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清华大学

相关博客

分享 刁作谦:一肚洋墨水 满腔家国情
刘奕宏 2015-5-27 22:49
20 世纪初,在著名的清华大学校园,他作为学校的管理高层,只是留下惊鸿一瞥的身影,不过,在晚清民国外交史上,他却烙上了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记。他就是梅州市兴宁籍的外交家、教育家刁作谦。 出生于万山之中,成长于异邦海域,熏沐西方文明,足迹踏遍环球,客家才俊刁作谦的一生可谓多彩而奇异。刁作谦在 1920 年上半年短暂出任清华学校监督,只是他长寿人生经历中的一朵浪花,但折射出那个年代客家人崇文重教、包容开放、善于学习的视野和特质。 当年,这种经历为何发生在这个粤东北山区客家孩子身上? 记者近日就《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系列报道寻踪踏访刁作谦位于兴宁城区的故里等处,探寻这位前清华学校监督的不凡人生。 掌校清华:短暂而独特的兼职 1920 年,中国早已步入民国时代,依然处于动荡多事之秋。刁作谦 于当年上半年成为清华学校董事会主席,并兼任监督。清华学校是一所由清政府于 1911 年初成立的留学生预备学校,选送中国学生以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到美国留学,由外交部门负责管理。当时,刁作谦已是一名在外交部门工作 10 余年的资深外交官。 留洋读书正是刁作谦一生最为显赫的印记。他是一名客家华侨家子弟,少年时代从家乡兴宁前往檀香山接受美国式中学教育,接着回国到上海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读书,继而被父亲送往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接受高等教育。 兴宁文史学者朱伟杰认为,正是刁作谦独特的留学经历、在外交部工作以及清华学校的创办背景,促成他一度跻身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校的管理高层。 10 来岁就开始接受西方教育的刁作谦娴熟掌握英语,装了一肚子的洋墨水。留英期间,他在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士、法学士学位, 1907 年,他在英国中殿律师学院获得英国高等法院辩护士(即大律师)资格。 1908 年,他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其后又在伦敦大学注册为法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这样丰富的经历和学识,使得刁作谦在 1908 年回国后,进入清政府外务部储才馆任馆员,后任考察欧洲各国学务大臣通译官。 1909 年,他还担任驻伦敦的欧洲中国留学生总监督。 1910 年,刁作谦归国。当时传统的科举考试早已废除,但清政府设立游学进士名目,选拔从海外回国的优秀人才。刁作谦通过了留学生考试,被授予法政科进士,获授翰林院编修,并在外务部机要股任职。在中央政府外交部门任职期间,刁作谦还担任清华学堂第一期赴美留学生考试官以及邮传部传习所教师。 管理预备留美学生,与刁作谦的经历非常对口。不过,在兼任清华学校监督半年后,刁作谦又卸任把工作重心放在外交事务上。也许连他自己都不大在意这段经历。刁作谦将早年获得的荣誉在故乡以立匾的方式展示,以作客家人光耀门庭之举,分别是太史第、外部第和秘书楼,宣示的是他获得翰林、外交官和总统府秘书的头衔和职位。清华学校此后的校史记述中,只有提到处理 1921 年清华留学生同情罢考风波时,才再次闪现他的身影。 这年 6 月 10 日,清华学校学生举行罢课,抗议北洋政府制造的“六一三惨案”。然而,清华学校原定 6 月 13 日举行期末大考,此时举行罢课,实际上就等于罢考,所以这次罢课运动也被称为“同情罢考”。   刁作谦当时仍任清华学校董事会主席。面对拒不退让的罢课学生,他支持学校当局与董事会磋商,决定对参加“同情罢考”的学生集体留级一年,并给予毕业罢考学生以“自请退学”的处分。不过最终做了一定让步,只是让当年毕业生有 29 人被留级一年,其余七个年级学生被给予集体留级一年处分 折冲樽俎:慨叹弱国无外交 读了 10 多年的洋书,刁作谦的大半生工作历程也是与洋人打交道,这是说来五味杂陈的人生体验。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巴黎和会召开,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原被德国占有山东权益却被强行转让日本。当时的段祺瑞政府一度被日本暗地玩弄,会议尾声,醒悟之后的中枢要员以为已经无可挽回。时任和约委员会秘书长的刁作谦及时提醒段祺瑞:由于时差的关系,还来得及急电远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拒绝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这段轶事被记录在 1974 年刁作谦去世后的荣哀录里,聊备后人探寻那段促发五四运动的外交风波。 