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朱迪光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856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客家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客家人的神圣使命! ... ... ... ...

热度 1已有 8021 次阅读2013-10-5 17:09 |个人分类:文物普查|系统分类:情感•心情|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客家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客家人的神圣使命!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

 

     梅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齐(479502)年间置县,始称程乡县,是为纪念当地名士程旻而命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梅县是一个纯客家县,也是“世界客都”中的核心区域,被誉为“客都明珠”。全县总面积2755平方公里,辖18个镇、1个办事处、1个高管会、36个社区居委,2010年末总人口62.55万多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历代保存的不可移动文物丰富多彩,素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和“人文秀区”的美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和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一代宗师林风眠的故乡,又是“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等称号。

一、客都明珠,历代不可移动文物丰富多彩

      梅县是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县之一。自20079月起至20106月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梅县文物普查在上级文化文物主管部门的督导下,得到梅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基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迄今梅县地方财政共投入经费 65.2 万元。参加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的全体队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寒来暑往中,克服种种困难,足迹遍及全县城乡。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势和吃苦耐劳的敬业奉献精神,根据掌握的文物线索和普查中发现的新线索进行实地勘察,严格筛选,科学记录。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个阶段的任务。共录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各类文物点406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31 处,复查了文物点75 处。历史不会忘记这些!

二、专家审核,田野调查结果顺利通过验收

      20096月,由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对梅县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登记的文物点进行了价值评估和工作验收。省专家组一致认为,梅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履行了政府职责,成立了普查机构,组建了普查队伍,制定了普查方案,安排了普查经费,开展了普查宣传,加强了组织协调,组织工作到位及时、运作良好。省专家组还核对了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认为填写符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规范要求,其数量和总量相符无误。此外,省专家组还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校验软件》针对梅县实地文物调查覆盖率、文物类别、文本内容、审定流程等进行了逻辑审查,共校验不可移动文物记录397条,通过率100%,校验消失不可移动文物记录22条,通过率达100%。就校验发现全县共有258个行政村无不可移动文物记录,县普查队均做出了合理解释。同时,省专家组还随机选取程江镇北瞻公祠、夏氏祖屋、璇螺湖张氏祖屋、辑瑞庐、乌仙岩济济楼等6处不可移动文物,对程江镇(扶大高新区)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乌仙岩,和未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程江镇大和村进行了现场复核。经实地勘查、验证,专家组确认:上述7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登记表填报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乌仙岩由于寺庙改造确已消失;普查队确已到达大和村,未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属实。据此,省专家组认为梅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中,对辖区内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认真负责,方法科学,工作有成效,实地调查阶段录入的不可移动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突显了客家人文历史和地方特色文化,符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试点县的工作要求。经过严格审核,省专家组一致同意,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一次性验收合格。

三、文物普查,尤其关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梅县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除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掌握的文物线索,按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分门别类,力求发现丰富新点文物和填补历史空白,寻找更为悠久的历史年代的突破。同时,尤其关注乡土建筑中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因为,梅县客家传统民居,形制丰富,历史悠久,时代络印鲜明,不但是梅县最具地域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梅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展示、演绎的平台和空间,最能体现梅县客家人文历史。

1、古遗址—人类远古文明的见证

       据考古资料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梅县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古遗址。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古遗址有23处,占总数的5.6%。其中古窑址有6个,占古遗址的26.09%。在不同类形的古遗址中,既有梅西镇石篆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岗遗迹与古代山寨遗址并存的古遗址,也有水车镇瓦坑口为典型代表的唐代瓷窑址、松口镇德化宋、元时期的瓷窑址和清代瓦窑址、畲江镇双溪村鸭(压)粤威明代瓷窑址等。其中在中国古代陶瓷史和中国古外销陶瓷史占有一席之地的唐代水车窑口有新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唐代水车青瓷器的烧制技术、古外销瓷的文化路线、贸易史、梅州古代民系的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宝贵的考古资料。松口镇德化村宋、元时期的瓷窑址,据试挖掘和采集的标本特征分析,该窑产品大部分为碗、碟、罐、豆、洗等日用青瓷器。内外施半釉,器内底留色圈,或饰施釉绳圈,开片青釉柔润,烧制火候高,瓷片击声清脆。器足为内钭深圈足为多。此外采集陶垫饼一个,直径8厘米,厚0.6厘米。该窑址此前未见著录或公布,系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为粤东地区烧瓷业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以上窑址的发现对研究梅州民窑的烧窑制瓷技术与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此外,在松口镇德化村新发现迄今唯一梅县保存完整的清代瓦窑址,系该村叶氏族人为建造祖屋烧制灰陶瓦的瓦窑。窑址坐西向东,窑底为方形平面,砖砌窑壁,后壁立面中轴与左右端壁边辟有双火孔,为券尖顶窑洞。烧制产品为青灰色弧形瓦。该窑址的发现为研究建窑制瓦技术和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生产及使用,提供了新的历史考古实物材料。

