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mzlzy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836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刍论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

已有 552 次阅读2011-12-10 11:24 |系统分类:情感•心情|

刍论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

林作尧

        [摘要]客家先民究竟何时开始从中原南迁?这也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据几十个客家姓氏族谱查考中发现,中原人氏南迁真正与客家民系有明显直接关系而又成批成群。有的是以一个单姓村庄,有的形成多姓村庄,甚至有的是多姓人共祖屋。通过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研究,可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家先民艰苦创业的精神。

       [关键词]客家先民迁徙落居

 

客家先民的迁徙

      据历史资料考证,客家先民的南迁在唐末以前起码有三次之多;一是西汉末年王莽执政前后;二是晋末年“五胡乱华”之时;三是唐代中期“安史之乱”时期。三次迁徙中以晋末那次规模最大,所以,它一向为众多客家研究者所关注的论述。

     从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中对数次迁徙的论述里,所举的七种客家族谱只有二姓(钟氏迁赣州、赖氏迁南康)迁达赣南就可说明问题。重要的是,这是迁于赣南与闽赣边区的客家先民,与同时迁于赣中以北的中原人,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着内在而明显的连续性与同一性。所以,他们在这时根本条件形成独立的民系,只是可能在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

      当地环境下的开发与生活中,为后来大规模南迁的中原汉人的到来,并继续往闽粤赣边腹地延伸而成为所谓的客家民系,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但是,当历史推进到唐末,由于黄巢农民运动大规模地席卷全国,进攻与镇压的战争遍地而起,使中原人民备受战争之苦。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人们以数倍于前的规模纷纷随军或南逃。其中,闽粤赣边区由于荒野闭塞,不易为军事所顾,大量的流民和因战败逃的兵士涌人期间以保性命。罗香林先生所著《客家源流考》对这次南迁的客家先民的论述所举的20种族谱17个姓氏中,就有过半氏是在这时迁达闽粤赣边区的。

      如果有人觉得罗先生为表明自己论述的权威是在有意渲染移民的气势,因而抱有某些怀疑的话,那么,广东梅州客家联宜会与梅州市方志办编写的《客家姓氏渊源》可作为一个有力的佐证。该书的导言所述:本书是根据近年的收集,先将保存较好、较全的旧姓氏族谱,逐步整理编成这套。由此可知,编写者不是专为唐末至北宋那段历史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而编辑的。它参考了近50种族谱,编辑了34姓的历史,可以说是继香港崇正总会编辑的《崇正同人系谱》之后又一部较有参考价值的客家族谱研究资料。

      尽管或许由于编辑者限于篇幅和有些圃于梅州本上客家人,所编世系有不少是从人梅始祖摘起,而且其中还将不少姓氏的各代迁徙时间缺漏,但是,我们将漏缺之处结合谱序(也多摘录)和对照相应姓氏的族谱给予核实,则可发现:除了开宗明义第一姓刁氏和第二王氏从元代摘起且无相应谱序和族谱可查而不知他们之前的迁徙情况外,在其余32姓中,至少可以查出丘、伍、朱、何、沈、吴、范、汤、郭、曾、梁、杨、刘、魏、罗等占总数为二分之一的16姓是在唐末至宋初迁入闽粤赣边区的。其中还不包括如黎、卢、钟等在此之前,就迁到闽粤赣边区。从这些事例表明了这次客家先民迁徙的规模之大。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姓氏以后繁衍过不少客家名流。如北宋名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和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等,他们的先祖则于宋初迁入闽西宁化石壁。领导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他们的祖先都是在唐末迁居赣南的。

客家先民的落居

      据宋人所撰《太平环字记》和《元丰九域志》记载:闽粤赣边区开发较迟的粤东梅县,宋初主户有1201户,客户仅367户;但不到百年后的元丰年间,客户已经发展到6548户,而主户则是5824户,客户竟然超出住户的十分之二。当然,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近年客家研究者颇有人怀疑这些史籍所述“客户”并不一定是指今日的“客家人”,而是指没有或失去田产的农民。

    我认为:这里所名的“客户”固然不一定可当作今日的客家人来由,但它起码与唐末以来的客家人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客家先民是从外地迁来,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马上占有田产,因而他们中大多应该是没有田产的“客户”;另一方面,在唐末至北宋时期,不断而大量迁入闽粤赣边区的只有这些客家先民。明末清初间客家名儒李世雄(元仲)所撰《宁化县志》中有一段鲜为人注意的言论:“宋之户口,类分主客。主户者,土著之民;客户者,外邑之人,寄庄守米者也”。这也说明宋之“客户”指土著居民,“客户”,则为外地迁来的客家先民;而据梅县客家各姓氏族谱及有关史籍和研究成果表明,当的客家居民的先祖大多还是南宋以后迁入的。因此,可说明《太平环字记》和《元丰九域志》所载的那种客家人在北宋骤增的现象。

