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围龙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不失围龙屋的客家城市体 attach_img 崖看梅州 好心情123 2014-9-21 1 946 飞人F2 2014-9-21 11:08
“世界客都”:能否留住围龙屋 崖看梅州 崖系梅州人 2014-10-10 10 3271 阿里〓巴巴 2014-10-12 23:53
围龙屋强拆事件遭遇暴力围殴:村民被砖击重伤瘫痪 attach_img 民生爆料 痴迷到死 2014-10-23 4 297 小木狼 2014-10-23 22:10
涯系客家人,围龙屋系涯屋夸! 生活杂谈 好心情123 2014-11-5 1 1034 小陌生人 2014-11-5 15:41
兴宁--中国围龙屋之乡--深圳第一关注报道(视频) 崖看梅州 好心情123 2014-11-7 1 1752 老色贵 2014-11-7 11:31
 南方日报:走读围龙屋之乡——兴宁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4-11-11 6 4164 无星无杠 2014-11-11 14:25
一座围龙屋、 一座客家城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4-12-22 25 4587 统彤 2014-12-24 13:36
转帖--我们的“胞衣迹” 客家文化 张长兴 2015-3-26 1 2862 统彤 2015-3-31 09:25
兴宁客家围龙屋“磐安围”上央视啦 attach_img 崖看梅州 好心情123 2015-4-25 1 1412 好心情123 2015-4-25 09:46
翻新后的兴宁围龙屋(图片) attach_img 崖看梅州 好心情123 2015-5-11 0 1717 好心情123 2015-5-11 15:31
转帖---我们的“胞衣迹” 客家文化 张长兴 2015-5-19 0 4444 张长兴 2015-5-19 12:46
 客家围龙屋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5-11-24 5 6895 统彤 2015-11-27 14:17
 客家围龙屋申遗 崖看梅州 无星无杠 2016-2-20 5 3802 梅县一员 2016-2-23 01:52
客家围龙屋申遗,力争2019年提名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 崖看梅州 崖滴梅州事 2016-2-20 1 1308 统彤 2016-2-20 21:43
客家围龙屋申遗 力争2019年提名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 attach_img 崖看梅州 新闻点击 2016-2-21 5 4748 飞来使 2016-2-23 16:07
 据说这牛角形的客家围龙屋天下独此一家 attachment 户外旅游 无星无杠 2016-4-26 25 10650 统彤 2016-4-28 08:45
 转帖:梅州围龙屋保护开发遭遇产权困境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6-5-25 16 11671 统彤 2016-5-27 15:38
 梅州最大围龙屋如何续写辉煌?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6-6-1 13 10810 时空网友。 2016-6-1 22:23
 品读围龙屋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6-6-1 6 7405 无星无杠 2016-6-1 18:59
 科普|梅州最大、最高、最古的围龙屋都在哪? attach_img 客家文化 无星无杠 2016-6-5 7 16087 无星无杠 2016-6-5 09:16

相关博客

分享 渔隐堂影痕‖走出围龙屋系列之白宫林枫眠故居
玄一 2016-11-9 07:58
渔隐堂影痕‖走出围龙屋系列之白宫林枫眠故居
个人分类: 渔隐堂影像|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围龙屋保护遭产权困境:梅州最大围龙屋今安在?