在兴宁城区西河背的外部第,刁作谦的堂侄刁春芳老人向记者出示珍藏多年的《兴宁河西刁氏族谱》和《刁太史作谦博士荣哀录》。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佐证刁作谦后来作为外交官出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历。 80 多岁的刁春芳曾在 1946 年见过最后一次回乡的刁作谦,他回忆,据老一辈转述,时已花甲的刁作谦向乡人回顾自己的外交生涯,深刻感慨:弱国无外交。 刁作谦曾出任中国驻古巴和巴拿马的公使,目击当地华侨华人多次遭受排华风波的困扰。他作为外交官,为维护同胞权益,费尽心思 折冲樽俎 ,进行交涉,乃至利用自己擅长的网球和高尔夫球展开体育外交,尽量挽回华侨华人的权利。 1921 年,华盛顿会议举行,各国一起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和太平洋、远东问题,刁作谦出任中国代表团秘书长。 中国代表团先后向大会提交了关税自主、山东问题、废止二十一条、撤销领事裁判权、交还租借地、取消各国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废无线电台等 12 项提案,希望借此一洗巴黎和会时的耻辱。主导会议的西方列强极力维护其在华利益,不愿满足中国代表团的要求。 12 月初,刁作谦与代表团顾问梁如浩、周自齐、蔡廷干辞职,抗议大会牺牲中国利益的做法。刁作谦后来解释自己辞职的缘由:“吾人来此,以为大会必有大事业,至少可听受中国陈诉,可杜绝抢劫行为,而非发表空言也。乃依据二十一条要求所得之权利,悉数保留,撤销外邮,亦遇阻力,增收关税,终被搁置。” 香港的九龙城寨本来是中国政府在九龙保留主权的据点,日久被英政府拥有实际管辖权。 1936 年,刁作谦转任外交部两广特派员,他采取行动希望 交涉收回该城寨主权 。一方面向外交部汇报情况,另一方面派秘书凌士芬到九龙城寨实地调查。凌士芬成为自 1899 年以来第一位进入九龙城寨宣示主权的中国官员。 香港总督 郝德杰 极为不满,认为侵犯了他的管治权,但刁作谦毫不退让,表明九龙城寨主权属于中国,不容置喙。 这事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不了了之,再一次证明国家贫弱就很难取得外交交涉上的寸进。 息影香江:传经授业老而弥坚 1950 年,已届古稀之年的刁作谦选择移居香港,这里是他父亲当年走出家乡闯荡谋生的第一站。 这座称为东方之珠的城市尚未迎来飞跃发展的黄金时代,既慷慨地迎接基于各种原因的人们前来,却一时无法给每个人提供体舒适的生活保障。 在香港,刁作谦选择过着一种低调而清贫的生活。多年的外交官生涯,所得薪资并非十分丰厚,部分积蓄更在抗战期间用来做公益事业和救国捐献。青年时代,刁作谦是当时中国的网球高手,曾经获得无数的奖杯,这些珍贵的奖杯,也被他于 1937 年驻两广外交特派员任上拍卖,所得用来支持抗日救国,客观地反映他的宦囊并不殷实。 为了维持生活,刁作谦不顾年迈之躯,在香港多所大中学校从事教书生涯。刁作谦英文了得,且拥有当年英国的律师资格,为何不从事律师工作?也许他是接受了早年父亲的教诲,不在涉入诉讼的交涉。据他的同乡兼同宗刁贵麟先生回忆,刁作谦明确表示,不做律师是不愿与港英政府打交道。 刁作谦先后担任香港圣马可中学校长、圣保罗书院教师、崇基学院总务长、明德书院董事长、香江书院外文系主任等职务。从书院的名称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基督徒刁作谦融汇中西学问,受到教育界的尊敬和欢迎。其中,崇基学院后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重要组成学院之一。 刁作谦热心弘扬客家文化以及家乡社团活动,先后担任香港崇正总会监事长、嘉应五属同乡会会长、兴宁同乡会会长。据也曾担任旅港兴宁同乡会会长的刁贵麟先生回忆,一次,为支持兴宁同乡会会址的建设,刁作谦承诺捐资 5000 港元。刁贵麟非常吃惊,因为自己经商收入较丰,当时捐资 1 万港元,足可买一层公寓,作谦先生是工薪阶层,如何支付这笔巨款?刁作谦诚恳地表示,他作为同乡会的一分子责无旁贷,捐资将分期支付。他早餐将只吃点面包,上课尽量步行不搭车,以尽快完成捐资。 1974 年, 95 岁的刁作谦辞世,去世前,他特地交待家人要简朴处理后事。以至过了一个半月后,众多的生前友好、同乡同事才获知消息,在香港崇正中学为他举行追悼会。一位濡染中西文化的客家骄子,在这座中西交汇的大都市走完传奇人生。 (林文映女士对本文的采写亦有贡献) 【 故里寻踪 】 “一门三博士”故里留美名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兴宁市兴田街道西河背的刁作谦故居“外部第”,这里毗邻宁江河,不远处就是潮汕商人当年创建的著名两海会馆。 在“外部第”,记者了解到,刁作谦的直系后裔定居海外,与家乡已多年无联系。刁春辉是刁作谦伯父的后裔,按辈分称刁作谦为堂叔祖,他向记者介绍了刁作谦家族的辉煌历史,他自豪地说:“在晚清时代,我们西河刁氏家族可是出了‘一门三博士’的荣耀,刁作谦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刁作谦的父亲刁晏平(隽卿)早年到香港谋生,后来渡海到檀香山经商,经过 30 年的奋斗,担任当地中华会馆的董事,并参与创办华文学校。