2、古墓葬—客家孝道文化的见证

       梅县客家人在艰苦的千年迁徙岁月中,煅造了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孝悌传家等优良传统,同时也形成了对长辈老人厚养薄葬的人生价值理念。千百年来,客家人尊祖敬祖,慎终追远,崇念祖德的习俗源远流长,也因迁徙形成了独特的二次葬俗。现存少量宋代墓葬,以及大量明清时期以来客家人的墓葬表明,客家人的先祖墓葬一直沿袭至今俗称为“教椅式”的形制,虽然显得比较单一,但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客家人遵循祖制,敬祖念祖的传统习俗。墓葬形制平面为葫芦形,以墓碑为中心,中轴对轴,结构主要由墓堂、祭台、墓头组成,前低后高,以阳宅“围龙屋”有着太多的相似。墓碑刊明世系,考、妣,后裔芳名以及安葬时间,少数墓葬竖有墓志铭或墓前竖有华表等构筑物。近现代才出现一些少数现代柱状纪念碑式,或亭式的墓葬。

       登记的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古墓葬有8处,占总数的2%此次文物普查既有桃尧镇练坑村宋代民族英雄蔡蒙吉、清代文人李文固等名人墓葬,也有旺族开基祖墓。如松口镇盘龙村始建于南宋的邓太乙墓,为梅州氏始祖墓,历代有修葺。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联宗祭祖活动由广东梅州各县轮流组团主祭。是时,合族祭祖的太乙公海内外九房裔孙们都会从各地风雨无阻地云集在太乙公墓前,虔诚祭拜太乙公;又如丙村镇群丰村谢新墓,始葬于元末明初,为谢氏始祖朴六公衣冠塚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引自《论语·为政》)客家人合族祭祖、叩拜先祖正是遵循和体现了千百年来孔子所说的祭之以礼,成为客家人崇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之一。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客家人最顽固地秉承着传统的儒家思想,使孝道成为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内核和优良传统之一。这些墓葬的修筑及伴随的祭祀仪式,是客家人缅怀先祖和客家孝道文化的见证。它不但体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念祖敬祖的传统观念,同时也具有梅县客家迁徒历史和梅县客家葬俗、以及祭祀习俗、堪舆术等人文历史的研究价值。

3、古建筑—客家先民智慧的见证

       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来,客家人历经五次大迁徙后,在梅州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号称“世界客都”。而梅县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在梅州占有无可争议和替代的历史地位,被誉为“客都明珠”,并创造了集传承中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和汲收外来文化于一体的客家文化。在梅县城乡中星罗棋布、丰富多彩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中,不但有世界独一无二乡土建筑围龙屋,是梅州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而且也使梅县成为梅州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区域。此外,还有极具客家古民居建筑特色的水车镇茶山村古民居建筑群、雁洋镇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等,以及梅县客家人由闽入粤迁梅的土楼、形似排云列阵的双合杠多合杠走马楼,形似挂锁的锁头屋、守望相助的防御碉楼等。这些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其宅基地选址之科学、建筑形制之丰富、生活起居与作坊生产之区分、时代脉络之清晰、历史烙印之鲜明,是中国乡土建筑中的宝贵文化遗产。特别一提的是梅县古建筑中的姓氏宗祠,俗称祠堂(亦称祖祠或祖屋),是客家人崇敬祖宗、慎终追远、认祖归宗、供奉祖先神灵和红白喜事、岁时佳节时祭祀庆典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其建筑特色与功能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宗祠除在堂屋上堂中央供奉列祖列宗的神牌,左昭右穆,宗法制度严明外,还供奉五方龙神、土神、观音等神位。具有宗庙或称家庙的性质,只作祭祀和庆典的场所使用,不设起居室,使宗祠在族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此类宗祠建筑只具祭祀和庆典功能,如水车镇茶山村黄氏明代歇山式 “绍德堂”。

