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时空 标签 河源市 相关博客

tag 标签: 河源市

相关博客

分享 梅州地区的斋嫲
热度 1 张维耿 2015-1-25 21:17
梅州地区的斋嫲 有一年,我到河源市出席客家文化研讨会,有机会参观市博物馆。博物馆旁边有一间小寺庙,我进去看了,见有位 30 岁左右的女性蓄发出家人。问她来自何处,她告诉我梅县,令我想起了昔日家乡的斋 嫲 。 在梅州地区,佛教寺庙的女性出家人叫斋 嫲 ,又称斋妇,面称斋姊、斋姑。这类寺庙,也就称之斋 嫲 庵,如梅江区的东岩寺,乐善堂,静福庵、祥云庵,松口溪南的佛缘庵等。外地女性出家人必削发,称之尼姑。梅州地区的 “斋 嫲 ”是既出家又不削发,而其教规则跟僧尼没有什么不同。据张自忠博文, 斋 嫲 的产生不过七八十年的历史,为梅州特有。 根据有关资料: 1940 年梅县全县有和尚 200 多人,斋 嫲 180 多人(梅县中山日报记载);到四十年代末,和尚仅有 42 人,斋 嫲 却有 126 人,是和尚人数的三倍,足见斋 嫲 兴盛一时。 梁伯聪 先生的《梅县风土二百咏》有这样一首竹枝词:“循行无复旧规模,竟以亲丧讲乐娱。特取腥膻招蚁附,大家来看靓斋姑。”斋 嫲 做佛事时穿黑衣黑裙,艳妆冶容,而 丧哀之余,尚有演技,难怪能吸引众多邻里前来观看。 以往农村有老人去世了,入 殮 出殡之后多请和尚和 斋 嫲 来家做佛事超度亡魂。有做一天一夜的,叫鸭 嫲 斋;也有做三天三夜的,最多是做七天七夜。若死者为女性,请 斋 嫲 做佛事, 须加演“打八角莲池”、“拜血盆”等。佛事结束前还有技艺表演,俗称打喇 钹 花。 我小时候看过 斋 嫲在禾坪上表演 打喇 钹 花。开始是双手各握一铜钹,相互一碰擦,其一铜钹转动着置于另一铜钹上面,悠然地 在腋下轻巧转圜。接着将转动的铜钹由小木棍支撑置于额头,仰首站立,左右移步表演。最精彩的是在紧锣密鼓的烘衬下,将一铜钹高抛三四丈高,然后看准用双手稳稳接住,骤然锣鼓停息完场。这斋嫲的演技犹如杂技,确实高超了得,必定是经过 刻苦磨练的!
个人分类: 客家文化|5573 次阅读|15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