朱迪光 2016-5-28 17:07
围龙屋保护遭产权困境:梅州最大围龙屋今安在? 2016-05-26 唐林珍陈萍 客商杂志 客商杂志 微信号:ksmagazine 服务全球客商·传递商业价值 点击标题下方“ 客商杂志 ”关注我们 梅州城区,坐落于城市综合体背后的围龙屋。 有“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是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至今保存有40个中国传统村落,约占全省126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三分之一,而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古建筑则遍及全市各个角落。 在梅州众多古建筑中,围龙屋最具客家建筑特色,具有极高文化历史价值。相关数据显示,梅州目前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646处,传统祠堂、民居等16000多座。据了解,2009年梅州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各县(市、区)累计上报围龙屋6000多座。 为守住梅州古建筑“筋骨肉”,传承客家文化“精气神”,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围龙屋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面临诸多瓶颈,复杂的产权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价值 梅州客家特有文化符号 走进梅州一些村落,至今仍可见众多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客家围屋,大多依山麓逶迤而建,各自成幢又相互守望,成为梅州客家文化特有的符号。 “梅州有大大小小6000多座围龙屋,全市各县(市、区)均有,主要集中在梅州的兴宁、梅县和五华等地。”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说,梅州现有的围龙屋一般都有两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无不承载着浓厚的客家文化。 “什么生来四四方?什么又是圆叮当?什么生来像天堂?什么样子像城墙?我家就是四四方,我的围屋圆叮当,我家里面像天堂,高大围楼像城墙。团团圆,四四方,祖祖辈辈住中央,风里来,雨里去,围龙屋里享安康。” 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里,唱出了客家人的围龙情怀。几百年来,客家人在围龙屋里出生、成长、结婚、生子、慢慢老去,有些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踏出过围龙屋,一座座四四方方又圆叮当的老屋里承载着几代人的荣光与衰落。毫不夸张地说,围龙屋就是客家人的根。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型,由堂屋、横屋、围屋组成,前有禾坪、水塘,后有风水林。围龙屋的规模可大可小,小型的仅两堂、两横、一围龙,大型的可以到四至八横、二至三围龙。 从建筑学上讲,客家围龙屋被认为是最有客家文化韵味的客家古民居,规模宏大,能够聚族而居,防御功能完备,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合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现状 政府倍加重视保护工作仍紧迫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民居等人文历史古建筑,梅州除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之外,2009年还出台了《梅州市保护客家古民居的若干意见》。去年,梅州市政府又印发了《梅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历史建筑保护范围、标准、系列、措施等,将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建筑纳入保护,梅州文保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7至2008年,为进一步提高客家古民居的影响力,梅州开展了“十大客家民居”评选活动,评选出南华又庐等“十大客家民居”;2011年又评选出了80座“市级客家古民居”,每座给予1万元奖励。与此同时,兴宁市、梅江区、大埔县等也进行了“十大古民居”、“特色古民居”等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效地推动了古民居的保护工作。 另外,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梅州已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点的专项保护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以保证城市建设规划与文物保护规划协调一致。在江南新城建设中,就在规划区先确定了34处预先保护项目,其中既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也有未挂牌但被认为有历史价值的民居群,每处文保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均有相应的建设控制地带。 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或挡住了围龙屋的开阔视野,或“取代”了围龙屋的位置。 “城市的发展与古建筑的保护往往是一个难以协调的矛盾,就目前而言,虽然梅州政府部门作了很大努力,但得到完好保护的围龙屋只是其中一部分,至今还有很多散落各地的围龙屋得不到充分保护,面临倒塌或者拆除。”一位曾多次深入梅州多地调研梅州围龙屋现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俗文化专家表示。 困境 产权难明晰保护开发难进行 事实上,如今散布在梅州各地的古民居产权基本上都是私人的。