2〉、整座宗祠建筑形制布局,少则为单堂式建筑,如雁洋镇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桥溪村古民居建筑”中的“朱氏祖祠”(又称“观音厅”),多则为四进式的堂屋建筑,如城东镇谢田村始建于明代的“谢氏祖屋”(俗称锁形谢屋)。梅县的宗祠建筑形制多样,以单堂屋和围龙屋居多,其规模不等,小则占地近百平方米,大则占地上万平方米,如丙村镇群丰村“仁厚温公祠”,是一座“三堂八横三围龙”的明代建筑,气势恢宏,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该祠为彰显尊祖敬祖的神圣庄严,整座宗祠建筑中轴线上的堂屋不设起居室,与之相连横屋起居室的轩廊通道平时关闭,只有在岁时佳节祭祀天地神灵、列宗列祖,或族人操办红白喜事时才开通。此类宗祠建筑不但有祭祀和庆典功能,而且还具有居住功能,但在时空上有严格的使用方式。

3〉、整座宗祠建筑同时具有祭祀、庆典和居住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太过严格的区分,只是在祭祀和庆典时在时空上有所界定和区别。例如,程江镇(扶大高管会)所里村北瞻公祠由林氏十一世北瞻公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该祠建筑规模宏大,外形独特,前后围龙,外观形似客家地区农业生产工具“砻”,又是林氏所建,故俗称“砻宇林”。 这一独特的围龙屋建筑形制,在梅州地区现存很少,是研究梅县客家迁徙史、民俗史、建筑史的宝贵资料,与南口镇侨乡村始建于清光绪一年(1905德馨堂等,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此外,梅县围龙屋作为地标式建筑,尤如一部部客家人文经典,一首首悠扬的客家山歌,承载和彰显着丰富的客家人文历史。从明朝到近现代,历史脉络清晰,从古代传统的围龙屋建筑,到近代华侨吸收南洋建筑元素而兴建的围龙屋,使围龙屋的建筑形制丰富多彩。除常见的“二堂二横一围龙”、“三堂四横一围龙”平面布局外,还有堂屋多达四进,围龙二到三围的各式围龙屋;在立面上还有二层的围龙屋楼宇建筑。其中建于明代多达“三堂八横三围”的丙村镇群丰村“仁厚温公祠”是众多围龙屋中的典型建筑。还有松口镇铜琶村下店的世德堂、松源镇新南村的斐厦堂等,以单元式建筑形成周匝围龙,与总体建筑组合得浑然一体,但在使用上又有相对独立私密的空间。其中,建于明末的世德堂,为李氏十三世祖直简公所建,是一座“三堂二横三围屋”。建筑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门坪、门楼、雕楼等组成。总面阔102.5米,进深97.5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该建筑厅堂宽、进深远,且上、中、下三堂瓦顶底部饰板式封顶,俗有三堂不见瓦之称,以其气势恢宏的建筑和富有传奇故事而远近扬名。再如南口镇侨乡村东华庐,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是潘氏十五世旅日侨领潘植我所建,为“三堂四横一围龙”屋式。其门坪露台、后围化胎坡度陡峭、周匝围龙设迴廊,因而别具一格。尤其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是梅县南口镇侨乡村,距梅县新城12公里。该村自明嘉靖年间(15071566)开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只有1.5平方公里的小山村,保存着完好的客家围龙屋古建筑群,是我国客家地区现存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围龙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制最丰富、保存最完整、历史最久远的“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成为广东旅游“西有开平碉楼,东有梅县围龙屋的独特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围龙屋,被誉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概念,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中国传统民建筑中的瑰宝。