刁作谦 10 岁的时候被父亲带往檀香山,就读于当地的艾欧兰尼中学。 1896 年毕业后不久,他又被父亲送往上海的圣约翰学院接受美国教会学校的教育。 1901 年,刁父作出一个颇有前瞻性的决定,将刁作谦送往英国留学。 在接受美式教育后,刁晏平为何要让儿子接受英国的高等教育?在外部第,年过八旬的刁春芳老人透露了家族流传的说法:刁晏平认为,美国为新兴国家,大学教育积淀不如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留学深造当以选择英国的名牌大学为上,从而支持刁作谦负笈英伦。 刁作谦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先后获得多个学位。然而,刁作谦在未完成伦敦大学法学博士论文的情况下回国。 记者从西河背刁氏族人处了解到:刁作谦在留学期间曾结识了一位外籍女友,有长期定居英国的打算,并为此考取了大律师的执照。一心想儿子学成归国服务的刁父大为震怒,特别是对儿子想在异国从事律师职业大为不满,因为在当时中国人的观念中,律师是帮人打官司的“讼棍”,思想开明的刁父也坐不住了,于是严令刁作谦回国。 就这样,刁作谦在没有完成博士学业的情况下,于 1908 年打点行装,成为一位留洋“海归”,尽管如此,时人出于对他学识的钦佩,依然称他为刁博士。 据介绍,刁家还培养了两位拥有博士头衔的子弟。一位是刁作谦的堂兄刁振谦。刁振谦稍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的是医学, 1911 年留学美国,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卫生学和热带病学博士学位。他回国后在上海任教和行医,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代理校长、上海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等职务;另一位是刁作谦的亲弟弟刁敏谦。刁敏谦读书经历与哥哥颇为一致, 7 岁时被送往檀香山读书,后辗转圣约翰大学和英国读书, 1916 年,获得伦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学校教授国际法和英文,任外交部秘书,后在圣约翰大学任校董、政治系主任。此后他一直定居上海,在文革时期去世。 而今刁氏兄弟三人早已作古,在故乡的遗迹渐渐变得斑驳。刁作谦生前所建的秘书楼已不复存在,只有他的祖居太史第和父辈兴建的外部第保存较好,仍挂着显示刁作谦功名的复制匾额。这些近河而建的建筑已经被高楼大厦层层包围,也许,只有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才能聆听到流淌的宁江河水诉说历史的沧桑。 【 嘉闻逸事 】 刁作谦的长寿秘诀 在梅州籍大大学校长中,王越和孙亢曾都年过百岁高龄,而刁作谦按照客家人的闰寿计算习惯也近百岁。 1970 年, 91 岁的时候,他曾接受星岛日报记者的采访,谈起自己的长寿经,秘诀是早睡早起和与人无争。 据他自己介绍,晚年每天晚上 10 点以前上床就寝,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平时既不吸烟,也不喝酒,最大的爱好是在家看电视。他表示长寿没有什么秘诀,只是与人无争。作为一个穷外交家,什么都容易知足,有咸鱼、青菜佐餐就很快乐。 其实,刁作谦的长寿可能与他青年时就喜爱运动有关。刁作谦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就喜欢网球运动,曾连获五届学校网球比赛冠军,后还在一次国际网球赛中获得一项冠军。 1946 年,他最后一次回家乡兴宁住了一年多。 60 多岁的他还在同乡陈道行将军居所附近的大坝里开辟泥土球场,施展球技。他寓居香港后,逢周六常常步行到九龙塘,步行健身之余观赏那里举行的网球比赛。
个人分类: 随笔|1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邹鲁:风云气化作百年树人心
刘奕宏 2015-5-5 19:29
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中,只有三所国立大学设立了研究院,分别是北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有一所则是位于岭南的中山大学。一所在 1924 年才正式创校的大学,在远离中国文化中心地带的南方以南,撑起现代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大旗,成为华南的学术重镇,离不开一位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卓越管理能力和胸怀宽阔舵手的推动,这人就是两度出掌中山大学校务的首任校长邹鲁。 在中山大学走过 90 个春秋的日子,笔者沿着邹鲁当年的足迹,到大埔和广州进行实地采访,感受这位政治家和教育家从事革命的风云之气,探寻他致力中国现代教育的“ 树木树人兼树谷”的百年心。 