“以梅县古民居建筑最为集中的侨乡村为例,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有100多座,大部分产权仍旧属于私人,由业主继续使用。”朱迪光说,这就造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一方面,宪法保护私有财产,古民居所有权人有权对古民居进行各种处置;另一方面,政府只能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出面保护和干预。这样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尴尬”。 “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想要对围龙屋进行保护,都要首先解决产权的问题,梅江区也有不少很有价值的围龙屋,我们都想把它保护传承下来,但是一般祖屋的业主都经过了几代人,产权方面往往比较复杂。”梅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巫繁星说。 的确,绝大部分围龙屋复杂的产权问题正困扰着围龙屋的保护开发。在兴宁市政府的网站上,记者留意到,去年11月21日的网络问政里有这样一个问题:“本人在兴宁龙田镇金星村金汤围有祖屋两间,现已经倒塌。因本人从小在广州长大,甚少回去,在老家亦没有至亲兄弟及叔伯。同时,认识且能证明祖屋产权归属于本人的老一辈长者越来越少,所以,祖屋产权的明确问题日渐迫切。故在此想获得相关的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明。如果这类证件无法获得,退而求获得相关国土、镇或者村出具的纸质证明,以保证祖业代代相传。” 正如上述网络问政内容所述,围龙屋保护开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业主多、所有权复杂、政府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和利益分配关系难以梳理。 按客家的传统,围龙屋里每个男丁成家都可以分到一两间小房子,久而久之,一座围龙屋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的产权人,其中又有不少早已移居国外,导致产权明晰困难。除此以外,传统的客家人大多不愿意把祖屋卖给别人,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是要世世代代传承的东西,“要我把房子卖给别人,当然不愿意啦,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呢!”一位住在围龙屋里的老人说。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不少企业想对围龙屋进行开发却遭到了拒绝。这也成为制约围龙屋保护开发的另一道坎。 建议 从使用权着手联合保护开发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古建筑,可能就意味着没有了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无法体现古文化特点,历史文化脉络也就被割断了。”玉庭楼创客空间品牌创始人之一温亮兴表示,当下对古民居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尤其是要尽快明晰产权,暂时无法确认的,要尽快设法修缮保护,以免衰败倒塌。 实际上,目前梅州还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围龙屋,因为产权难以明晰等问题,得不到保护开发利用,只能荒废空置在那里,面临着倒塌或消失。 如何才能破解围龙屋的产权和保护开发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社会不同人士,他们也给出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 “要留住围龙屋,可以先由文化部门牵头,先确定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然后明晰其产权,这是个难点,再由企业以买或租的形式进行开发保护,省内的话可以借鉴佛山新天地的经验,实施连片开发。”梅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巫繁星表示,产权工作的推进与人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要对围龙屋进行保护,首先要群众和政府相关部门从观念上树立保护的意识,而作为宣传部门,梅江区委宣传部通过编印《梅江古韵》《人文秀区攀桂坊》《梅江私塾》等书籍画册,以及举办客家民居风情展等,对围龙屋等古民居进行了宣传保护。 除此之外,为了在新城建设的“拆迁运动”中把有价值的围龙屋留下来,梅江区宣传部门经过考察调研评定后对古建筑进行挂牌标示,并把其中的历史故事向公众公布,“张氏乔琳公祠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客家围龙屋,它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的一个秘密据点,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可能不太清楚,为了把这座老屋留下来,我们对其进行了宣传,避免了其被拆迁的命运。”巫繁星说。 客家人有着极强的家族观念,要让他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祖屋“拱手相让”并不容易,为此,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提议,可以从房屋的使用权方面着手,这样老百姓更易接受。“以旅游开发的名目获得围龙屋的使用权,然后进行房屋的保护和旅游项目的开发,比如梅县区的桥溪古韵就做得比较好,村民和企业获得了双赢的结果。”从围龙屋走出去的客家人有不少,对于那些在海外的产权人,肖文评教授建议可以通过签订托管协议书的形式,将祖屋托管给在国内的亲戚进行保护和打理。 