    在位于比梅县更北并且在唐末宋初有更多客家先民迁入的闽西和赣南地区就更加突出。这充分说明闽粤赣边区的北方移民在唐末至北宋发展和繁衍之迅速;同时也表明了这时迁居于此的客家先民已具备与土著抗衡并控制这一地区的力量。所以说,自唐末至北宋,客家先民迁徙于今日客家区域的规模及其发展势力,在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并与外界相隔的古闽粤赣边区,已基本具备了产生一种新的民系(客家民系)的条件。

 

客家先民落居的类型

1、聚族而居的单姓村庄

生活在闽粤赣边地区的客家人聚聚族而居的到处可见,那些百人居住的围龙屋都是同宗,也有聚族而居的千人村庄。

    梅县隆文镇“梅州李姓人口最多的乡镇”。据“李百三郎公祠文史研究组”提供的资料。隆文的李姓是元末明初由福建上杭县迁来的。开基祖是李火德的8世孙百三郎公。明洪武年初,李百三郎到隆文镇落居,圩镇附近开缝衣店为谋生。百三郎公后裔发达,人才辈出。据1992年户口统计隆文镇有31个姓氏,人口22890人,其中李姓有11800人,占本镇人口的50%多。素有“龙牙一树李”之说。据专家学者考证:李姓为国姓。李火德是李渊的后裔。如今闽粤两省李火德后裔的祠堂的堂号为“陇西堂”。因为祖宗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子孙都不是帝王后裔为荣。广东梅县松源镇有王姓人家约万人都是同宗,开基祖是王念四郎于明宣德年间(1430年)由福建武平县迁至松源葵岭村开基。而今松源镇有30多个姓氏,王姓是最大的一个姓氏。成为当地的旺族。

宋未,元兵两次入梅州,蔡蒙古、文天祥先后率义兵抗元,失败后,元兵大肆屠杀军民,因此境内人口陡减。当时人口瀑满的闽西和赣南一带客家人纷纷涌入东北。公元1330年前后元明宗年间,居住在宁化石壁梁孟坚的后裔梁氏72世梁褔(松冈公)到迁居梅县松口镇仙口村。而今村是个约2000人的纯梁姓客家山村。仙口村人历来重视教育。旧时村中把祠堂作学堂,用公尝的钱请私塾教师,一般支持本宗族的学子完成小学教育为止。对本宗族子弟的学习成绩在学校榜上名列前茅者,则免费奖励其本人免费读书,俗称“偿缴上学”直至念完大学。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还可获得“公费留学”。原梅州中学校长如梁隽可以出日本留学,他的几个儿子读大学都曾得到仰川公偿奖学金。每年学期考试或者春节前夕,按学生的学业成绩给予奖励。据知,科举时代村中曾有人考取了进士,举人,出任县令以上的官职的有8人。民国年间,仙口村有2人当县长,出了3位将军。至今为止,约2000人的仙口村在近百年间,正式上大专院校的有百余人,出国留学5人,其中2人考上清华大学。这些人中有大学校长、教授、高级工程师、作家、记者、医生、书画家等。仙口村现在已成为一个远近闻名人才辈出的客家山村。

2、合族而居的多姓村庄

广东梅县松口镇,松口镇建置时间较早。据《梅州市志》《梅县志》等的关资料记载:西汉时期,松口归属南海郡揭阳县。当时松口主户是畲族人,置名“东畲寨”。两晋时,先后广州东官郡和义安郡海阳县,松口改称“义安围”。宋代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梅州地区由南齐建置之程乡改敬州后再改为梅州开始,松口设置了梅口镇(意为梅州出口处),当时已有集市,距今千年。宋未元初,松口已有众多的姓氏和一定数量的客家人定居,多数是福建等地搬迁来的,那时已反客为主,又经过700多年的繁衍,现有120个姓氏,73000多人。

梅县松口镇梅教村是个多姓氏的村庄。该村目前居住有581户人家。1987人。村民主要靠种水果、水产养殖、种菜耕田等为生。村中有黄、陈、梁、徐、杨、林、吴、许、温、巫、曾、李、何、蓝、张15个姓氏,人们称梅教村为“梅花杂姓地”。在封建社会客家地方经常闹宗族械斗,而梅教村则从未所闻,村民和睦相处共建家园,世代相传到今。据梅教村的老一辈人说,数百年来村人团结相助,互敬互爱。凡要村中任教的外地教师和外地要在村中做工的人,都颂说梅教村的人缘好。上世纪50年代有一批沿海的潮汕人因战备疏散到梅教村当菜农。他们和村中的相处极好。

3、多姓氏共建祖屋

客家先民在唐未到北宋深入闽粤赣边区之初,各姓人口不多,经济有限,为了生存,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及外人的欺负。多姓氏共建祖屋,可以说是通布客家居住的地区。