       总而言之,梅县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不但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而且对研究梅县客家民居的建筑史、迁徙史、华侨史、以及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演绎、传承等提供平台与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的研究价值。

      此外,梅县客家人在迁徙中形成的民间信仰多元化,不但在宗祠建筑中有所体现,而且在寺庙、道观、神坛等建(构)筑物上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烙印,在此不再一一罗列。

四、蒙馆学堂,客家崇文重教孕育文化之乡

       梅县是久富盛名的“文化之乡”。在古代农耕社会,客家人“晴耕雨读”,秉承“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世代传承着儒家的“仁义”之道和“忠诚”之义。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近现代建筑中文化教育建筑及其附属蒙馆、私塾、学堂等建筑共有20处,占5%。这些建筑遗存,从一个侧面反映和印证了梅县“文化之乡”崇文重教的悠久历史。

       松源镇新南村建于明末清初的斐厦堂附属建筑“敬业家塾”,南口镇益昌村广东直棣嘉应州知州王者辅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培南书院”,南口镇侨乡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毅成公家塾”,桃尧镇桃源村张氏族人集资兴建于清代的“迪光馆”、大美村建于清末的“养正家塾”,丙村镇人和村建成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三堡学堂”,水车镇茶山村建于清末民国初年的“云汉女子学校”,南口镇瑶上村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罗善民为纪念其母而建的“念温书室”等等,这些散布在城乡的蒙馆、私塾、学堂等建筑,为普及国民教育、课育出叶剑英、林风眠、李金发等一大批客家精英和孕育“文化之乡”作出了积极贡献,是研究梅县客家民俗史和崇文重教的教育史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五、凿石镌刻,彰显客家传播儒家孝悌美德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未发现石窟寺的遗存,只有5处摩崖石刻、1处石雕和1处其他石刻。其中新发现梅县迄今最早的明代“扬孝”石刻,为彰显客家人遵循儒家孝悌美德的文物,弥足珍贵。

      “扬孝”石刻,位于丙村镇石窟河西岸新墟村古渡口堤岸边,系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钦差大臣吴鹏为表彰当地孝子谢祖昌而凿石镌刻竖立。石刻坐西南向东北,为整块天然土黄色花岗岩,通高3.2米,通宽2.5米,上下窄中间宽,竖立面呈椭圆形。石面平整,天然浑成,置于堤岸,俯立江畔,或有客渡江上落登岸沿石刻下台阶曲折拾步上落堤面,必经石刻处,且必自然仰望,匾式右起横书镌刻“扬孝”二字便赫然入目。石刻“扬孝”二字为魏碑体,书法结体严谨,用笔凝重,颇含碑意。所书文字,每字约0.25平方米,今人填凃红漆,更显庄重而赫然夺目。上款为“钦差督学佥事吴鹏为孝子谢祖昌立”,落款为“嘉靖丁酉岁季冬望日陈应奎董工”,题款皆用楷书。“扬孝”石刻均为铲底平凿,具有石刻书法艺术、儒家思想道德、礼治以及客家传统民风民俗的研究价值。

       据了解,数年前因修筑加固石窟河堤岸工程,“扬孝”石刻差点让承建施工单位用勾机摧毁填埋,幸得该工段的桥溪村朱氏施工员深知文物的价值,以及当地村中有识之士强烈要求予以保护,这一明代石刻才免遭损毁,这也说明当代客家人仍然强烈地保持着秉承儒家孝悌美德的传统思想观念。