围龙屋的产权明确不仅涉及到几代人的利益分配问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也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广东客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谢长发说:“围龙屋一般跨越了好几个时代,有很多土地确权上的问题都是悬而未决的,也无法用新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确权,主要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土地使用权的权属,另一个是房屋产权所有人的主体确认,从继承法的角度来说,最初的房屋主人有很多子孙后代,因此权利人有很多,无法知道具体确认给谁,还有一些在海外的,倘若真的要确权是件很麻烦的事,这两个问题在法律上比较难以确认。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政府征收,然后再通过政府名义拿出来出让、转让或出租。” ■样本 玉庭楼:百年围龙屋变身创客空间 从一座破败不堪的百年客家围龙屋到集聚创新产业的创客空间,玉庭楼成为近年梅州古民居保护开发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玉庭楼建于1923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为当时盐商钟玉庭先生所建。走马楼格局,楼高两层,占地面积1567平米,是方圆几公里内最大的宅子。经历近百年风雨,玉庭楼因年久失修曾破败不堪。两年前,在玉庭楼创客空间品牌创始人之一温亮兴和投资人的努力下,玉庭楼不仅恢复部分原貌,而且成为了70后、80后及90后的创业天地。 “玉庭楼的重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温亮兴说,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一年前无意中邂逅这座古民居时的情景,因年久失修,部分房子出现坍塌现象,屋内外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成为蟑螂和老鼠的乐园。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造,玉庭楼“脱胎换骨”得到了新生。“玉庭楼比较顺利地‘重生’,除了我们团队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接手之前,房子的主人已基本处理好了复杂的产权问题。”温亮兴坦言。 ■延伸 梅州最大围龙屋今安在? 据考证,梅州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围龙屋位于水寨镇坝尾村,名为王监公祠,始建于明朝,据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在2009年古建筑普查的时候被发现的。 这幢庞大的古围龙屋为标准的客家围龙屋架构,基本保存完整,门前的半月形大池塘与围龙屋刚好合成一个巨大的圆。围龙屋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栋大厅、左右各“六横六围”,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有“五横五围”,第六围稍有缺失。 围屋祖祠大厅为石柱梁架结构,悬山瓦顶,灰沙夯墙,完好保留着鲜明的明代建筑特色。整座围龙屋有6条天街,第六层围龙屋前的天街长达近500米,村民漫步从头走到尾要二三十分钟。而祖祠后的花头(围起来的空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围龙屋正门的晒谷坪也有1000多平方米。围龙屋正门两旁的两口古井保留完好水质甘甜,这个围龙屋最高峰时可住上千人,现在就只剩下几户村民居住。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围龙屋里邂逅俄罗斯人【1】
朱迪光 2015-8-15 11:29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围龙屋里邂逅俄罗斯人【1】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围龙屋里邂逅俄罗斯人【1】 8月13日, 梅州电视台为拍摄40集大型纪录片 《丝路南洋》,前往松口古镇拍摄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火船码头、松江大酒店、元魁塔、围龙屋等。在崇庆第邂逅来自俄罗斯的围龙屋发烧友,据了解他们是自费来梅作围龙屋的专题田野调查,流利的普通话和流畅的中文书写令人感动。 崇庆第—— “三堂四横一围龙” 崇庆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大塘村。建成于 民国三十五年 ( 1946 年),为旅马来西亚华侨古育年(又名古秀阶)、古坤年等五兄弟所建。因该第建造时,古育年自此至终,亲力监理,故邑人将“崇庆第”俗称为 “ 古秀阶 ” 。该第坐北向南,为客家传统民居“三堂四横一围龙”屋式。平面布局,中轴对称。建筑南北轴依次为南轴端外门楼与前匝围墙、半月形池塘、禾坪、堂屋、天井、化胎、周匝围楼等组成。堂屋两边为门窗朝向堂屋的纵列厢房(俗称横屋),有轩廊连接堂屋与横屋,左外横屋设东侧门。总面阔 76.2 米,总进深 104.4 米,占地面积约 8000 平方米。夯筑、上堂前廊减柱造,灰瓦面、抬梁式、土木石结构。正立面设凹式门楼,面阔三间。门额署清末榜眼朱汝珍所书 “ 崇庆第 ” ,门联曰:崇严祖德,庆祝春熙。该第特别之处在于化胎平缓,后匝围龙为二层建筑,使整座建筑前低后高对比明显。此外,该第门楼檐廊、堂屋梁架、堂前轩棚、横屋轩廊、柁墩、挂落、瓜柱、斗拱、雀替、壁画、楣檐彩绘等,色彩鲜艳,制作精美。尤其是铁艺窗花,既增加了安全稳固性,其传统的中式字符图案与西式几何图案有机结合,更显美轮美奂。中堂梁架上对称所饰人物画为中西结合,左边为着装西式、发式时尚的拉小提琴的少女,右边为着装为客家传统服饰、临窗读书的少女。 同时,在每一住通廊上方都装饰镂雕精美的“福”挂落, 充分展示了主人所追求向往的时尚与风雅的居家生活方式。该第是梅县客家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个人分类: 客家民居|18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客家人的乡愁
