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知识分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博客

分享 流亡日记或背起行囊走天涯或丧家犬!
二爷姚小远 2017-6-13 13:59
流亡日记或背起行囊走天涯或丧家犬!
最近在自己的微信上,每天录一段二十八年前我的流亡日记。 那一年六月中旬,我离开家乡宝鸡,先后到过甘肃、青海、河南、陕西、广东、海南、广西,最后突发奇想,决定从漠河村开始,徒步走到三亚的天涯海角,完成从北到南横穿中国大陆的行程,边走边采访,写一本叫做 “背起行囊走天涯”的书——其时,我正是公安部 89 年 89 号通缉令中的一个。一个全国通缉犯不好好逃亡,还有如此浪漫情怀并且付诸行动的,天下之大,只有我。 一位朋友在流亡日记下面给我留言:把你的日记拍下来,就叫,丧家犬。自那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成了丧家犬。拍独立电影。 1990 年出狱后, 1983 年在西北政法大学八十年代大学生演讲比赛认识的一位西北大学学生,他毕业后分到了宝鸡电台,曾对我说,有一天平反了,我来写你。我当时回他,写我,谁有我自己写得好? 将我的这段经历拍成电影,即使不用虚构任何情节,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1989 年 6 月开始,一直到 1989 年 10 月 30 日结束,小半年时间,经历过大追捕的惊心动魄,数次逃出,经历亲情友情和残损的爱情,既执迷不悟又义无返顾。从漠河村一路走下来,白卡尔隧道差点遇难,老金沟出来雨中偶遇黑瞎子,夜晚迷路,大草甸子的废墟里遇到的侏儒,所有这些,构成那个年代的受难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次劫难或者涅槃后的遗迹。 历史存在于细节里,个人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年代史。用每天一篇的速度抄录这些流亡日记,就是重温那个年代的历史。时间在路上已经走了将近三十年,回望来时的路,展望来世的路,我们改变了什么?什么又改变了我们?什么是我们能够做的?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 一位二战老兵说,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日渐凋零。我和我的那个年代已经进入历史,即使有人刻意隐瞒,也是渐行渐远,最后会彻底消失,一个新时代,则会在我们倒下的那个地方开始。 朋友有关丧家犬的电影的提议我有些心动,这也许是一部破冰之作,希望有人能够完成。而我,则继续抄录我的流亡日记,记录我背起行囊走天涯的那些日子,并且希望你和你们能够看到。由于某种原因,这些真实记录只能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找到了我的微信,你和你们,就可以看到。或许,我们一拍即合。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的改变,也会是因为我们! 姚小远 2017 年 6 月 12 日星期一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关注公众号 “人道主义者姚小远”,收听更多这个时代最有态度的声音。)
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知识分子的咎由自取或者罪有应得!
二爷姚小远 2017-1-17 16:05
专业知识之外,我以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深刻的批判性之外,他们还应该有很强的预见性。 从这些概念上来说,中国现代几乎没有知识分子。即使是被现代很多所谓学人们推崇的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大多也是一些糊涂虫和大小混蛋,后来知识分子(包括他们自己)甚至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劫难,他们都难辞其咎或者罪有应得。 民国时代知识分子最大的致命伤是,他们看到国民政府的贪腐溃败,挺身而出跟国民政府进行切割、做出抛弃国民政府甚至激烈反对国民政府的行动,从对旧世界的态度上,他们有立场、有办法、有行动,助中共了很大一臂之力,最终消灭、赶跑了国民党“反动派”。但是,他们不能预见或者警惕到革命党的本质就是破坏、斗争之后的继续破坏和斗争,他们不能预见到推翻旧政权之后的新政权更加残酷、暴虐的专制本质。中共建立政权之后,第一巴掌就打在了知识分子的天灵盖上,将知识分子从人打成了卑贱的政治生物,最后又沦落为“臭老九”这样的社会贱民。 中共打击知识分子的手段之狡诈、残忍,前所未有。知识分子们即使没有被肉体消灭,他们的灵魂却早早地被消灭,他们的精神脊梁被彻底打断,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更要命的是,这种结局是这些知识分子们本来应该预见到的,但是他们一厢情愿地将中共的宣传和承诺当成美丽现实,这就是为什么所谓七君子在国民政府的法庭上能够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到了新社会却只能痛哭流涕、用作贱自己的方式苟延残喘、求得谅解的真实原因。 所谓新社会里发生的一切,彻底颠覆、粉碎了知识分子们对新政权一厢情愿的臆想,革命带来的幻灭让他们还没有收获成果就被抛弃、整肃和改造,这个时候,即使他们知道是个苦果,也只能自作自受,因为任何反抗甚至异动都会招致灭顶之灾,这个时候,即使他们发现这个新政府还不如那个旧政权可靠的时候,也只能做新政府驯顺的可怜虫,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即使生杀予夺,也只能像一位即将被强奸的弱女子,忍辱偷生了! 姚小远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0:26晴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关注公众号“人道主义者姚小远”,收听更多这个时代最有态度的声音。)
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蒋介石对得起民国知识分子,民国知识分子对不起蒋介石
二爷姚小远 2016-11-18 20:52