      “扬孝”石刻,是梅县辖区内迄今发现最早和保存完好的明代石刻,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弥足珍贵。石刻所在石窟河下游数百米处为石窟河与梅江河交汇口,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全靠人力搬砌巨大的花岗岩那是何等的艰难?将“扬孝”石刻砌筑在渡口岸边,其时当朝官府又是何等的良苦用心?400多年前,伫足江边待渡与渡江登临此岸的民众,仰望巍然耸立的“扬孝”石刻,传颂着谢氏的孝道美德,如同悠悠江水洗涤着人们的心胸与灵魂……。临江眺望石窟河与梅江河的交汇口,透过历史的时空,仿佛能看到悠悠江水承载着客家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各国,在客家华侨中传承;溯流从源,仿佛能看到客家人南迁的脚印沿江伸向中原。因此,客家人传承和传播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着儒家的孝悌传统。“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的内核之一,家国高度一体化则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根本特征。不难想象,古人当初将“扬孝”石刻矗立于渡口边的良苦用心—过往等渡的人群必将观赏石刻,传诵孝道事迹,达到春风化雨般的社会教化作用。能躲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今天依然屹立于河边古渡口的“扬孝”石刻,足见“首孝悌 次谨信”的传统文化,在客家人,尤其在当地世世代代百姓心目中的份量,可谓根深蒂固!“扬孝”石刻是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成果之一,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六、客行天下,华侨创建中西合璧客家民居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4处,种类齐全、时代特征突出。其中各式客家传统民居有92处,占63.9%;名人故居、名人旧居有14处,占9.72%;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有7处,占4.86%;其他种类的建筑相对较少。其中,尤以侨资兴建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不但时代烙印鲜明,更因溶入了侨居国的建筑元素、装饰风格、充满异国风情特征等而别具一格,被称为“中西合璧”式民居,或俗称为“华侨屋”。

       客行天下,四海为家。 特立独行的客家人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影响,开始了世界范围的第五次大迁徙。这一时期梅县有不少客家人背井离乡,以梅县松口古镇的火船码头为出洋第一站,“两手空拳打天下,一条裤带下南洋”。他们在异国他乡发扬客家人勤奋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建功立业,为侨居国的独立富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梅县广大旅外华侨,以他们的辛酸血泪、家国情怀、辉煌业绩,孕育了梅县这一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当他们事业有成时,不忘桑梓、感念祖德,在家乡兴建了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式的住宅楼宇。这些“中西合璧”式的“华侨屋”,它们不仅因为雄浑和精美而闻名遐迩,而且成为华侨辉煌创业史的见证,而今也成为梅县城乡中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新发现程江镇车上村芦陵岌南面建于民国廿一年(1932年)的辑瑞庐南口镇蕉坑村建于民国廿六年(1937年)的谦庐松口镇大塘村建成于民国卅五年(1946年)的崇庆第等,均中西合璧式“华侨屋”平面布局均采取中轴对称,对梁架卷棚瓜柱斗拱、屏风雕刻、书卷匾额等装饰,在继承传统布局和材质工艺的同时,吸收溶入了侨居国的建筑元素,如连券柱廊、天台、楼檐、窗楣所塑浮塑等尤其是均请凊未榜眼朱汝珍题书门楼匾额,作为历来极其重视门庭楼面的客家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客家人对文化的追求和对文化人的推崇和敬重。其中,辑瑞庐等建筑还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特别是“中西合璧式“华侨屋”,在梅县仍至梅州地区首先引进了“洋灰”这一建筑材料,在建筑上使用了砼混结构在建筑装饰工艺上使用了模制灰塑、以及西式浮雕与中式屏风等有机结合的表现手法等,使“中西合璧式“华侨屋”,既有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制、装饰的典雅,又有南洋地区,仍至西洋建筑风格的雄浑庄重。对研究梅县近代梅县侨乡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演变、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地方华侨史等具有较高的价值

