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南洋

相关博客

分享 山草青青
zhuyuansi 2018-1-10 21:43
山草青青 黎秋山 我带台割草机,回到了故乡,为我儒崇爷爷的墓园割草。 我的故乡在广东梅县的阴那山麓,是一片峰峦叠翠,清溪潺潺的美丽山谷,有一个与仙山蓬莱近音的村名,叫蓬辣坑。传说,因躲避战乱,我们的祖先从山西黎城一路南下,经福建宁都,迁至广东梅县的南福村。一天,一个名叫耕可的先人在山上打猎,看到一只漂亮的梅花鹿,正待弯弓搭箭,梅花鹿惊跑了。耕可紧追不舍,梅花鹿跑跑停停,来到阴那山麓便消失了踪影。耕可公怏怏欲归,却发现此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像仙境一样美丽静谧。耕可公醉了,他相信这是仙人指引,喜出望外,遂带领族人移居开垦。这片开垦出来的谷地从此就成了我们的家乡,并有了一个仙气飘逸的名称:蓬辣。 耕可公生于元末明初,他虽然为家族的安居繁衍发现了福地,却并不是开基创业的祖宗。在族谱的列祖列宗中,耕可公名列第五世,我的儒崇爷爷则列居第二十一世。我没见过儒崇爷爷,甚至连像片也没能瞻仰。但我见过奶奶、三伯父和父亲的合影。中国人讲究夫妻相,从奶奶俊俏的面容推测,儒崇爷爷生前应该也相当帅气。族谱并没有儒崇爷爷亲兄弟姐妹的线索,只是记载他是二十世有焕公的祠子。祠子是继承人,不一定是亲生的。据族谱记载,有焕“幼没”,也就是很小、或者是相当年青就去世了,留下个有姓无名的遗孀,叫姚氏。儒崇爷爷名列其下,为的是传承延续香火。而这香火的确也兴旺了起来,儒崇爷爷和奶奶总共生了七个孩子,四男三女。也就是我的伯父纯卿、纯歆、纯乐,我的姑妈敬清、埠清、汝清,还有我的父亲纯营。 爷爷名儒崇,就是崇尚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意思。有焕公的父亲名凤观,族谱记载凤观公曾“敕赠儒林郎”,即得到过朝廷授予的儒林郎之官衔。清朝的儒林郎从六品,是个专授儒生的文职虚衔,级别待遇相当于翰林编修,没有实权,也就是等于现代的副厅级与正处级之间的副巡视员。梅县是文化之乡,给儒崇爷爷命名的人大概希望爷爷好好读书,振兴书香门第。我不知道儒崇爷爷小时候学习怎样,但我知道儒崇爷爷长大后并没在家乡生活,也没在国内博取功名。他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出国去了,去到了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谋生。儒崇爷爷不但自己出洋,还把三个伯父、三个姑妈总共六个孩子都带出了海外,都成了南洋华侨。家乡里只留下我尚且年幼的父亲,以及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杨顺英奶奶。奶奶和父亲没有一同离去,很可能是因为父亲当时尚且年幼的缘故。 没有人告诉我儒崇爷爷拖儿带女离乡背井的具体原因。我想,应该是贫穷吧。我曾在我家的祖屋住过,祠堂周围三、四间低矮的泥砖瓦房而已。我家曾经的祖田乡亲们也向我指出,不过是山坳间几块狭窄的土地,总面积不到七、八分。我真是难以想象,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一家人,九张嘴,怎么挤得下,怎么吃得饱,怎么养得活。可眼前的景象却清晰地表明,这些古老的房屋,这片美丽而贫穷的土地,的的确确就是我的祖辈曾经生存生长的故乡。 儒崇爷爷生活在清末民国之交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人民贫困,无数的中国人被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我的爷爷、伯父、姑妈们应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家乡的。大家在爷爷的带领下到离家万里的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与当地人民和谐共处,谋生存、图温饱,求知识。有的做工,有的经商,有的行医,在各行各业慢慢发展起来。之后各自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各奔东西,不断迁徙,有的去了印尼东爪哇省省会泗水,有的去了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有的去了新马等南洋国家,有的则回到了港澳生活。 只有儒崇爷爷一个人回到了故乡,迎候他的是空空荡荡的祖屋。六十多岁的杨顺英奶奶已经病逝了。日本鬼子在亚洲的侵略切断了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家的联系,正在中学读书的父亲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得不中断学业,离开家乡外出谋生。爷爷并不是活着回来的,他也已经在国外病逝了,享年七十余岁。爷爷的骨殖被装进瓦瓮里,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乘风破浪千里迢迢海运回了家乡。客家人盛行二次葬俗,海外华侨死后在当地入土,再将遗骨运回家乡安葬,叫落叶归根。