看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学校里的学生跟着溃败的国民政府一路走来,一路走去,而这种走来走去,其实从抗战时期,就已经存在。抗战时期最著名的西南联大,就是国民政府重视教育的一个真实证据。 国军即将失去北平之际甚至大陆之际,蒋介石派飞机到北平最后接的人,不是党政军要员,也不是士绅大贾,而是一些学术上有造诣、有成就的知识分子。遗憾的是,蒋介石最后的飞机空空荡荡,大多数蒋介石希望接走的知识分子选择了留下来。于是,等待他们的,则是很快来临的思想改造和灵魂折磨,坚决斗争、无情打击,许多人死于非命或者一蹶不振、人不人鬼不鬼开始了卑微而屈辱的人生。 而跟蒋介石离开大陆的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准确描述国共的话:对于国民党来说,自由是多与少的问题;对于共产党来说,自由是有与无的问题。这样一个历史问题,胡适答对了。再于是,他的学术与晚年没有像他的那些留在大陆的同侪们走入歧途、灭亡和碎片化。 而由此往前溯,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灭亡,期间知识分子们是起到了很大甚至非常大的作用,他们甘当中共意识形态的急先锋和马前卒,推波助澜、落井下石;他们被中共的假象和说教所迷惑,分不清是非,辨不得真假,他们颠覆了一个坏的国民政府,却迎来了一个更坏的人民政府,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这个人民政府里度尽劫波,有些甚至遭遇了灭顶之灾。而在被他们千万分诋毁的黑暗的国民政府,他们竟然还能够指桑骂槐、颐指气使、养尊处优,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骂谁就骂谁,即使冲撞、诋毁甚至煽动了对于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的仇恨,他们一般也不需要承担风险。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近百年甚至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来看,蒋介石的中华民国时期,是知识分子们最自由、最有权利、最有影响力、最扬眉吐气也最群星闪耀的辉煌时期,遗憾的是,这些知识分子们自己断送了这一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黄金时期,直接坠入后来各种运动以至将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反右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代人都无法恢复元气甚至正常起来。蒋介石对得起民国知识分子,民国知识分子对不起蒋介石,他们后来所承受的,则是一种报应,是他们的自作自受! 姚小远2014年10月2日星期四23:03晴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关注公众号“姚言天下”,收听更多这个时代最独立的声音。)
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知识分子吃什么?
二爷姚小远 2016-9-23 20:38
按照维基百科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知识分子是指运用其智力研究、反思和推测、提问以及回答有关各种不同思想问题的人士。智力劳动者的统称。 一般说来,现代关于知识分子有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是指以从事思想、著作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职业为主的人士;第二种定义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指从事教学、律师、新闻等职业的人员,这种定义在中国大陆比较流行;第三种定义指文化知识分子,主要指具有文化、艺术方面特殊才能的人,因其才能获得某种话语权,从而能够以这种话语权影响公众和其它事物的人士。 在陈述完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定义后,维基百科还专门说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公共知识分子是近年在中国大陆推出的一个概念,其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知识分子定义为有一定专业知识、前瞻性、思想深度和批判性的专业人士,他们是社会的良知和人类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沿着这个定义,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知识分子吃的就是他的专业技能和被这种专业技能训练出来的思想和思维,换一个角度来说,知识分子吃的是他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他不需要依附于任何权力和阶层,他甚至完全可以靠自说自话来养活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萨特可以谢绝来自一切官方的荣誉依旧能够生活的很好的理由和原因。 但是,按照中国大陆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就已经打了折扣,他们必须依附于体制、在体制的庇护、恩赐下才能生存,换言之,大陆的知识分子更多是被拔掉爪牙的狗,缺少了向权力张牙舞爪的勇气和功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镇反,特别是后来的反右、文革,以及落幕于八十年代的嘲讽、戏弄和残酷镇压,让大多数知识分子不但失去了爪牙,连嗓子都被阉割、被嘶哑,于是,大陆所谓知识分子独立性失去之后,更多成了利益集团的依附和代言人。疯狂的改革开放,物质主义思潮的狂飙突进,更摧残、异化了中国知识分子残存的良知,于是,不向利益集团和专制体制讨生活,他们就无法过上体面生活甚至无法生存,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整体成为同谋、寄生虫和变色龙,在体制的胡作非为里装聋作哑,以讨取残羹剩饭。再于是,江西万载县委书记才会理直气壮地说出振聋发聩地:“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他说的有错吗? 2010年11月,旧文重发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道主义者姚小远”,收听更多!)