朱迪光 2015-6-10 22:55
客家人的乡愁
客家人的乡愁 客家祖祠,是客家文化的内核。不了解客家祖祠,就不可能了解客家文化。客家祖祠的保护惟靠自己,靠子子孙孙。君不见,栉风沐雨数百年的围龙屋,哪朝哪代不是子孙后裔在为其堂构重光?世世代代,传承香火,传承文脉,忠孝传家。有阳光就有客家的足迹与传奇。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走遍世界不忘乡愁。
个人分类: 客家民居|9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客家春节
乐淡山人 2015-2-19 10:55
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汉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崇尚传统的客家,围龙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 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入年假 农历十二月廿四开始为入年假。入年假后,农户都暂停下田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 村庄 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家家户户开始筹备柴片、食油及过年食品,采购猪肉、鸡、鸭,炸豆腐、蒸年糕、做米馃等,尤其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打扫卫生,清洗门窗、地板、家具等,叫做 “ 扫尘 ” 或者叫 “ 打弹煤 ”(“ 弹煤 ” 即火烧烟熏后的灰尘 ) ,男女老幼还要理发淋浴换上新的或清洁的衣裳,干干净净过新年。在此期间,左邻右舍之间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 蒸岁饭 客家人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 “ 岁 ( 年 ) 饭 ” ,亦称 “ 隔年饭 ” ,供奉祖先神祗时, “ 隔年饭 ” 要插上 12 双筷子和 12 根大蒜 ( 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和一根大蒜 ) 。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 ( 取意有食有财 ) , “ 隔年饭 ” 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 “ 隔年饭 ” 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 “ 岁岁有余粮 ” ,到初五 “ 隔年饭 ” 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 “ 隔年饭 ” 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年卅十 大年卅十日,也就是除夕。这一天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还要挑好时辰全族人一起在祠堂或厅下敬祖公,大家挑着三牲、纸宝二头跑。敬过神的三牲可再敬祖公,直到最后从八仙桌上撤回家,供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之用。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 “ 封岁 ” ,也叫 “ 上红 ” 。除夕晚大家必须洗澡,否则下辈子会变牛的。大人小孩洗完澡后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此时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表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倒酒,将酒洒地,然后才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吃年夜饭,一般都要有 “ 肉丸 ” ,其象征团圆之意,还有一般要喝 客家娘酒 煮的鸡酒。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岁的习俗,家家通宵达旦灯火明亮,称之为 “ 点岁火 ” ,火笼加炭称之为 “ 沤火桶 ” 。大家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大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开大门 正月初一凌晨打开大门,有的地方又称接财神。过去每年选择吉时,现多以零时为准 ( 腊月年三十,如月小年廿九,午夜 12 点正子时 ) 。大门一开,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万爆齐鸣此起彼伏。人们竞相欢叫,热闹非常,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这是一年中第一次开大门,非常隆重,要在门上贴 “ 开门大吉 ” 、 “ 万事如意 ” 的小红联,厅堂、灶堂、大门点上大红蜡烛,焚香礼拜。响亮而频繁的爆竹声,五颜六色的烟花灯火,彻夜不停。在欢腾的鞭炮声中,家家户户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 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第一天。开大门后,视历书当年的吉利方向出行,面对着吉方行走或跪拜,称为 “ 出天方 ” 或 “ 出方 ” 以迎喜神。同时邻居亲友互相拜年,多说 “ 新年好 ” 、 “ 身体健康 ” 、 “ 万事如意 ” 、 “ 添福添寿 ” 之类吉利的话。初一早餐,客家人习惯要吃 “ 长寿面 ” ,因为面条长象征长寿。接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 “ 红包 ” ,旧称 “ 挂颈 ” 。到亲戚家拜年,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 “ 拜年酒 ” 吃鸡腿,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客家人出嫁的女儿,有回娘家探亲的习俗,又称 “ 转外家 ” 。