客家之子:从政的奋发与落寞 在大埔县的茶阳镇,有座著名的“父子进士牌坊”,在它之后的大埔中学是原大埔县学宫旧址,日后成为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于 1885 年出生在学宫旁的一所普通民居里。 邹鲁成长的年代,正是国家处于救亡图存的危难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促使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从家乡 接受 私塾教育到潮州的韩山书院读书,后来考入广州的广东法政学堂,邹鲁逐渐接受排满革命思想。 1907 年,邹鲁加入同盟会。邹鲁是怎样加入同盟会的,具体情况已经无法了解。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吉奎认为,在法政学堂任教的朱执信有可能是介绍人,因为朱执信从日本回国前已经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在广州,邹鲁结识了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并拜他为师。丘逢甲对邹鲁出身平民家庭,却有汪洋浩大的气度,非常欣赏。一次,邹鲁奉命唱和丘逢甲的《秋兴》诗八首,其中末句为“英雄心血人间事,芒砀当年岂有云!”借用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丘逢甲认为:“此‘彼可取而代之也’之气,须善藏之。”劝谕他要善于收敛,在从事革命活动中懂得自我保护。 邹鲁身上的风云之气使他成为反清革命中坚。他利用在两广方言学堂、广东咨议局等任职的身份为掩护,先后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活动,在身份暴露后远走香港。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潜回内地参与光复广东,随即出任姚雨平统领的广东北伐军兵站总监,捍卫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民国成立后,邹鲁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在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张勋复辟、拒绝曹锟贿选、恢复《临时约法》等事件中担当了身先士卒的角色。 作为孙中山先生遗嘱的证明人,邹鲁坚定认为自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但从参加北京的西山会议开始,邹鲁走上一条既反共、又反蒋的政治道路,甚至一度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伴随着争议,他在国民党政府权力场上政治地位逐步边缘化。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认为,邹鲁在政治上是一辈子很不得志的,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基本立场,就像后来在创办中山大学秉持的经费独立办学理念以及坚持抗日的立场一样。 作为粤系政治人物之一,邹鲁在民国中晚期的政坛影响日见衰微,然后这种落寞又令他在另一个领域取得人生的成功。 创办中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23 年,在广东建立国民革命政府的孙中山先生为了培养革命文武人才,决定创建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由此前被他任命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邹鲁负责筹办广东大学的工作。 孙中山为何如此信任邹鲁?李吉奎教授解释了有关的历史背景。他说,邹鲁是国民党元老,与孙中山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经历,在 1922 年孙中山与陈炯明分道扬镳之后,作为陈炯明同学兼友人的邹鲁成为孙中山一方沟通陈炯明乃至粤系将领的桥梁。邹鲁坚定站在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在联络刘震寰、杨希闵的滇桂军队及沈鸿英部参与驱逐陈炯明势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邹鲁将广东省财政厅长的职位移交后,在整顿广东高师校务方面实效明显。中大学者冯双认为,在参加反清革命前,邹鲁在创办乐群中学和潮嘉师范学堂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特别是潮嘉师范学堂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 在邹鲁的大力推动下,通过半年的紧张筹备,邹鲁就任校长,后来更名中山大学的广东大学于 1924 年 9 月 25 日开学, 11 月 11 日举行成立典礼。不论是在延揽优秀的师资人才,还是在初步确定规划石牌新校区上,这所新生的大学在邹鲁谋划下展现新气象。 然而随着孙中山的逝世,邹鲁卷入动荡的左右之争政治漩涡。