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蒋介石对得起民国知识分子,民国知识分子对不起蒋介石
二爷姚小远 2016-9-23 20:38
(旧文重发) 看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学校里的学生跟着溃败的国民政府一路走来,一路走去,而这种走来走去,其实从抗战时期,就已经存在。抗战时期最著名的西南联大,就是国民政府重视教育的一个真实证据。国军即将失去北平之际甚至大陆之际,蒋介石派飞机到北平最后接的人,不是党政军要员,也不是士绅大贾,而是一些学术上有造诣、有成就的知识分子。遗憾的是,蒋介石最后的飞机空空荡荡,大多数蒋介石希望接走的知识分子选择了留下来。于是,等待他们的,则是很快来临的思想改造和灵魂折磨,坚决斗争、无情打击,许多人死于非命或者一蹶不振、人不人鬼不鬼开始了卑微而屈辱的人生。 而跟蒋介石离开大陆的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准确描述国共的话:对于国民党来说,自由是多与少的问题;对于共产党来说,自由是有与无的问题。这样一个历史问题,胡适答对了。再于是,他的学术与晚年没有像他的那些留在大陆的同侪们走入歧途、灭亡和碎片化。 而由此往前溯,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灭亡,期间知识分子们是起到了很大甚至非常大的作用,他们甘当中共意识形态的急先锋和马前卒,推波助澜、落井下石;他们被中共的假象和说教所迷惑,分不清是非,辨不得真假,他们颠覆了一个坏的国民政府,却迎来了一个更坏的人民政府,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这个人民政府里度尽劫波,有些甚至遭遇了灭顶之灾。而在被他们千万分诋毁的黑暗的国民政府,他们竟然还能够指桑骂槐、颐指气使、养尊处优,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骂谁就骂谁,即使冲撞、诋毁甚至煽动了对于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的仇恨,他们一般也不需要承担风险。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近百年甚至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来看,蒋介石的中华民国时期,是知识分子们最自由、最有权利、最有影响力、最扬眉吐气也最群星闪耀的辉煌时期,遗憾的是,这些知识分子们自己断送了这一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黄金时期,直接坠入后来各种运动以至将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反右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代人都无法恢复元气甚至正常起来。蒋介石对得起民国知识分子,民国知识分子对不起蒋介石,他们后来所承受的,则是一种报应,是他们的自作自受! 姚小远2014年10月2日星期四23:03晴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道主义者姚小远”,收听更多,获益匪浅!)