她们带着鸡、糖果等礼品,回娘家看望父母,与家人团聚。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 “ 岁饭 ” (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 “ 当天 ” 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 " 迎神 " 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 " 送神 " 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 -- 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俗称 “ 火烧门前纸 ” ,意即 “ 嬲 ( 玩 ) 新年 ” 到今天为止,以后要恢复正常的工作。 “ 开小正 ” 俗谚云: “ 火烧门前纸,大人做生意,细人 ( 小孩 ) 夹狗屎 ” 。 人日 初七称为 “ 人日 ” ,根据中国传统习俗,当日为众人的生日。人日亦称为 “ 人胜节 ” 、 “ 人庆节 ” 、 “ 人口日 ” 及 “ 人七日 ” 。根据古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 “ 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 客家有吃七样菜之俗,即把葱、芹、韭、蒜等七种青菜混合煮吃,寓意聪明、勤劳长久、会划算等。 客家春节的禁忌 春节本来出于对 “ 年 ” 的禁忌。邓云乡《红楼风俗谈》(中华书局 1987 年版)谓 “ 年 ” 字,按古文的写法,是一个象形字,有头有尾,脚向四面伸开,像一个大壁虎。据说是一种很可怕的爬虫,一岁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无事度过了,因此烧一堆火,弄了一些好东西大家好好吃一顿,以示庆祝,这就叫做 “ 过年 ” 。后来,欢庆除旧迎新的岁首,就变成现今的 “ 新年 ” 和 “ 过年 ” 。 客家俗话说: “ 入哩年界禁忌多 ” 。客家汉族民间奉行的春节禁忌包括:禁打骂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讲粗话恶语。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这一天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意。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 " 聚财 " 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 " 财气 " 扫走、倒掉。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 " 掏空 " 的危险。初三日忌出门访友,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喊做送穷鬼。因此这日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其他 储食物 由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正月十五日止,客家人过农历年期间,除以上的三牲之外,要准备很多食物例如: 1 、甜粄:甜叛也就是用米磨蒸的年糕,用七成糯米渗三成籼米在水裹泡浸一天一夜,再放在碓臼中,舂成细粉和上油糖,垫豆腐皮和芭蕉叶,用蒸笼蒸之,熟了就成深红色的甜粄。 2 、发粄:也就是广府人称 “ 松糕 ” 。 3 、煎粄:又叫煎丸、煎堆。 4 、酥花:用油炸的各式各样的芝麻豆类等。 5 、米程:用米和糖合制而成,如台北街头常有用机器做的米香相似。 6 、艾粄:用艾草做的,大年三十吃能够赶走疾病(部分地方习俗)。 年初一食斋 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素有农历年初一食斋的习俗,据说已持续了三百多年。即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后,家家户户必须把装盛过荤腥的碗筷碟盘勺等厨具统统用开水泡过,甚至连盐缸都要临时换用,年初一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斋菜。 这种奇特的习俗有一种传说。 传说客家人居住的某村有个古泉公,生有十一子,长大后都分了家,古泉公独自为户。有一年大年三十,儿子们接二连三地来对父亲说: “ 阿爸,今晚你不要做饭了,来我家吃吧但是到吃晚饭时,十一个儿子都想到一块去了 ; 我不请父亲吃饭,其他兄弟总会请他吃吧 ; 于是,直至十一个儿子家家都吃完除夕的晚餐,还没有人去喊父亲吃饭。 吃完饭,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说 ; 这么晚了,不知有没有人还没吃饭啊? ; 有一个人指着身边一条黄狗说 ; 除非这条黄狗还没喂吧!坐在一旁的父亲气得七窍生烟,瞪着眼破口大骂: “ 你们这些不孝子,你老子就没有吃饭! ” 住在上屋的第三子新穰公头脑颇灵活,听见父亲怒骂,立即挎上一条钱袋从后门出去,由屋背转到大门口,装着全不知晓地问明了原因后,便一本正经地说: “ 我出去讨债刚回来,还没有吃饭,爸爸,你就跟我一块吃吧。 ” 父亲吃完饭,还是气愤难消:别人说多子多福,我却多子无饭吃,还不如无子。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大年初一)他便带上田契、屋契、山契到一座庙出家去了。他还对子孙发出誓愿: “ 凡我子孙,年初一跟我食斋者,发达吉昌;不跟我食斋者,早死早亡 ” 他这一招,其实是为了使子孙不忘这件事,教育后人要孝敬奉养老人。从此以后,每年年初一这天,很多人便食起斋来了。 赌纸牌 客家人家里,平日是不准赌博的,唯独农历过年期间例外,大家聚在一起赌纸牌或跌状元签跌猴子二十一点万历牌等等作消遣。 转妹家 初四日、年初四、年初六 ; 是说过年正月初二日至初六日,出嫁的女儿应尽可能的回娘家探亲与家人团聚。 舞龙、舞狮 过年期间各村庄均有舞龙舞狮队出现,是一种尚武精神。 