成为当时国共合作反对派的邹鲁,终于在 1925 年离开广东大学校长职位。 命运中注定邹鲁与这所大学的不解之缘, 1932 年,已经为纪念孙中山而更名的中山大学,再次迎来邹鲁担任校长,这对中山大学的发展是个历史转折点。邹鲁发挥他纵横捭阖的管理才能,为中大的前进注入强劲的动力。 石牌新校区的建设是邹鲁任上的大手笔,他为校址分散的学校规划的新校址面积达 12000 亩。建设需要巨额的经费,为谋求独立稳定的办学经费,他与中央乃至地方政府要员们磨破了嘴唇,以他自己的话形容:“ 为了捐款,除没有叫人爸爸和向人叩头外,可说一切都已做到。”更为难得的是,初具规模的建设仅仅花了前后 5 年的时间。 程焕文表示,今天中大多个校区的面积加在一起,依然未超过邹鲁当年规划的石牌校区的面积,邹鲁在筹集学校建设经费上的韧性和智慧,的确是令人称道。 中大原石牌校区今天已经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校址,邹鲁任内完成众多建筑依然是散步在校园的角落,包括两座由他亲笔题字的石牌坊成为市级文保单位。 如果说超前的校园建设为中山大学迈向中国一流的大学奠定硬件基础,那么在邹鲁任内,学科体系的完善和优良师资的引进,为中大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快速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陈焕镛、梁伯强、丁颖、朱洗、斯行健、乐森、孙云铸、杨遵仪等这些日后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院士 ) 的教授,都是邹鲁招揽的杰出学者;而在人文领域,商承祚、朱谦之、高剑父、罗香林、朱希祖、吴康、古直等也是一时之俊彦。当时的中山大学构建的文科、理工科、医学科、农林、法科专业体系,以满足“研究高深学问,培植专门人才,发展社会文化”的办学宗旨。 邹鲁在推动中山大学迈向现代化一流高校的同时,非常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他在新校园的石刻题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成果支持当下的社会建设,为此,他在广东多地建设农林示范场,为科研和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同时,他有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从亲笔题写校训内容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等于校园各处,可以看出邹鲁治校的苦心。 铜像回归:治校成就自有公论 1936 年 5 月,邹鲁被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这既是对他治校成就的肯定,也是中山大学走向世界的标志。其时的中大在石牌校园建起一座明远亭,由中大教授古直撰写明远亭铭文,以纪念这一盛事。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中大校址的更改,特别是基于政治原因的考虑,邹鲁曾经执掌这所著名大学的历史和成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甚少被人提及。留在一些学子脑海中的似乎只是他参加西山会议的国民党右派形象。在石牌,明远亭被移作他用,碑铭也被遗弃在角落草丛里。 历史的老人并不永远健忘。 2004 年是中山大学成立 80 周年,在中山大学校方的努力促成下,“邹鲁校长纪念室”在中大南区校园的图书馆落成,里面展示邹鲁子女捐献的大量邹鲁生前的遗物,包括文稿、书画和大量照片。 特别有意义的是,邹鲁以铜像的方式重返中大校园。那一年校方为三位杰出的校友树立铜像,分别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前校长许崇清以及首任校长邹鲁。来自梅州的在读中大硕士研究生罗晓燕表示,进入中大读书,除了录取通知书上的现任校长名字,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中大校长就是首任校长邹鲁,知道他是校歌原歌词的作者。 邹鲁曾在中大纪念石牌校区落成庆祝典礼上赋诗以寄心声 :“ 蓝缕筚路启山林 , 寸寸山林尽化金。树木树人兼树谷 , 规模远托百年心。 ” 如今,中大学人对他的重新认知,社会对他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作出贡献的敬意,是对他为中大创办和崛起呕心沥血努力的历史回应。 中大校庆迎接邹鲁“归来”的这一年,离他去世的时间刚好半个世纪。 1954 年 2 月 13 日,邹鲁在台北寓所因脑溢血病逝。 【嘉闻逸事】 邹鲁的谦虚与自信 邹鲁一生勤于著述,他撰写的《回顾录》记录了他前半生的人生经历。其中的一些片段,也可管窥这位教育家的鲜明个性与内心世界的点点滴滴。 邹鲁原名澄生。他后来改名邹鲁,字海滨。按他的说法,是因为觉得自己天资鲁钝,尤其是记忆力不好,故改名不断鞭策自己,要勤能补拙。这或许是他治学和做人谦虚的一种姿态。