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富力VS恒大,一场拒绝暴力的广州德比
草帽的思想 2016-7-20 22:29
上海滩德比,因登巴巴断腿和 9 黄 2 红,成了一地鸡毛与悲剧的代名词,鄙人特撰文《中国足球,要不要这种变态式的火爆》痛批了沪城心态扭曲的同城德比。因我非著名人士,哪怕文章写得再犀利再四平八稳,观者还是聊聊,不过没所谓,写帖子是我爱好,没人看,孤芳自赏是没人敢有什么意见的,嗯嗯。 说起德比一词,我过往的帖子里,几乎把这个足球界里专用的词语鄙视到了陈腔滥调级别,话说中国职业足球区区二十多年的历史,别跟我矫情什么底蕴,什么谁和谁之间的比赛才算正宗德比,瞅着比兔子尾巴还短的职业历史,动辄谈什么只有火爆、厮打、纠缠才是德比文化,纯粹是扯 JB 蛋,当然不能否认职业足球的进步,但像上海德比这种心态扭曲的对决,试问有几个人喜欢? 今晚恒大做客越秀山与富力对决吸引了绝大多数广东球迷的关注,有人说,广州德比是最不像德比的德比,是的,球员在赛场上搏杀,许家印和张力却在场下把酒言欢,与绿地和上港相互捅刀子相比,广州德比是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而上海德比则是粗俗不堪的市井流氓,上海球迷别不爱听,因为你们的表现着实败人品,具体的事例我就不多说了。 富力自引进以色列国宝扎哈维后,成绩坐火箭一样飙升, 4 场比赛 6 球,即插即用的扎哈维成了新的越秀山之王,重点是,他的身价只有区区几百万欧,富力老板的经典笑话很多,但不得不承认,做咸菜的人,必定有其精打细算的过人之处,与斯科拉里都不知道情况的 4200 万欧先生 J 马相比,扎哈维简直就是古玩地摊里淘到的 500 克钻石。恒大的阿兰则是天体之宝,两将相遇,谁是广州足球的王中王,是本场比赛看点中的看点,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扎哈维以一个助攻一个进球,领先了碌碌无为的阿兰一个身位。 上半场的比赛在高速运转中进行着,主场作战的富力在进攻上稍稍占据着优势,几次威胁进攻没有转化成进球确实有点遗憾,特别是肖智的半单刀和扎哈维的任意球,都距离破门只有一步之遥,但恒大的后防线没有给予富力任何机会,反之恒大也有两次接近破门的机会被把握住,一个是阿兰单刀球被程月磊干扰后,球掠门而出,而郜林近在咫尺的头球劲射,程月磊奇迹般地扑了出去。 在双方你来往中,真正决定比赛走势的还是球星,前四十五分钟是高拉特,后四十五分钟是扎哈维。 32 分钟高拉特在禁区外接郜林的横传起脚劲射,球打在张贤秀的身上折射入网,程月磊再神勇,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球滚进网窝。半场恒大领先。 落后的富力下半场加强了攻势,体能上处于劣势的恒大完全被富力压制住了, 56 分钟,以色列国宝扎哈维在禁区右侧带球闪过恒大的防守球员横传,快马杀到的张贤秀轻松推射破门,比分来到 1 比 1 ,跟在他后边的王上源欲哭无泪。扎哈维牛逼之处在于在带球过程中还能观察到队友的跑位,舒服的传球撕裂了恒大的防线,张贤秀要做的,只要轻轻的一脚,搞定。当然这不是以色列人最后的表演, 79 分钟雷纳尔迪尼奥与扎哈维在禁区前沿眉来眼去,当扎哈维的射门被封挡后,球却直往禁区里蹦,反应奇快的他立即左脚扫射,曾诚无奈只能从网窝里再次捡球。 反超了比分的富力此后完全掌控了比赛,体力下降的恒大接连换上张文钊和廖力生,可是心气爆棚的富力愈战愈勇,利用球场的宽度频频传球消耗着恒大的体力。当郜林下场后,阿兰在前锋线上孤单寂寞冷,在对手严密防守下,基本没找到威胁对手球门的机会,比赛最终以富力赢得这场精彩对决而告终。 这是我看广州德比以来最精彩的对垒,没有之一。比赛始终在高速运转,作为出牌堪比赌场荷官的马宁,本场吝啬地只出示了三张黄牌,对比赛掌控上,国际水准。一个裁判,就得在比赛中甘愿当一个隐形人,而不是球员是路人甲,主裁是霍元甲。值得称道的是,双方球员的全部精力都在足球上,上半场一个小摩擦,很快就在对胜利的追求中消弭于无形,这种足球,才是球迷真正希望看到的足球。祝贺富力取得这场关键性的胜利,也祝愿富力成绩越来越好,打造一支彻底的南派足球,与恒大一起,共襄盛举。 恒大吃到赛季第二场败仗,在我看来完全是因为体能出现问题导致的,习惯一套阵容踢到地老天荒的斯科拉里,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输掉比赛还领先次席 10 分,恒大有输球的资本,用人方面,富力的小斯明显比老斯更有进取精神,漫长的赛季,双线作战,如果还是坚持不轮换,拒绝信任替补席上的新人,第三场第四场甚至是第 N 场败仗会如期到来。 比赛结束了,我的心还是久久无法平静,除了双方为球迷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让我大呼过瘾外,另一个是富力球迷看台上拉出的“祝福登巴巴”、“拒绝暴力足球”的横幅,与祭奠武磊的绿地球迷相比,伟大的讽刺。