我见过一张印尼当地华侨送别儒崇爷爷魂归祖国的照片:海滩上插着一块写有儒崇爷爷姓名的木牌,一个披麻戴孝的孩子跪在旁边,上百个中国人围聚,施行注目礼,静静地目送爷爷离去。那时,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是每一个漂泊海外的华侨共同的心愿。 回到祖国的爷爷终于和奶奶团聚了,两人被合葬在家乡的松树岗,永远长眠在一起,再也不分离。松树岗位于村子的对面,如今漫山遍岗都栽满了绿油油的柚子树。春夏时分,丝丝山风都会弥漫着怡人的清香。秋冬之际,棵棵柚树全悬挂着金灿灿的果实。爷爷奶奶的墓园位于岗峦山腰,墓旁苍松飒爽,褐藤环绕,黄茅摇曳,青草萋萋。从墓园眺望,可以清楚地鸟瞰乡村全貌。除祠堂周边还保留了一些老屋外,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一栋栋如同小别墅似的,在雾氤霭氲、青枝绿叶掩饰之中若隐若现。我不由恍然觉得,梅花鹿当年指引耕可公寻觅到的,的确是个人间仙境呢。 我独自背着割草机,在家乡松树岗上为我儒崇爷爷的墓园割草。山草青青,在割草机呼呼的啸叫声中纷纷披靡。山峦很安静,只有一两只杜鹃在不知疲倦地啼鸣。这杜鹃鸟的啼声清凄嘹亮,在苍穹中传播得很远,常激起人们多种截然不同的情思。听说,当年家乡的奶奶很喜欢它们的声音,她说,杜鹃鸟在叫“布谷,布谷,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催醒人间春光遍野,动听着呢。海外的爷爷却很怕它们的啼唤,他说,杜鹃鸟老叫“不如,不如,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撩起游子乡愁满怀,难受得很。如今,两位老人安眠了,再也听不到杜鹃鸟的叫鸣。他们的裔孙散布海内外,依然在生活,当然会听到杜鹃鸟的啼唤。啊,谁能告诉我,自己所听到杜鹃鸟的声音是怎样的,它们在叫唤什么? 杜鹃声声,割草机呼啸,山草青青,所向披靡。
个人分类: 散文小品|3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型纪录片《丝路南洋》播出
朱迪光 2015-10-28 00:12
大型纪录片《丝路南洋》播出
大型纪录片《丝路南洋》播出 10月9日,《丝路南洋》第二集:梦回松口。 10月17日,《丝路南洋》第九集:寻根反哺。 10月26日,梅州电视台以《丝路南洋》:展现“客商路”,引发“丝路情”为题,报道了《丝路南洋》播出后,社会各界对该专题系列片的反响。
个人分类: 文化遗产|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七代联辉”承德楼【8】
朱迪光 2015-9-14 09:53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七代联辉”承德楼【8】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七代联辉” 承德楼 【8】 8 月 27 日,为配合“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召开的宣传,应《梅州日报》新媒体记者之邀,赴松口移民广场、移民纪念馆、民国炮楼、火船码头、承德楼、梅州松口海事处等景点拍摄视频。虽是入秋多时,依然烈日炎炎,着实体验了“秋老虎”的厉害。 承德楼,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力村。于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动工兴建,至民国七年( 1918 年)建成,为梁氏廿世祖映堂公所建。该楼坐西南向东北,建筑形制为“三堂四横”屋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因宅基地受限未能建成围龙屋式。建筑由堂屋、横屋、门楼、门坪、围墙组成。门前庭院围墙外有水塘。总面阔 73.6 米,进深 101.70 米,占地面积约 7500 平方米。抬梁式、夯筑、灰瓦面,土木石二层结构。平面布局,中轴对称。中轴线上自西南端依次为化胎、上、中、下、三堂、天井、门坪、围墙及池塘。正立面凹式门楼前檐廊采用四架梁卷轩棚,门额署:承德楼,门联曰:继承勿替,道德是崇。中堂面阔三间,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梁架结合,堂前檐廊采用木轩廊,两端木雕狮形柁墩,瓜柱、雀替、挂落、木雕屏风,以及楼屋内外、书卷彩塑、壁画彩绘、琉璃瓦当滴水、楣檐彩绘,山墙窗花等装饰,富丽堂皇,工艺精湛。尤以上堂神龛、通廊侧厅屏风更具客家传统文化内涵,右横屋设书斋,为梁氏主人及其后裔读书学习之场所。此外、楼前左侧坐东南向西北处设悬山式小斗门,门联曰:承先启后,德进业修。筑绿色琉璃瓶饰围墙连接外斗门形成楼前横向长方形门坪。承德楼是梅县客家建筑之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承德楼梁氏家族, “唯德是崇”,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俗语,创造了“七代联辉”的奇迹,他们胸怀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秉承客家人“晴耕雨读,忠孝传家”的优良传统,世代为国为民做出了积极贡献。密庵公更是梁氏家族中的典范,他为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孙中山颁发的“旌义状”,其逝世后,松口中山公园建有“密庵亭”,以资纪念。