因为邹鲁的故乡大埔县当时属于潮州府一部分,潮州是个文化之乡,素有“海滨邹鲁”的别称,比拟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山东。而被人尊称为海滨先生的邹鲁后来也成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邹鲁出生于清贫之家,却对自己充满自信。他在《回顾录》记叙第一次见到大诗人丘逢甲的细节,丘逢甲连续问他:“你是世家子弟?你是富家子弟?你有富贵的亲戚?”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丘逢甲喃喃自语:“贫寒子弟,哪会有如此汪洋浩大的气度?”邹鲁先生对这一往事的回忆正是对自己能力自信的心理反映。 邹鲁还曾赋诗《南京忆辛亥统师入城》:“ 统师当日入南京,老幼沿街拍手迎。都讶元戎怪年少,哪知马上是书生。”讲述的是 1911 年冬,他随广东北伐军策马进入南京,被市民误认为是革命军统帅黄兴的趣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对自己气度自信的佐证。 邹鲁的家乡情结 邹鲁从事革命后,自上世纪 20 年代后就没有回过家乡,但并未隔断他与家乡的情结。在中大就有一批大埔籍或梅州客籍的人士一起共事,包括吴康、梁龙、古直、温廷敬、萧冠英、梁伯强、李挺、侯过、黄枯桐等人。 1944 年初,已经卸任中山大学校长一职的邹鲁迎来 60 岁的生日。出于向一位贡献卓著教育家 的敬意 ,以客家籍人士为主的社会各界人士,共推当时也客居重庆的大画家林风眠创作一幅《长江不尽图》长卷以资庆贺。 这幅林风眠创作的长卷 由 梅县籍人士李翼中撰写序文,列举了邹鲁在践行孙中山“文有中大、武有黄埔”培养革命人才的理念所作的贡献。 列名庆贺者中梅州籍知名人士有李次温、罗翼群、赵一肩、张炎元、古文捷、郭寿华、彭精一、侯标庆、李翼中、李金发、邹志奋、罗香林、林风眠、池中宽、黄延凯、李继渊、李希穆等人。其中林风眠、罗香林、古文捷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学校长之一。 这幅现藏于中大的艺术巨匠画作见证了邹鲁与家乡梅州的无尽情结。
个人分类: 随笔|1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重点大学男女生比例失调谈起
热度 1 张维耿 2014-12-11 11:42
从重点大学男女生比例失调谈起 又到了高考报名的时候了。每年高考都牵动着数以百万计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家长的心,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弟能考上重点大学。 考生能否为重点大学录取,重在看高考的总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吗。每年第一批录取的重点大学都会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定出最低分数线和必录线。考生总分达不到最低分数线的,要进入重点大学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来,重点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清华大学是 2.3:1 , 南开大学的比例是 1:1.5 ,北京师范大学是 4:7 。 复旦大学 今年录取 3871 名新生中,男生 1847 名,占 47.7% ;女生 2024 名,占 52.3% ,首超男生 。就文科的情况来看,男女生的比例大概是 2:8 ,外语专业的甚至达到 1:9 。参加招生工作的老师告诉我,文科考生录取时接连录到的都是女生,想多录取几个男生难啊。 文革以前,重点大学男女生的比例为 4-5:1 ,理工科的男生的比例更高。这些年女生的比例超过了男生,我以为并非正常。我国男女人口的比例是女多于男,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还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男生少年时多贪玩,智力开发通常比女生晚,往往在初中阶段就给刷了下去。在 高中学习阶段,多数女生的学习成绩比男生好。到了高三下学期,学生都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背诵大量的考题和答案。而女生性格比较沉静,死记硬背的能力也比男生好,到高考时就往往能考出好的成绩。 现在中小学强调素质教育,但多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许多学校还在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仍然在影响着广大师生,减轻学生功课负担还是难于做到。我以为,只有彻底肃清应试教育的长期流毒,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上,大量有创造能力的高端建设人才才能逐步涌现出来。
个人分类: 短论|506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