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vivi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913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大学现在流行“心灵同居”

已有 566 次阅读2010-1-13 11:08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大杂烩

大学生校外租房同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方面对此也是褒贬不一,随着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一种新的同居方式“心灵同居”近来也在高校学生中着实火了一把。“在虚拟社区里可以完全无需受任何社会道德的约束,可以同时有几个同居密友,非常轻松。我们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生活”一位有四个月“同居”经验的大二男生对于此这样解释。

  据悉,大学生门玩的所谓“心灵同居”是指网络虚拟同居,即两个没见过面的网友,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相处、恋爱、同居。这种虚拟的网络虚拟同居被披上“心灵同居”的外衣,在高校中日渐风行。

  小陈(化名)是某高校大三学生,他说,自己有一位“同居”快一年的女友。俩人是偶然在网络上认识的,开始因比较谈得来就一直保持联络,后来逐渐熟络就谈起了恋爱。恋爱后不久就“同居”了。

  小陈(化名)介绍说,女友是学艺术设计的,经常将自己设计的“家”发过来给他看,还要他参考怎么布置新“家”,俩人经常会因为书房或其他的一处布置争论不休,换来换去、乐此不疲。问到将来,小陈坦言俩人都没考虑过,至于是否相爱自己都不清楚,只是俩人这样相互倾诉已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平常生活俩人没任何关系,周末在网络上俩人就俨然是同居良久的恋人了。

  另一位大四的王同学的话更是耐人寻味,“没房子、没女朋友,就业压力又那么大,真的不行,只得找个假的来安慰自己了。而且还能同时和几个女友交往,这是现实生活所不允许的。”

  教授认为,此类生活是基于现今网络文化的产物。对网络信任是网络文化特性决定的的,网络具备平等性、匿名性等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的特性,切合现在社会表达感情方式。此类情感在社会学领域被称呼为后现代情感。

  美国社会学家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在《全球社会学》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此类情感特性是真实情感的表露、情感表达方式的匿名性等。徐教授概括说,这些看似荒谬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必然现象。学生中更多出现类似情感与学生交往面狭窄、对周围人不信任有关。但过分以来网络虚拟文化容易扭曲人格,网络生活方式非理性。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适当扩大交往面;培养自己的竞争型心理素质;多与自己信任的人交流等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金子 2010-1-13 11:41
好友创意
回复 示羊子 2010-1-14 10:52
回复 寸发 2010-1-14 13:29
现在的人精神上无寄托了。。。不像我们当初。。。
回复 vivi 2010-1-14 14:25
寸发: 现在的人精神上无寄托了。。。不像我们当初。。。
西西。。
回复 vivi 2010-1-14 14:26
Jiang韬: 到头来一切也都还是假的
恩。。是啊。。精神上的感情而已。。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6 18: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