七、红色经典,见证客家功彪史册蜚声中外

       梅县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地处粤东北山区,为闽粤赣三省边险要地。是广东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历来是梅州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解放战争时期闽、粤、赣边区革命斗争的中心。梅县人民勤劳勇敢,富有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从大革命起至解放战争结束,梅县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从未间断过。2011年梅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不仅体现了梅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地位,告慰了先烈,激励了后人,而且丰富了梅县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梅县围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的目标,实施梅州一园两特带动一精的发展战略,为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梅县就有一批海内外志士仁人,积极参加中国同盟会,出钱出力,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一百年来,梅县许多客家优秀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毅然投身革命,舍生取义,报效祖国。尤为突出的梅县重点侨乡松口镇,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据史载,孙中山直接、间接发动的10多次武装起义中,都有籍贯梅县、甚至是松口籍的华侨参加,他们踊跃输将,积极支持辛亥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梅县华侨的典形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党领导下的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梅县客家儿女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浴血捐躯,为中国革命和梅县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见证革命历史的遗址,是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复查了雁洋镇雁上村虎形自然村建于清代的叶剑英故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18971986名宜伟,字沧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由一个正直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彻底的共产主义者,在漫长的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上,在复杂斗争的转折关头,面临危难,无私无畏,表现了非凡的革命胆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丰功伟绩。他盛德若愚,雄才经纶,谦虚谨慎,风范长存。“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概括了他光辉的一生。叶剑英在故居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其故居2001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口镇松郊村建于民国廿一年(1933年)的中山公园,该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民国七年(1918年)5月莅临松口古镇倡导革命而建,是当年全国唯一的乡镇中山公园。入园牌坊式门楼间柱上,镶嵌筑建松口中山公园志略碑,详细记载了建园的缘因和经过。此后园内纪念性建筑或构筑物逐增,计有纪念抗日烈士李霭的“洛阳桥”,以及民国廿九年(1940年),松口爱国华侨梁密庵在乡逝世,乡人为景慕乡贤诩赞革命,“嘉其热心兴学”,在园内修建的密庵亭。其生前积极支持辛亥革命,为创建民国“踊跃输将”,获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颁发的《旌义状》也复制在亭内,同时亭内还复制壁书蒋介石、于右任、林森等国民党要人的挽词。解放后,先后在园内置放刘胡兰塑像、鲁迅先生纪念碑、孙中山先生石雕头像等。中山公园作为公共性纪念建筑,对缅怀革命先辈、研究梅县园林规划建筑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87年公布为梅县文物保护单位。丙村镇横石村建成于民国卅年(1941年)为纪念陈敬岳(18671911,辛亥革命红花岗烈士之一)的“陈烈士敬岳纪念表”。梅南镇水美村建于清末的星拱楼—东江红军军事学校旧址。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共东江特委在星拱楼设立由古大存任总指挥的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同年11月,东江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由毗邻的丰顺县迁校于此。松口镇铜琶村建于清末的爱春楼,为松口同盟会会员谢逸桥之伯父侨领乡贤谢梦池所建。民国七年(1918年)5月,孙中山先生莅临松口古镇期间,不但接见了松口中学师生,当地商贾乡贤,发表革命演说,并下榻爱春楼,题书“博爱吾从好,宜春有此家”等联对、诗词墨宝。1987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松口镇铜琶村凉伞岌顶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谢逸桥(18741926,松口镇铜琶村人。与其弟谢良牧同为中国同盟会会员,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墓。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查,除发现极个别单体建筑因种种原因年久失修显得破败外,如爱春楼,其余绝大部分仍保存得比较完好。 