1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小远微信,笑意和悲怆(4月20日)
二爷姚小远 2015-4-22 14:27
看到有人说,台湾的 GDP 不如深圳,然后云云出一个结论。爷笑了,傻逼就是傻逼,深圳的 GDP 里,多少是台商贡献的?多少台商在大陆赚钱,他们不该选择性对比,把自己搞得跟中国共产党似的! 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正常人脑子的人来完成的,不是由猪脑子的人来完成的! 才华是一个很逗逼的玩意儿,猪都可以有才华,而才情却来自人性和胸襟。我所有的不是才华,而是才情。 才华人尽可夫,才情却从一而终。 胡的儿子说,邓是救党,他爹是救民。我要纠正他的是,他美化他爹了,他爹要救的,是接受一党统治的顺民。他爹和邓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是程度上的! 从中国所谓知识分子们对胡的过分溢美之词来看,中国没有普世意义的知识分子,中国语境的知识分子有文化没节操,他们更像是一群奴才。他们不明白公共领域需要的不是报恩而是真相和真理。胡对他们的所谓恩情,不足以让他们放弃对于胡作为执政党领袖的严格要求和严厉批判! 赞扬某个官员廉洁,就跟赞扬种猪能够交配一样。种猪本来就是用来交配的,难道还要它为人民服务? 习氏当政,大谈中国梦。依法治国,就是中国梦,继续做梦! 那些盎然的笑意和悲怆,随着黑夜浮现出来。在岁月里迷失,又走出岁月的泥潭。然后,望着远方,成为一座风景! 对我来说,人生的悖论是:走在一条不归路上,又走在回家的路上! 所谓英雄,就是死的时候选了一个好看的、舒服的姿势! 萨特说“当社会被作恶多端的黑暗政府笼罩的时候,身处其中并拥有公众影响的作家,其创作如果不涉及政治和历史立场,不主动肩负起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不指认罪恶的根源,那么,他的写作就是不道德的!他的存在是无耻的!”遗憾的是,中国作家除了我这个不是作家的人,都是无耻的,包括乐小朵! 姚小远 2015 年 4 月 21 日星期二 22 : 36 晴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一笔26年的糊涂账!
二爷姚小远 2015-4-15 15:52
早上写了一段这样的文字:“今天是胡逝世二十六周年,他的死改变了中国。很多颂扬他的人忘记了一点,作为一个红小鬼出身的人,能够熬过中共的那些你死我活的斗争并且出人头地,他就不可能是一个简单单纯的人。我知道,你们对他的纪念,一方面是意淫,一方面是对于明君的需要。对我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还要补充的是,作为中共的前总书记,中共的错也是他的错,中共的罪恶也是他的罪恶,他不可能置身事外,反而成为这个党的圣人和良心。 还有一个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是,作为一个中共权力斗争的获益者和失败者,胡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始终没有超越中共党的利益和立场,这一点上,胡完全比不上赵。 只是因为对知识分子、老干部这些后来掌握话语权和主流的群体做过一些事情、失败之后的悲剧结局以及政权反对派的需要,胡在后来被神话和偶像化,被大大的误读了! 姚小远 2015 年 4 月 15 日星期三 15 : 18 阴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2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我如果愿意投机,是天生的领袖(旧文重发)
二爷姚小远 2015-4-15 10:35