各地客家习俗 台湾 丰盛的团圆饭 台湾客家人是以原乡广东五县即 : 嘉应州(今 梅州 )、梅县(今 梅州市梅县区 )、蕉岭( 原称镇平县)平远、兴宁、五华 (原称长乐县)(台湾客藉同乡称四县),及海、陆一即海丰、陆丰县一为主,所以台湾地区的客家年俗也与两区的相似。 除夕之夜,台湾岛内客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打边炉 ; ,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挥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 ; 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 ; 乌龟豆沙年糕 ; (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的年糕),则有延年益寿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 ; 压岁钱 ; ,其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 ; 压岁钱 ; 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 ; 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的颈项上的。 闽西 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长命菜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 ; 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 ; (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而年饭中 ; 腕子筒 ; 与 ; 长命菜 ; 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 ; 腕子筒 ; 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 ...... 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三明: 吃甜头考头水 ; 三明市不仅是福建和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而且是历史上 ;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桥头堡、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据说是为了堵住;灶君 ; 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宫保平安送灶 ; 时家家还点盏竹制的 ; 八卦灯 ; ,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灭,称为 ; 长明灯。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先吃 ; 甜头 ; 。早餐皆为素食,或线面、或汤丸,象征长寿、团圆;沙县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红头菜(菠菜)等,寓新年诸事合算、富足、开门见红之意。旧时初一,人们往往上寺庙谒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乡邻见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 ; 新年好 ; 恭喜发财 ; ;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讲不吉利的话。如碗打碎了,要说 ; 碎(岁)碎(岁)平安 ; ;小孩摔跟头,说 ; 拾元宝受伤流血,称 ; 见红有喜 ...... 初一上午,将乐某村群众还有到水井、溪边争挑第一担水之习俗,叫 ; 考头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从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返回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陆川: 无鹅不像年 广西陆川客家人主要从福建省上杭县和福连珠玑巷迁徙而来,约有五十多万人,和邻县博白均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 陆川客家人喜欢吃鹅肉,鸡肉反成其次,有 ; 无鹅不像年 ; 之说。据老一辈人说,从前客家人颠沛流离,生活比较贫困,而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耐饥少病,没有饲料时还可用青草喂养,非常适合客家人迁徙时带在身边。而且鹅大肉多,可以 ;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 ,体现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亲戚时带上一大块肉也有面子。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鹅,少的几只,多的十几只,一到春节鹅的叫声此起彼伏,未见人影,先听鹅声,饶有情趣。 四川: 舞鸡、舞春牛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在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轻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 ; 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 ; 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赣南: 诸多禁忌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新年 ; 出行 ; ,忌有女人在场。