个人分类: 客家民居|3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梅东桥【7】
朱迪光 2015-8-29 11:10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梅东桥【7】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梅东桥【7】 8 月 27 日,为配合“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召开的宣传,应《梅州日报》新媒体记者之邀,赴松口移民广场、移民纪念馆、民国炮楼、火船码头、承德楼、梅州松口海事处等景点拍摄视频。虽是入秋多时,依然烈日炎炎,着实体验了“秋老虎”的厉害。 梅东桥,位于梅县松口镇社区居委繁荣东路至南下村与南上村交界处。北至松口墟。南北向横跨梅江河。始建于民国廿四年( 1935 年),时为松口乡贤丘素民、叶鸿基、叶荣基等人倡建。因受抗日战争影响,至 1950 年才竣工。是梅县旧时梅江河上三座大桥(梅城梅江桥、丙村锦江桥、松口梅东桥)之一,也是在建时间最久的大桥。全长 260 米,宽 9 米, 10 个桥墩。桥栏栏板饰圆形望柱,桥栏两边对称置石柱共 24 根,高约 5 米。桥中央两边栏板饰牌坊式桥匾,上书: “ 梅东桥 ” ,双面阴刻,书法结构严谨、遒劲稳健。该桥是一座单柱双向悬臂式钢筋水泥结构桥梁,在当时是国内较为先进的桥梁之列。是目前国内此类型所存极少的桥梁,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备注:本博文发表后,得到中山大学张维耿教授的关注,并打听到了当年“梅东桥”的书写者。谢谢张维耿教授! 如下是张维耿教授为博主提供的信息: 张维耿 : 中山大学教授赖作企是松口镇南下村人。他告诉我,“梅东桥”三个大字是南下村张作新写的。张作新是早期的同盟会员,据说写这三个大字是把纸铺地上,用手臂夹着大笔书写的。
个人分类: 文化遗产|275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火船码头【6】
朱迪光 2015-8-28 19:23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火船码头【6】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火船码头【6】 8 月 27 日,为配合“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召开的宣传,应《梅州日报》新媒体记者之邀,赴松口移民广场、移民纪念馆、民国炮楼、火船码头、承德楼、梅州松口海事处等景点拍摄视频。虽是入秋多时,依然烈日炎炎,着实体验了“秋老虎”的厉害。 MERGEFIELD basicpropertybrief 火船头码头,位于梅县区松口镇繁荣西路,梅江河北岸,是一处清代火船码头。码头用麻石和鹅卵石铺砌。原有台阶约 50 级,因河床水位升高,现存台阶 36 级,每级台阶宽 0.36 米,高 0.15 米,长 16 米。按河堤坡度缓缓阶梯状铺砌。左侧设有一个约 40 平方米的平台,供客商装卸货物。此码头是梅江水运经韩江、汕头港出海的重要港口,也是旧时水上交通闽粤枢纽、物流集散中心,时为广东第二大的内陆河港。近代客侨“两手空拳打天下,一条皮带下南洋”,从此码头出发,飘洋过海往南洋、印度洋谋生的第一港,也是特立独行的客侨,在异国他乡开拓进取,建功立业后回国省亲、光宗耀祖的第一站。 因此,松口码头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因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频繁,使松口古镇成为梅州地区最早接受资本主义思潮的地方,同时也使松口,乃至梅州成为蜚声中外的“华侨之乡”。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唯一的纪念塔建立在松口古镇。建成于民国廿一年( 1932 年)的“松江大酒店”,其英文名称仍然赫然,时为梅州最大、楼层最高、装饰最为豪华、富有南洋建筑风格的连券式的骑楼酒店,一同与火船码头见证了客侨的悲欢离合。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松江大酒店”变身为“华侨文史博物馆”,成为广大游客游览古镇的主要景点。
个人分类: 文化遗产|7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移民纪念广场·纪念馆【5】
