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田力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833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烽火当年号角雄 诗魂永铸映大同

已有 1239 次阅读2016-12-25 20:10 |个人分类:文艺|系统分类:文学•艺术| 大同

烽火当年号角雄 诗魂永铸映大同

——采访蒲风女儿黄安榕手记

                            /廖是添

 

关于隆文,如果说龙牙、绿窟潭是传说,那蒲风就是传奇。1224日,正值纪念蒲风诞辰105周年活动在蒲风故乡隆文镇坑美举行,笔者近距离与蒲风女儿黄安榕聊了几个与“传说”无关,与“传奇”颇有渊源的问题。

史海拾遗重构父亲光辉形象

蒲风,原名黄日华,1911年出生于梅县区隆文乡坑美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皖南文联(时称“总文抗”)副主任等职。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和中国诗歌会的发起人,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著名革命诗人,一手拿笔杆子,一手拿枪杆子,在战地写了大量的墙头诗、传单诗、明信片诗、短诗、歌词等,鼓舞部队战士奋勇抗日。1942年因皖南事变突围后,过度紧张的行军生活使他肺病复发,8月在安徽逝世,享年31岁,却著有15部诗作,4本文艺评论集、2部翻译的诗集,这些作品已列入我国现代文学宝贵遗产,其英名刻在皖南新四军烈士纪念碑上。

老实说作为女儿,小时候我对父亲的一生了解甚少,当我长大后,才从书架上、母亲的书信中、父亲生前的战友臧克家、王亚平、吕蒙、雷石榆、黄宁婴等人的回忆和文献资料中,渐渐了解了父亲那不平凡的一生。黄安榕说,为了使父亲的作品得以流传,她从1962年开始着手搜集父亲的遗著,立志要为父亲编选一套《蒲风选集》。

蒲风一生漂泊,他的作品大多散失在全国各地。为了搜集父亲的珍贵遗作,19628月,黄安榕第一次出远门,回到故乡梅县。谈到当年梅县副县长陈秉铨派人专程送她回乡的热情,黄安榕记忆犹新:与年近七旬却从未谋面的老伯母相见时的情难自抑,与梅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册册翻查县存旧报刊旧书籍的一丝不苟。此后,一有外出机会,黄安榕和家人,就会乘隙拜访蒲风的生前战友,访问与蒲风打过交道的老百姓,到各大图书馆查找蒲风当年发表在各地旧刊报上的文章,足迹遍及梅县、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地。

在搜集整理资料时,黄安榕有不少新的发现。比如,聂耳创作的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的《码头工人歌》的词作者并非田汉,而是出自蒲风1933年发表的诗歌,后给毛泽东去信说明,最终得以更正。19856月,100多万字的《蒲风选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年,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再次鼎力支持下,黄安榕又出版了57万字的《蒲风传》。这两部著作,可以视为黄安榕与父亲长达50年的精神交流。通过看得到摸得着的文字,黄安榕重构了父亲短暂而光辉的形象,不仅将父亲蒲风从过去的时空中唤回,绘声绘色描述了蒲风波澜壮阔的战斗旅程,详细记述了蒲风同郭沫若、茅盾、鲁迅、臧克家等人的交往情况,透过厚重的传记,更为人们撩开了蒲风及友人们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抗日救亡的热潮中,从文艺战壕走向革命战壕,从爱国大道走上革命征程,为民众疾苦国家安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怀激烈。

著作等身源于对父母亲的敬爱

“人生也跟走路一样,摔倒了,遭挫折,总是难免的,但只要你是硬汉子,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挡不住你前进的脚步。”1岁丧父,12岁丧母,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没有推毁黄安榕的身心,反倒更加激起了她的斗志,50年不忘初心,用尽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奔波于大半个中国,搜寻父亲的资料与作品,以一部上百万字的《蒲风选集》、一部57万字的《蒲风传》,刻画父亲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一部22万字的《立雪传人游嘉瑞》、一部20万字的《血脉——禾坪大贤黄峭传》等著作,声震文坛。国家一级作家,曾任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今年已七十五岁高龄的黄安榕,精神矍铄,谈起走上文艺道路坦言与父母亲与家风不无关系。

1942年蒲风逝世后不久,妻子谢培贞抱着不满两周岁的黄安榕,在中共地下党的掩护下,回到福建娘家。黄安榕的外祖父谢大祉是福建省图书馆首任馆长,家里有不少藏书,黄安榕的母亲谢培贞受此浸润熏陶,故而悉心栽培黄安榕,让她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黄安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她流连忘返于省图书馆少儿阅览室,贪看《安徒生童话》、《格林兄弟童话》、《石头记》、《水浒传》、《暴风骤雨》、《安娜卡列丽娜》等经典名著时的入迷情景。