       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新发现的主要有:松口镇南下村旅印尼华侨张榕轩(18511911,我国近代著名华侨实业家和爱国侨领,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筹建潮汕铁路,清光绪卅二年(1906年)潮汕铁路建成通车,我国第一条侨资建造“潮汕铁路”的创建者)建于清代的“榕轩大张屋”。西阳镇阁公岭村建于清代的林风眠(1900--1991,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一代艺术宗师,其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青少年时期)故居。梅南镇上村兴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李金发(1900--1976,世界文化名人,我国现代著名象征派诗人,雕塑家。其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青少年时期)故居。松口镇大力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承德楼,为梁氏廿世祖映堂公所建。映堂公之子梁密庵(18801940年)积极支持辛亥革命,曾获孙中山颁发的《旌义状》梅南镇九龙村九龙嶂建于民国初期的黄氏祖屋—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团部旧址。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共“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团部设于此。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更名为广东工农红军第十团。并在九龙嶂成立了五县暴委,组织进行了震撼东江的畲坑暴动。梅南镇顺里村建于民国初期的来安楼,为合杠走马楼。总面阔15.6米,进深20米,占地面积约285平方米,土木石二层结构。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曾在此活动,红军军事训练所设于此,至今尚存红军标语达145条之多,除厨房之外,可谓满楼书写着涉及革命理论、政权建设、婚姻制度的宣传标语,是梅县迄今发现书写红军标语最多的红军革命活动场所,堪称“红军标语库”。松源镇金星村建于清代的同怀别墅,为王氏私塾。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朱德军长亲自率领红四军一、二、三纵队6000余人,自闽西进击东江,在松源休整时朱德驻于此。红四军在松源播下革命火种,至今松源镇仍留有不少当年红军书写的宣传标语石坑镇澄中村温氏族人建于清代的东皋公祠—梅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央苏维埃成立梅西区苏维埃政府设于此。现为石坑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应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发现丙村镇红光村建于民国初期的温鸣剑故居。该楼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由时为台湾国民党国防四厅厅长温鸣剑所建。石扇镇中和村建于民国廿年(1931年)的彭精一 故居,为中西合璧式合杠楼。彭精一(18951996),民国廿一年(1932年)至民国廿四年(1935年)任梅县国民政府县长。其在梅主政任职治县期间,地方建设,颇有建树,政绩斐然,民歌其德。梅南镇南坑村建于清末的永安居—中共梅兴丰华边县委执委扩大会议旧址。民国卅八年(1949年)中共梅兴丰华边县委执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水车镇先锋村始建于民国卅八年(1949年)、北伐名将、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黄琪翔(18981970)旧居—仪园。其旧居民国卅八年(1949年)7月,国民党胡琉兵团残部窜扰梅县1个多月,仪园惨遭劫难,大部分建筑被烧毁。丙村镇人和村丙村公园内建于民国卅年(1941年)的丙村革命纪念碑。南口镇益昌村建于1960年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松口镇石盘村建于1983年的饶辅庭烈士纪念碑,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饶辅庭(1879--1911)烈士而建。雁洋镇南福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的“孝阙流芳石牌坊。为杨氏所建,坊匾由时任大总统黎元洪题褒孝阙流芳。牌坊为三间四柱冲天式,四柱镌刻楹联颂联。牌坊后为“旌表孝子谷園杨先生暨德配戴、黎太君墓”。

       以上复查和新发现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包含名人故、旧居、私塾学堂、传统民居与中西合璧式的近代创新民居和楼宇,以及纪念性公共建筑、园林、墓葬、牌坊等建筑物或构筑物,涉及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客家习俗等,同时所涉人物事件虽发生在近现代,但有不少建筑是古代遗存,因而所包容的内涵更为深刻和丰富,对研究人文历史、华侨历史、地方党史、客家习俗等,以及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八、巩固成果,不可移动文物传诸后世保护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录入的406处文物点(其中古建筑223处,古遗址23处,古墓葬8处,石窟寺及石刻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4处、其他类别1处)中筛出281处文物点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辑出版?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其中古建筑146处,古遗址6处,古墓葬6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8处、其他类别1)。梅县文广新局还从《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选出“林风眠故居”等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3处(其中古建筑1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处,石窟寺及石刻3),申报为梅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并由梅县人民政府发出梅府[201043号《关于公布为梅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予以公布。同时梅县文博、建设、国土等部门互相配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与此同时,梅县于2012年将“宋湘故居”、“群丰大夫第(仁厚温公祠)”、“林风眠故居”成功申报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使一批不可移动文物纳入国家法律的保护,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保护。此外,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省级文保单位“棣华居”、“南华又庐”遭受较为严重的白蚁侵害,及时报告省文物局,采取连年施药灭虫,跟踪虫蚀状况的保护措施;依照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并实施省级文保单位“灵光寺”大殿的修复工程。

       目前,梅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今后,梅县将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所掌握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根据不可移动文物的实际情况与现存状态,适时分批申报、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巩固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使不可移动文物得予保护,传诸后世。