大概在 20 多年,出狱之后,我给自己印过一盒名片,上面的头衔是:流浪诗人、失业教师、中国社会的良知。从个人意识觉醒到现在,我坚定不渝的梦想,是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知识分子。 即使曾经因为所谓的 “ 反革命煽动罪 ” 坐牢,我也不是一个对政治有兴趣的人,我 89 年成为通缉犯的最真实、最根本原因,在于我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明天,是我的 48 岁生日,转眼,我已经快到知天命之年,可是,我觉得自己一切都还刚刚开始。 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去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特别决绝的话:既不谄媚权贵,也不谄媚民众。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一个独立的人,在这样一个大众或者小众都愿意随波逐流的年代,是很孤独,我可能会被所有人抛弃。 前些天,一位朋友对我说,小远,你这样会很孤独,很多朋友会离开你的。我很直接地回答他,对于所有离开我的,我既不挽留,也不怀念。人民万岁是一句好听的口号,谁喊谁的卖相就好。而我,从不介意做一个自绝于人民的人。美女于我如浮云,人民于我,亦如浮云! 我知道所有讨好人民的做法,我不会去做;我知道所有讨好权贵的做法,我也不会去做。 从大学开始,我无师自通地学会演讲,几乎从来没有失败过。用了几天时间,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我就把自己演讲成全国通缉犯了。可以说,我是天生的街头演说家和蛊惑分子。我这样的人若是遭逢乱世或者革命,一定会脱颖而出,出类拔萃。不是领袖,就是首领。 很多年前,我也曾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信誓旦旦,若是生在五四那样的革命年代,我一定会成为革命青年的领袖,呼风唤雨,领导时代。可是现在,我会因为当年这种幼稚的想法儿汗颜和害羞。 我不是既得利益者,我从北中国漂泊到南中国,到现在还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也许注定要老无所依。我所有的,唯有心灵和思想的自由。我行我素,自由自在。 基于对于历史的经历、了解、研究和认识,我对革命充满恐惧。天生,我是一个能够适应革命并且在革命风潮里如鱼得水、呼风唤雨的人,我却开始厌恶革命,这是一种诡谲和悖论,却是我最真实的心态和状态。 前些天,跟一位朋友说到当下中国的形势有些像百年前的辛亥前夜,我看到一个危险的未来。我想尽量去挽救这个年代,也许我是螳臂当车,也许我是力挽狂澜。这些,都是我的责任和宿命。 在我看来,革命就是一种投机,即使我有比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多的革命的本钱,我也不愿意做一个投机分子。放弃革命,并不是我不想去改变这个世界,而是我要用一种更加温和、理性、和解和妥协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改变。 “ 我再也不愿意看到流出一滴西班牙的血了。 ” 阿方索十三世的这段话总是在我心里激荡。短暂的生命历程,我看过太多流出来的中国人的血,可以说血流成河。这个民族,再也经不住任何血雨腥风的摧残和折磨了! 因为一些观点或者真知灼见,昔日的追随者会渐行渐远,但是,我永远不会因为要有人追随就停下自己思想和思索的脚步。我相信有一天,这些跟不上我的步伐的人会因为他们当时的误解甚至谩骂、诅咒而羞愧和惭愧。即使他们没有产生羞愧和惭愧这些高贵的情愫也没有关系。一个领先于他的时代的人,总是要承受这些的。 小远 2011 年 4 月 28 日星期四 23:22 晴 上海理道之理道文化兔,我只是一只有文化的兔子
2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知识份子的品格——士人风骨
谢桥一梦 2015-1-7 04:34
知识份子的品格——士人风骨
知识份子的品格——士人风骨
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蒋介石对得起民国知识分子,民国知识分子对不起蒋介石
二爷姚小远 2014-10-9 13:04
看龙应台的《 大江大海 1949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学校里的学生跟着溃败的国民政府一路走来,一路走去,而这种走来走去,其实从抗战时期,就已经存在。抗战时期最著名的西南联大,就是国民政府 重视教育 的一个真实证据。 国军即将失去北平之际甚至大陆之际,蒋介石派飞机到北平最后接的人,不是党政军要员,也不是士绅大贾,而是一些学术上有造诣、有成就的知识分子。遗憾的是,蒋介石最后的飞机空空荡荡,大多数蒋介石希望接走的知识分子选择了留下来。于是,等待他们的,则是很快来临的思想改造和灵魂折磨,坚决斗争、无情打击,许多人死于非命或者一蹶不振、人不人鬼不鬼开始了卑微而屈辱的人生。 而跟蒋介石离开大陆的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准确描述国共的话:对于国民党来说,自由是多与少的问题;对于共产党来说,自由是有与无的问题。