“50年代初,夏天炎热,不像现在有空调这么舒服,我就把竹席铺在地上,把自己卷成春卷状,躲在里面看书。黄安榕说起幼时的她,两眼泛亮,仿佛儿时的一切又在眼前。她说那时节自己兴趣广泛,除了喜欢读书,还喜欢画画,是当时全校唯一一个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女生;也喜欢唱歌跳舞,热爱表演,曾是少年宫合唱团的一员,一曲欢快活泼的《牧童舞》让老师们记住了这个爱笑的女孩。

可惜,天不垂怜,12岁那年母亲不幸患白血病离世,令少年的黄安榕举手无措,所幸女校长杨季辉收养了她,并鼓励她为了新中国,为了父母亲未竟的事业努力读书。黄安榕暗下决心,矢志沿着父母的足迹奋力前行。不愧为拿枪的诗人蒲风的女儿,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她终成为著名作家,获得福州市地方志优秀工作者福州市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成为福州文坛的掌门人。如果蒲风英灵有知,一定会为女儿的荣光感到欣慰与骄傲!

设立“蒲风文学奖”为教坛播撒写作种子

1991年“著名诗人、革命烈士蒲风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会”在广州召开,京、沪、闽、粤、苏、皖、港等地及新加坡等国的新闻媒体,都及时作了报道或发表了专稿,时任中顾委委员项南题词:“拿枪的战士,拿笔的诗人”;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题词:“走笔纵横诗苑,献身斗争前哨”;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词:“英雄的战士,时代的诗人”;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张汉青题词“战士,诗人。擎新诗之大旗,颂光荣之事业”;福建省对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温附山题词:“生前为人杰,死后作鬼雄,叱咤风云者,蒲风先烈也”;女作家冰心老人题词:“时代的前哨,大众的良朋”;安徽文联主席、蒲风的诗友赖少其题词:“狼烟照五岺,诗心血样红;皖南与君别,从此各西东”……众人从不同角度缅怀蒲风,肯定蒲风。

蒲风既是战士,又是诗人,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用两种武器向敌人发起不停顿的进攻,战士的气质和诗人的才华在他身上完全融合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将烈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吹响诗人为大众呼喊“人生就是战斗”的号角,激励在校学生传承和弘扬蒲风的民族精神和文学精神,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哨,像烈士那样做大众的良朋,多读书、读好书、多写作,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学修养。黄老告诉笔者,改革开放后,她和旅居印尼的堂哥黄仕新,先后在蒲风故乡隆文坑美发起建立有:“蒲风革命烈士纪念碑”、“蒲风陵园”、“蒲风果园”,在蒲风就读的母校——学艺中学和蒲风执教过的松口中学,都设立了蒲风烈士事迹专栏;学艺中学还设立了“蒲风图书基金会”;今年她的儿子、蒲风的外孙黄建焜,又在蒲风生前工作过的福州二中捐资设立了蒲风文学奖,并为首届20位获奖者颁发了奖金与证书。

凝视着黄老熠熠生辉的流眸,我能深深感受到她的真诚,今年是福州二中创建105年,也是父亲蒲风诞辰105周年。我们不奢求通过这个奖培养出多少作家,但我们可以期待,也许将来有一个作家,会说起当年是因为蒲风文学奖而埋下了热爱写作的种子。我们想通过评奖,让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在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港湾,用优美的文字编织生命的花环,让简单的人生之路变得有滋有味。

蒲风未竟事业后继有人

蒲风未竟事业后继有人从广泛意义上说,是指中华文艺战线人才辈出,一浪推一浪代有风流俊彦,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的“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就一定能够“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不过我这里所指的蒲风未竟事业后继有人要狭窄得多,是指蒲风血脉后代。除了蒲风女儿黄安榕女婿陈松溪是知名作家外,蒲风的外孙女陈泳红也是福州晚报的记者,协助母亲出有多部著作,陈泳红十四岁的女儿许涵华也是福州市作协最小的会员,12岁小学毕业时,由福建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有长篇科幻小说《保卫地球——天使之谊》。一家四代五作家,这在当今浮躁的文坛实属罕见。

     “这辈子,我们一家都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会一直写到写不动为止。黄安榕说。

 

                                 2016.12.25.梅州.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匿名 2016-12-27 16:50
数控铣床 www.keshengjc.com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4-28 04: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