九、古为今用,文物保护与利用仍任重道远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记录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主要特点为:古建筑中以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居多,其中又以围龙屋和祠堂为典型,时代特征突出;梅县古代石拱桥梁颇具特色,建造年代相对集中,分布上也极具地域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种类齐全、尤其是涉及辛亥革命、中共地方党建和中共所领导的武装斗争等,以及涉及港台历史人物、事件的不可移动文物,同时还包含了古代建筑中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名人故居等,历史内涵更为丰富;此外,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则发现存世较少,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梅县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了梅县不可移动文物的科学档案,进一步掌握了梅县境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类别、特征、保存现状和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这些,是梅县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为今后准确判断梅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科学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以及科学决策的依据,而且还为梅县今后不可移动文物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作为全省试点县,虽然通过了省专家组的一次性通过了检查验收,由于限于时间、人力、物力、经费等诸多因素和客观原因,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和反思,同时寄希望于此次全国性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彻底查清梅县不可移动文物是极为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能和不科学的,包括近期即将开展的梅县全国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效只是阶段性成果,如何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成果仍然是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例如: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是年代久远,二是数量较多。由于年代久远,尤其是各式客家传统民居,绝大多数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可谓饱经风霜,亟待加于保护,而且形势不容乐观。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此次文物普查,得到更多的历史启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梅县历史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掘和整理,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仍然是任重道远!

      文物的唯一特性是不可再生。客家文物是历史的见证物,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不可再生的特殊产物。它们不但是地方历史的文化载体、地域标志、民族符号、更是梅县客家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客家文物作为客家文化的精髓,铸成了客家魂,凝聚着守望相助、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特立独行的客家精神,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无可替代。《威尼斯宪章》(又称为《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指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我国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才能“真实地”,“完整地”把客家物质文化遗产传诸后人。

      客家先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发掘与整理、保护与传承、利用与管理等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我们当代人肩上,无疑这是一份沉重的历史试卷!如何做好这份答卷,惟有上不辜负祖先,下无愧于子孙,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梅县当代客家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2013年5月18于得糠斋

 

2009年4月27日,“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启动仪式”在梅县水车镇茶山村访云楼举行。至此,以水车镇茶山村为试点的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正式开展。

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启动仪式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回复 肉圆妹 2013-10-5 17:59
支持客家璀璨文化的保护!支持馆长!
回复 朱迪光 2013-10-5 18:30
肉圆妹: 支持客家璀璨文化的保护!支持馆长!
谢谢!
回复 郑适 2013-10-5 18:58
对客家历史文化的调研,就是对客家历史文化的传承…
回复 yulh159 2013-10-6 07:07
文章文化含量高,有很高的学术依据,借鉴国内外文化保护的措施来看我们对本地文化保护的实情,提出问题所在及解决方案或正在进行的工作,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
回复 朱迪光 2013-10-6 09:40
yulh159: 文章文化含量高,有很高的学术依据,借鉴国内外文化保护的措施来看我们对本地文化保护的实情,提出问题所在及解决方案或正在进行的工作,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
谢谢关注!
回复 顿悟 2013-10-6 21:32
黄尘古道不能湮没于历史的天空
回复 张维耿 2013-10-7 09:13
谢谢迪光兄对家乡客家历史文化遗产作了如此全面的介绍。如何科学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确实是当代客家人的重要任务。朱馆长在文物普查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大保护文物的力度,争取一些有识企业家的经费支持,与有重要文物的村镇共同开发一批旅游景点。
回复 朱迪光 2013-10-7 11:53
张维耿: 谢谢迪光兄对家乡客家历史文化遗产作了如此全面的介绍。如何科学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确实是当代客家人的重要任务。朱馆长在文物普查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大保护文物的力度,争取一些有识企业家的经费支持,与有重要文物的村镇共同开发一批旅游景点。
谢谢学长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张维耿 2013-10-7 12:09
朱迪光: 谢谢学长的关注与鼓励!
不谢!10月23日老兄参加松口纪念碑的揭幕仪式吗?
回复 张维耿 2013-10-7 12:10
朱迪光: 谢谢学长的关注与鼓励!
打错了,应是13日的揭幕仪式。
回复 朱迪光 2013-10-7 12:37
张维耿: 打错了,应是13日的揭幕仪式。
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回复 罗金良 2013-10-12 11:23
论文水准高,支持!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5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