这样一个历史问题,胡适答对了。再于是,他的学术与晚年没有像他的那些留在大陆的同侪们走入歧途、灭亡和碎片化。 而由此往前溯,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灭亡,期间知识分子们是起到了很大甚至非常大的作用,他们甘当中共意识形态的急先锋和马前卒,推波助澜、落井下石;他们被中共的假象和说教所迷惑,分不清是非,辨不得真假,他们颠覆了一个坏的国民政府,却迎来了一个更坏的人民政府,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这个人民政府里度尽劫波,有些甚至遭遇了灭顶之灾。而在被他们千万分诋毁的黑暗的国民政府,他们竟然还能够指桑骂槐、颐指气使、养尊处优,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骂谁就骂谁,即使冲撞、诋毁甚至煽动了对于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的仇恨,他们一般也不需要承担风险。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近百年甚至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来看,蒋介石的 中华民国时期 ,是知识分子们最自由、最有权利、最有影响力、最扬眉吐气也最群星闪耀的辉煌时期,遗憾的是,这些知识分子们自己断送了这一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黄金时期,直接坠入后来各种运动以至将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反右时期与 文化大革命时期 ,几代人都无法恢复元气甚至正常起来。蒋介石对得起 民国知识分子 ,民国知识分子对不起蒋介石,他们后来所承受的,则是一种报应,是他们的自作自受! 姚小远 2014 年 10 月 2 日星期四 23 : 03 晴 上海理道,我只是一只有理想、有文化的兔子
28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高校去行政化小议
热度 1 张维耿 2014-9-29 07:31
高校去行政化小议 我国事业单位目前施行的是官本位,各地的高等学校都有其行政级别,有副部级、厅级、处级等。 有人主张,高校实行体制改革首先应去行政化。有人反对,说高校取消了行政级别,以后有事要跑中央部委和省有关部门就不容易了。 提起高校的体制,有其历史 的渊源。解放初期,有的高校校长由副省长担任,其行政级别实际上就是副部级。文革前一年,教师职称评定就叫停了,高校教师一律称教员。文革期间,多数老教授被揪斗,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 。高校成立革委会后,职位无论高低一律称勤务员,行政级别显然被取消了。文革结束后,高校恢复了教师职称评定的工作。要提升教授、副教授的需提交论著和论文,请校内外专家评审,再经各级职称评审机构审定。受名额限制,一些够条件的教授还无法评上。这时教授职称似乎又香了起来,一些高校的党政干部跟着提交政工方面的论文,也评上了教授、副教授。有的高校干脆规定,凡副书记、副校长以上职位的为当然教授,无须经过申报和评审了。高校的行政级别自然也恢复了,一些党委书记、校长任命时就定为副部级或厅级,在住房、用车、特支经费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有的原属厅级的校长,到退休时也有定为享受副部级待遇的。 高校行政化之后,行政权力过大,靠长官意志治校,容易滋长不正之风。学校行政机构随着庞大起来,官员过多,有的高校处长、科长比办事员还多。高校申请重点科研项目,多由有官员职衔的教授领衔并主导学术研究,没有官员头衔的教师不容易申请到项目。许多高校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评估、检查,填不完的报表,开不完的会议,还滋生了弄虚作假之风,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高校行政化,也助长了官本位,一些教师冀望有个官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是谈何容易! 不少人认为,高校行政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痼疾。要掀开我国高校改革的新篇章,必须向这一痼疾开刀,认真治好这一痼疾。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出大师级的人才!
