抹 神 秘 兮兮 的笑 ;光溜溜的 福建瓷器景德青和德化白 十分养眼 …恕难一一尽述,有兴趣的看官日后到现场和口齿 伶俐 的讲解员一道共享吧。这里还有一条重要信息向大家报告,有些金银器皿是进口又出洋的 。 据专家考证,这是自家从 a 国购来又送去 b 国加工。 由此见证了当年海上贸易的繁荣。 “ 南海 1 号 ” ,宋代 海上 丝 绸之 路 的缩影 。 张择端的 《 清明上河图 》 固然异彩纷呈,但 只是纸上 风光 ,如今是 具体可感的丰饶 实物。 “ 南海 1 号 ” , 海上 丝 绸之 路 的纪念碑。在它 21.8 米长 9.6 米宽的躯体上, 还埋藏着许多奇珍异宝、蕴涵着不少 令人惊喜的历史文化信息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的南 宋 遗 韵 将在下回继续分解, 请 你 试目以待。 海陵岛 ! 海陵岛收藏了海 上 丝 绸之 路辉煌而悲壮的历史 , 海陵岛 正 在续写崭新的传奇 。 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与自然的融合,人类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人类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不懈努力是笼罩地球的主旋律。向英勇献身的古代水手们致敬!振奋精神、前仆后继,征船又要启航。 趁着秋日的好时光,我来拜读阳江的山水。海陵山如蛟龙出水,看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在浩瀚的大海里汲取永恒的生命与活力。峰回路转,我来到海岛西南端的牛塘山,与汤显祖大师又不期而遇。准确地说,这座临海小山己变身为内涵丰富的汤显祖文化碑林。汤显祖当年贬谪徐闻曾路过阳江,留下墨宝遗篇、留下对这方山水和人民的赞美和爱恋: “ 峰眉如黛翠如环,破镜迷离烟雾间。昨夜双魚何处所?戙船多在海陵山。 ” 岁月流水,己经远去的汤显祖仍然深受阳江人民的敬慕与怀念,山间有一座汤显祖石雕坐像,他悒郁而温暖的目光与港湾的疍家渔舟日夜对视,他与壮美的海陵岛已经融为一体。这是一个体察入微的创 意,我想,假如 汤先生再世必然首肯,说一声 “ 正合吾意。 ” 山呼海应,海水深深。后人不负先贤,先贤泽被后世。这是一方有灵气、有灵魂的山水,江山萌画意、秀水育文章。关山月立意高远、境界恢宏,描绘《江山如此多娇》;林贤治探幽发微 ,感悟《人间鲁迅》,令雅俗心领神会。阳江的山水与人物也,妙哉! 看海去看海去!我悄悄对大海诉说自己的故事。少时对《鲁宾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爱不释手,书中展示的奋斗和抗争、远方岛国的诡异和精彩是多么令人神往。我年轻时曾报考海员学校,可惜失之交臂。由于海员梦的破灭,只好自我解嘲,在幻想中当个建港工人也不错吧。 走在海陵岛银白色沙滩上,看海波迭起、海鸟翻飞,少年争作弄潮游。这是放飞青春和理想的最佳舞台!我忽然涌起一阵久违的感动,许多已经湮灭的记忆都在复苏,一支年轻时钟情的歌曲又在胸间荡漾。这是我心中的经典,一代人的经典;这支与大海共存的旋律让我永远留驻激情燃烧的岁月 —— 阳光照亮了蓝色的海湾, 春风吹遍翠绿的山峦, 我们光荣的建港工人, 像那穿云破雾的海燕 … X X 待续三、山那边是海
个人分类: 文学·艺术|26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