朱迪光 2015-8-28 09:18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移民纪念广场·纪念馆【5】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移民纪念广场·纪念馆【5】 8 月 27 日,为配合“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召开的宣传,应《梅州日报》新媒体记者之邀,赴松口移民广场、移民纪念馆、民国炮楼、火船码头、承德楼、梅州松口海事处等景点拍摄视频。虽是入秋多时,依然烈日炎炎,着实体验了“秋老虎”的厉害。 为促进散居世界各地华人之间的联系,探讨印度洋岛屿起源的历史与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印度洋之路”项目的最后一站确定在梅县区松口镇,是为了纪念 19 、 20 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 2013 年 10 月,松口中国移民纪念广场举行落成仪式,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世界 188 名华侨参加了活动。同时,客侨移民纪念馆开馆。这些项目的建成,对促进散居海内外的华人之间的联系,激励华人后裔和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个人分类: 文化遗产|3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元魁塔【4】
朱迪光 2015-8-25 16:12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元魁塔【4】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元魁塔【4】 元魁塔 ——海外游子萦怀的“乡愁” 【 8 月 13 日,梅州电视台为拍摄 40 集大型纪录片《丝路南洋》,前往松口古镇拍摄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火船码头、松江大酒店、元魁塔、围龙屋等。在崇庆第还邂逅来自俄罗斯的围龙屋发烧友,据了解他们是自费来梅作围龙屋的专题田野调查,流利的普通话和流畅的中文书写令人感动。】 元魁塔,位于梅县区松口镇中国传统村落铜琶村,坐落在千年古镇松口镇下游梅江河畔山崖峻峭、河流湍急,堪舆称为“狮象把水口”的凉伞 岃 山崖咀上。 距梅州城区约 50 公里,距松口镇约 4 公里。 元魁塔,始建于明万历已未年( 1619 年),竣工于明崇祯已巳年( 1629 年),历时 10 年。由邑人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李士淳(号二何)募捐建造。该塔初建时名为“松口塔”,李士淳中会魁的第二年( 1629 年)为彰显文风遂改称为“元魁塔”,塔下筑有“文昌庙”(又称财神宫),长年香火鼎盛。塔高 39.5 米,占地面积约 150 平方米。塔门坐东南朝西北,门额署:“元魁塔”,塔门联由李士淳(号二何)撰曰:“澜向阁前迴,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均为楷书花岗岩阴刻。其中门额中的“魁”字省去了“厶”笔划,纯为中国书法中的省笔习惯和文字的显目与审美之需,并非前人笔误。该塔平面布局为八角形,依照传统建造塔层为奇数,是一座仿楼阁式的 9 层(含塔刹)砖石塔。整塔除塔基和首层用花岗岩石砌筑外,其余皆为青砖砌筑。首层檐裙为 30 厘米,环外塔壁裙彩绘麒麟、鳄鱼、鹿等飞禽走兽吉祥物。塔腔内设有螺旋式阶梯 154 级至第 7 层。首层阶梯 21 级为花岗岩石砌筑,其余阶梯均用青砖砌筑而因年代久远和登塔者众多,阶梯砖角已踏磨损蚀严重凹陷而显光滑。第二层至第七层,每层均用十字木梁以 45 °角交错为梁,上置木板为平座。塔身每层均用青砖砌成犬牙状出檐,各层均交互设置 4 个券式瞭望窗和采光孔。第八层檐上设有砖砌平座、栏板,可供游人环塔凭栏眺望。元魁塔自下而上逐层按比例递减,塔檐逐层收缩,塔顶置生铁铸双葫芦塔刹,立面形成中轴对称的双弧线而显俊秀。尤其塔选址建于江河山崖边,形成了强烈的落差对比,使元魁塔更显高耸挺拔。 元魁塔,是梅县区仅存的一座年代最为久远和保存完整的古塔,除其固有的古代建筑艺术和历史科学研究价值外,该塔地处梅县区境内的著名侨乡千年古镇松口镇的梅江下游。近代松口镇火船码头, 是梅州客家人走向南洋和印度洋的第一港。昔时尚无陆路交通,梅州 客家华侨离乡背井,乘船出洋谋生或回国返乡者必经元魁塔之下。在梅州近代华侨史上,元魁塔成为海外游子萦怀桑梓的“乡愁”象征,同时也是近代梅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古代建筑。 元魁塔建在 流经铜琶村的梅江河北岸具有丹霞地貌的凉伞 岃 顶的 山崖咀上,地势险峻,滔滔梅江自西北奔流至该塔山崖咀下迴旋绕塔向东南方向绕曲而去,登塔远眺“一镇三乡”(松口镇、松北乡、松南乡、松东乡)之秀丽山川,曲折河流,客家民居,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元魁塔不但是“松口八景”之一,也是梅县区一大风景名胜,梅州重要的古代建筑之一。 由于该塔是为纪念李士淳中会魁而改名为“元魁塔”的,所以该塔又是梅县“文化之乡”崇文重教,彰显文风的象征。 1987 年 11 月,公布为梅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9 年,由政府拨款和当地海内外乡贤集资全面修葺,同年 6 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松口镇政府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购置了游船,在元魁塔下修建了旅游码头。 保护好该塔及环境风貌,对增强海外游子的怀乡之情和发展旅游事业、研究和借鉴古代建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于2008 年 8 月 18 日,在《 梅州日报》“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专栏发表,原题为《 彰显文风的松口元魁塔》 2015 年 8 月 25 日修订