正月初五是 ; 五谷神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 ; 五谷神 ; 上谷仓,祈保 ; 五谷丰登 ; 。 赣南客家人讲究 ; 吉利 ; ,每月初一、十五要说吉利话 ; 无要说成有 ; 。 宁都大沽、小布等乡村 ; 帽子 ; 要说 ; 有子,因为帽与毛谐音。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点燃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 浦北: 年初一偷青 ; 广西浦北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石埇、张黄、安石、大成、樟家等 14 个乡镇,占全县总人口的 40% 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浦北客家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 春节,是浦北客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先在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爷上天 ; 。然后农家妇女搞清洁,男人置家具,人人添新衣。除夕中午,男女老少,满面春风,宰鸡杀鹅,煮糯米饭,以传统的客家菜肴供过各方神灵后,举杯欢庆团圆。就是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要赶回来同吃团圆饭。除夕夜,客家人要贴对联、贴桃符、放鞭炮。阖家老幼在长明灯下,聊天玩乐,通宵不眠,畅谈一年的丰收,展望新年计划,这又叫守岁。时间一交零时,千家万户,都到厅堂上香,放烟花炮竹。初一这天,不杀生,不吃荤,不搞生产。早饭后,村里的青壮年舞龙舞狮,到圩镇或邻村拜年,主人出门燃放鞭炮、派红包。 这天,浦北客家人还有 ; 偷青的习惯,采摘地里少许的菜花、生菜、葱、蒜等。因菜与当地客家话的娶、财字谐音,分别寓意娶花、生财、聪明、有得算。 炎陵: 初三送穷鬼 湖南炎陵客家人十分看重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客家人的祭灶日。这天晚上,他们把灶台刷得干干净净,将旧灶君 ; 像取下烧掉,早晨再把新灶君像贴上。送迎灶君时,都摆置酒肉、糖果、米果等供品,并在灶前烧香、点烛,燃上一串鞭炮,进行拜祭。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 ; 入年挂 ; ,也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过年阶段。这时,外出的人都纷纷往家赶。入年假后,大人便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客家人很讲究卫生,入年假前后,要择吉日将屋内屋外,进行一次全面清扫。 大年三十是农历最后一天,也是过年的高潮。这天上午,家家户户从大门到各小门、谷仓、牛栏都贴上鲜红的对联,连水缸边都贴上红纸条,叫做 ; 封岁 ; ,也叫上红 ;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干净的新衣裳,欢欢喜喜过大年。做完这些,他们还要在厅堂挂起祖宗画像,摆上供桌,设立香案,摆起鸡、肉、果品等供品,敬奉先人。 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在丰盛的菜肴旁,他们还不忘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过年。饭前,先给祖先敬酒。席间,让小孩吃鸡腿,以示爱幼。 除夕夜要守岁,每个房间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灯。有些地方连牛栏、猪舍也上灯。这天晚上,小孩都能领到长辈发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大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要等待吉时。时辰一到,家家大门打开,霎时鞭炮齐鸣,响彻整个寂静的山野。这天起,大家相见都打拱互道拜年,拜年这天,儿孙们要给长辈拜年。 正月初二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郎,女婿要带着妻子小孩,提着礼物到岳父母家拜年。 初三送穷鬼,这天一大早,他们就把家里积存两天(大年初一、初二不能倒垃圾)的垃圾,往路边一倒,将装垃圾的畚箕往垃圾上一扣,燃上 3 根香,放 3 只鞭炮道:穷鬼去,富鬼归。这表示送掉了穷鬼,家里从此走向富裕。 拜祭也罢,送穷鬼,也罢,表达的都是客家人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个人分类: 过年|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客家“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棣华居剪影
朱迪光 2014-8-25 22:52
客家“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棣华居剪影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棣华居剪影 http://blog.mzsky.cc/13823828838/blog_42796 棣华居全貌 棣华居平面图 棣华居正立面 棣华居外大门 棣华居正大门轩棚 棣华居正大门轩棚两端木雕瑞狮、壁画、彩塑。 棣华居印花灰陶滴水 棣华居下堂梁架 棣华居下堂镂雕屏风 棣华居中下堂之间的迴廊、天井。 棣华居中堂、与上堂及天井。 棣华居周匝围龙厢房、化胎。 棣华居周匝围龙厢房中轴线轴端上的龙厅、化胎。 棣华居周匝围龙厢房、化胎。 棣华居上堂屋后立面、化胎、周匝围龙厢房。 棣华居内横屋 棣华居外横屋 棣华居周匝围龙厢房后立面 棣华居剖面图 棣华居附属建筑—家塾 棣华居取自《诗经·小雅》“棠棣之花,鄂不 韦华 韦华 ?凡今之人,莫名兄弟”之意而命名。其门额棣华居、大门联“棣堂并茂,华萼相辉”,由中国同盟会员、梅县第一任县长卢耕甫( 1872 —— 1943 )题写。 棣华居门坪 棣华居半月形池塘
个人分类: 文物保护单位|73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