个人分类: 短论|135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
谢桥一梦 2012-2-24 06:45
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 自由主义无论作为政治立场、意识形态还是行为方式,它都是以“个人自由重于集体需要”这一核心价值区别于其他政治思潮或意识形态的。尽管它经历了十七世纪以来复杂的历史变迁,并且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切入,赋于它不同的思想、政治内涵,从而使自由主义形成不同的派别,但它仍然没有脱离“个人优先”这一基本特征。而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内容,则如大多数自由主义理论家所主张的那样,即是每个人天然地而不是受恩赐地享有免受压迫、免受恐惧的权利,享有独立自主的行为和言论的权利。基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千丝万缕、重重叠叠的相联性,以及人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追求自由无限化这一固有本性的认知,如何为个人自由“划界”以有效保障他人同样的自由免受侵犯就成了自由主义理论家颇费心思的难题。 中国封建主义禀赋和专制传统决定了自由主义及其价值观不得不遭遇准入困难,尽管作为一种近现代思潮在自由知识分子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它远未根植于本土文化而发育成全民意识。自由主义进入中国之后,不管是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官方集团,还是那些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感的附庸知识分子,都热衷于片面截取它“富国强兵”的工具价值,而忽略其本体价值。这也是中国官民经历了列强虏掠之后因应一切外来文明的本能反应,它深刻反映了这个民族崇洋与排外兼而有之的特点,同时彰显出买椟还株的愚蠢和惟我独尊的轻狂。 由于自由主义本身具有颇为复杂的理论内涵,它在同一知识层次的人中尚有不同解读,派生出明显歧义,可以想见,当它试图对接知识差距有犹云泥的当代中国不同阶层时,将会遭遇何种尴尬。官方意识形态背后虽然有超强的知识人力资源,无疑不存在自由主义的认知困难,但囿于马克思主义传统和政治正确原则,非但羞于厘清自由主义本源,反而极力曲解和扼杀自由主义及其普适性,至使自由主义在中国主流社会如同、甚至不如正室之外的二奶,而象屡禁不绝而又不可或缺的暗娼。由此可见,自由主义与中国官方意识形态是不可通约的。或许他们从哈罗德·拉斯基(1893-1950)那里得到启示,认为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种维护私有财产的意识形态,它的核心,亦即对私有化背书和维护。 官方的这一认识当然无可指责,但仅仅局限于、止步于这样的认识,只能认为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野缺损。它无疑是在故意忽略自由主义实现个人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这一更深一层的工具价值,故意忽略自由主义乃是建立个人与政府之间的“自发性群体” 的高效机制,以及此类群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天下大治的积极意义。站在现实政治立场,无论自由主义具有多少可估量或不可估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价值,由于它不可避免的与专制主义激烈冲突,也就注定了它只能为官方所排斥乃至清除。更由于正统意识形态长期的超强度灌输,自由主义在中国社会大众中始终未能显示出它应有的活力,甚至在标有自由主义者明签的独立知识分子群体中间,由于知识积累、社会阅历以及个人经验之不同,也存在大量残缺不全的版本。在各种文明相互交织、甚至激烈碰撞的今天,对于执着于追寻多元价值的年青一代而言,一旦挣脱了思想桎梏,滑向唐吉诃德式或乌托邦式的自由主义便成了一些人必然的经历。 但是在秩序优先的儒家文化大背景下,温和的自由主义尚且面临的着地上根的困境,“充分的”自由主义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即使在相对开明的上世纪前半叶,中国自由主义先贤如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胡适、储安平、罗隆基、梁实秋等等,他们为自由主义寻找出路的努力不可谓不全面,但在最后都无一例外地为专制文化所扼杀。此后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又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其悲剧命运与悲情结局更是令人扼腕。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极权政治尤为忧虑的是:由于超长的历史跨度涵括了信息多元、并且难于控制的互联网时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也因此积蓄了超强的能量。如果任凭这种能量自然释放,其对专制文化的剧烈冲击,当然有可能呈现雪崩式的情景,但这是极权主义者永远无法接受的。如此,一旦面对自由主义思潮的再度勃兴,可供现实政治选择的空间就显得异常有限——要么竭尽所能妖魔化自由主义、要么开发出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意识形态,取代具有普世价值的自由主义。 对此,近来被热棒的“新儒家”仿佛受到了鼓励,并且得到了启发,同时好像找到了为之探索的动力。但是到目前为止,诸如此类的努力似乎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这一结局几乎是注定了的——因为在自由主义思想与儒家文化之间,尽管人们可以在表层上找到一些连结点,但两者深层次的、核心的部分,却始终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紧张,使它们之间永远不会出现本体意义上的交集。 但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在专制文化源远流长的当代中国,现阶段都没有出现可以根植于斯、并能够开花结果的曙光。这样说也许过于悲观,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下述两条原则,是极权专制难于承受、但却是自由主义者无法放弃的—— 一是充分保护个人自由,反对“民粹主义”,提倡法治下的程序民主和代议民主; 二是反对“民族主义”,坚持人权优先,主张融入世界,勇于担当与本国地位相称的道义责任和实质责任,在国家利益与人类正义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自由主义从来愿意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共同分享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但这正好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极权专制如临大敌、严防死守的心腹大患。 而在中国,自由主义恐怕依然需要时间上的坚 持和空间上的坚守。
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