个人分类: 文物保护单位|3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3】
朱迪光 2015-8-22 14:07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3】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3】 百年松江大酒店变身华侨文史实物馆 展现百年客侨民俗文化 转 《梅州日报》报道〔 2014.09.06〕 本报讯(记者陈潮华 见习记者杨敏 通讯员朱日晖)米黄墙壁,朱红柱子,连券式外廊骑楼,雅致大方的彩塑栏版,哥特式飘檐,依稀可见当年气派的中西合璧式的松江大酒店。它座落于松口古街,正对火船码头,曾见证了松口繁华的松江大酒店,在历经近百年沧桑之后,最近由广东松口古镇文化有限公司将其按照原貌修葺一新,作为松口华侨文史实物馆,向游客展示梅州百年客侨民俗文化,成为松口古街的一大亮点。目前,馆内展品布展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 10 月份正式对外开放。 有着 80 多年历史的松江大酒店由松口大黄村的廖访珠先生于民国 21 年建成,为中西合璧式的 5 层建筑,得天时地利之便,当年曾经是闽粤赣最有名的酒店之一。无数客籍华侨由松口火船码头坐火船下汕头出南洋,或由南洋回国探亲时,都要在松江大酒店住一宿。因此这里是华侨背井离乡的第一站,也是回乡光宗耀祖的落脚之地,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而蒋石介、邓颖超、何应钦等当年的风云人物也曾与松江大酒店有过交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 “ 松口不认洲 ” 的繁华早已随着历史的变迁风云流散在时光长河里,松江大酒店也随之没落了。 2013 年,廖访珠先生 84 岁的次子廖坎珍先生从印尼回到松口,将物业租赁给当地政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松江大酒店为文化旅游焕发新春。 为配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松口古街发展文化旅游的需要,广东松口古镇文化有限公司斥资 800 万元,对松江大酒店按原貌进行了全面修葺。日前,记者来到松口古街,看到修葺一新的松江大酒店格外引人注目。梅州客属博物馆馆长、梅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郑恒江说,松江大酒店承载了海外游子萦怀桑梓和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作为华侨文史实物馆,向游人展示梅州百年客侨民俗文化最合适。该馆隶属于梅州客属博物馆,展示的绝大部门是梅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郑飞宇和徐海斌收藏的藏品。据介绍,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布展面积达 2000 多平方米,展出数千件展品,这些展品主要为侨批、侨信、梅州民国时期的当地以及当时华侨从外国带回来的家俱、日常用品、工艺品等。 展馆的每一层楼都呈现不同的主题。一楼是松江酒店场景的再现,高柜台里摆放着算盘、电话机,行李寄放处展示了松江酒店从未丢失过旅客行李的传统,一行铁梨木桌古香古色,桌上是各类稀罕餐具、文案。二楼则是酒店的住房设施展示,上房、标准房、通铺等都有不同的家具配套,其中还还原了民国时期蜜月房。三楼为休闲娱乐、商务洽谈场所再现。四楼为华侨文史实物展馆,陈列着民国时期东南亚各国钱币、照片,以及华侨从国外带来回来的钟表等物品,印证着梅州华侨之乡与南洋国家频繁的交流往来。据郑桓江介绍,这些藏品绝大部分都收藏自松口镇,由这些藏品不但可以了解近百年前民国时期梅州华侨的民俗历史,更可一窥中国松口当年的繁华富庶。 梅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认为,华侨文史实物馆,以大量的实物说明当年 “ 松口不认州 ” 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近代梅州的客侨文化,展现了梅州地区最早接受资本主义思潮而最负盛名的侨乡古镇的人文历史。同时,为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利用近现代典型建筑开展特色文化旅游作了有益的探索。 火船码头,见证了客家南洋古道的兴盛。 