多姓氏共建祖屋现象,我们还能找到一些物证。

如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客家土楼------闽西永定县湖雷乡的“大楼厦”,是北宋时已就建成的。据有关资料表明:这是一座由方、林、易,章四姓合建的土楼。

在广东梅州地区有许多多姓氏共建祖屋的村庄。下面是我多年的田野调查资料。

梅县石坑镇七洲村有黄、王、曾三姓共祖屋。该屋是梅州市原市长曾运元的祖屋。这个屋的祖宗们是童年友好,此屋建于清朝初年,本屋的各姓后裔都能和睦共处。

梅县梅西镇石壁塘有吴、张两姓共祖屋的。此屋建于清朝中期,张姓出钱少,故其祖牌放在上厅的角落,吴姓祖牌放在中间。先该屋已有自然倒塌,两姓后裔在附近重建屋,各姓有一个门,坐向与旧屋相同。

梅江区城北群益村有古、汤、刘、谢、李、蓝共建祖屋。据调查城北的群益村刘、谢两姓共建祖屋,大门门联刘、谢各取一联:宝树家声长(谢),彭城世泽远(刘)。两姓自开基后一直沿用到现在。黄留村有王、黄、徐三姓共祖屋的,据说他们的开基祖是在清朝年间友好结缘而共建的。建屋时徐姓因经济困难,在做上堂时他只出了三皮半桶子的钱,徐姓祖牌放在上堂的小角落里,王、黄俩功能姓祖牌放在厅中间。每年的年三十日祭祖时,徐姓懂得时间为上午,黄、王两姓的时间是下午。

梅江区城北上村有朱、胡两姓共祖屋的。当年他们祖宗怕大姓欺负,为了生存而结为好有共建祖屋的。现上厅神龛内朱、胡两姓的祖牌都镀了金,光彩夺目。1994年由外出华侨捐款重修,该屋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梅江区城北干光西门桥是黎、朱两姓姻缘关系共建的房屋,此屋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下丁口各姓都有千余人,现厅内还保存有黎、朱两姓的祖牌。梅江区城北扎上启愚村福罗山有叶、曾两姓姐弟亲缘关系而共建祖屋。该屋有300多年的历史。现两姓丁口各有几百人,出有文人和当官的。

梅江区城北群益村有古、汤、刘、谢、李、蓝共建祖屋。据调查城北的群益村刘、谢两姓共建祖屋,大门门联刘、谢各取一联:宝树家声长(谢),彭城世泽远(刘)。两姓自开基后一直沿用到现在。

兴宁市宁塘镇和山村,王、潘、谢、三姓共建一围龙祖屋,世人称之为“三姓围”至今已有800多年。围龙屋屋名称“三槐堂”堂联:            

合三姓以同居公子公孙百世衣冠传旧德,建一堂而起盛曰富曰贵千年兰桂喷新香。

三姓同居胜似刘关张义气,一团和好宛若孟仲季春风。

现在三姓后裔仍恪守着祖训,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梅江区城北曾龙岌福瑞岗新田村,有江、熊、谢、古四姓人家共做房屋,他们是友好关系结缘而共建的屋,至今有300年历史。此屋的上厅神龛内有四姓祖牌及四个香炉钵,各姓氏的祖牌都金光闪闪,夺目照人。祭祖时,如有那一姓没有来都会在其姓氏的香炉钵插上一柱香,以示好。现在推选一位谢伯姆主持修祖屋,外出的人都会回祖屋看一看,捐钱捐物修屋。此屋中厅堂联:合四姓同居祖德宗功楷模长垂百世;愿一堂后裔谦恭和睦毋忘亲爱精神。另外,客家人为了不忘南迁中的患难友情,也有把他们居住的地方用各自的姓氏来命名——如梅县张林村,梅江区东郊的三姓村(现在居住三姓村的村民是章、余、杨三姓区的后裔)。

多姓氏共建居一屋,虽然有一些客观原因,总的说来,是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产物。

 

结束语

客家先居的南迁有很多种形式,落居的方式也是多样化。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来决定的。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体现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这是客家精神的精华之一。

 

[参考文献]

1、罗香林著《客家源流考》

2、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3、《广东梅州市地方志》1992年出版

4、《客家姓氏渊源》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1992年)

5、梁德新、梁干辉《梅县梁姓渊源与宗族文化》“岭南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200410月)

6、吴增粦《客家多姓氏共建祖屋初探》发表在客研会会刊

7、梁德新、李敬谋《浅析龙牙一树“李”李姓宗族文化略述》发表在《客家人》杂志2003年第2

8、林作尧《梅县、梅江区林姓渊源与宗族文化》“岭南客家文化研讨会”参会论文(200410月)

 

注:200810月第2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炎黄文化与客家人”国际研讨会参会论文(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4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