〔摘自拙作:《 乘风扬帆,让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灯塔重放异彩》〕 松口镇,位于梅县区东北部,建置已越千年。 又是梅州客家先民南迁由闽入粤的始居地之一, 距梅州市区 50 多公里。由本人撰写的申报材料由《中国文化报》头版全版刊登, 2013 年,松口镇松口古街区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14 年,松口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松口古镇火船码头,昔时是广东第二大河港 。近代无数客籍华侨,由此乘坐火船下潮州,经汕头港出南洋,或由南洋回国探亲时,都要经此码头。因此,码头成为客籍华侨背井离乡赴南洋、印度洋谋生发展的第一站,也是回乡光宗耀祖的落脚之地与中转站。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内陆河港与水上交通枢纽。 正如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所指出:“松口是梅州客家人走向印度洋的第一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个人分类: 文化遗产|695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中国移民纪念广场【2】
朱迪光 2015-8-19 22:48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中国移民纪念广场【2】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中国移民纪念广场【2】 松口古镇,矗立着 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碑。 为促进散居世界各地华人之间的联系,探讨印度洋岛屿起源的历史与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印度洋之路”项目的最后一站确定在梅县区松口镇,是为了纪念 19 、 20 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 2013 年 10 月,松口中国移民纪念广场举行落成仪式,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世界 188 名华侨参加了活动。该项目的建成,对促进散居海内外的华人之间的联系,激励华人后裔和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个人分类: 古镇古村|2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围龙屋里邂逅俄罗斯人【1】
朱迪光 2015-8-15 11:29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围龙屋里邂逅俄罗斯人【1】
《丝路南洋》松口古镇行:围龙屋里邂逅俄罗斯人【1】 8月13日, 梅州电视台为拍摄40集大型纪录片 《丝路南洋》,前往松口古镇拍摄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火船码头、松江大酒店、元魁塔、围龙屋等。在崇庆第邂逅来自俄罗斯的围龙屋发烧友,据了解他们是自费来梅作围龙屋的专题田野调查,流利的普通话和流畅的中文书写令人感动。 崇庆第—— “三堂四横一围龙” 崇庆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大塘村。建成于 民国三十五年 ( 1946 年),为旅马来西亚华侨古育年(又名古秀阶)、古坤年等五兄弟所建。因该第建造时,古育年自此至终,亲力监理,故邑人将“崇庆第”俗称为 “ 古秀阶 ” 。该第坐北向南,为客家传统民居“三堂四横一围龙”屋式。平面布局,中轴对称。建筑南北轴依次为南轴端外门楼与前匝围墙、半月形池塘、禾坪、堂屋、天井、化胎、周匝围楼等组成。堂屋两边为门窗朝向堂屋的纵列厢房(俗称横屋),有轩廊连接堂屋与横屋,左外横屋设东侧门。总面阔 76.2 米,总进深 104.4 米,占地面积约 8000 平方米。夯筑、上堂前廊减柱造,灰瓦面、抬梁式、土木石结构。正立面设凹式门楼,面阔三间。门额署清末榜眼朱汝珍所书 “ 崇庆第 ” ,门联曰:崇严祖德,庆祝春熙。该第特别之处在于化胎平缓,后匝围龙为二层建筑,使整座建筑前低后高对比明显。此外,该第门楼檐廊、堂屋梁架、堂前轩棚、横屋轩廊、柁墩、挂落、瓜柱、斗拱、雀替、壁画、楣檐彩绘等,色彩鲜艳,制作精美。尤其是铁艺窗花,既增加了安全稳固性,其传统的中式字符图案与西式几何图案有机结合,更显美轮美奂。中堂梁架上对称所饰人物画为中西结合,左边为着装西式、发式时尚的拉小提琴的少女,右边为着装为客家传统服饰、临窗读书的少女。 同时,在每一住通廊上方都装饰镂雕精美的“福”挂落, 充分展示了主人所追求向往的时尚与风雅的居家生活方式。该第是梅县客家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个人分类: 客家民居|18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