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田力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833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走读松口古镇(二)

热度 1已有 844 次阅读2014-9-26 20:30 |个人分类:文艺|系统分类:文学•艺术| 旅店, 松江

走读松口古镇(组诗)

/廖是添

 

一、在松江码头的松江旅店

不见了码头前熙来攘往的火轮木舟

不见了礼帽长衫交错的水客身影

不见了难舍难分的情哥哥情妹妹

梅江还是从前那条不倦奔流的梅江

码头也还是从前那个石砌的老码头

站在修葺一新的松江旅店隔江眺望

没有女子撩着长裙为你翻动桃花扇

没有小二弯腰鞠躬为你捧上糯米酒

而你兴致不减,好像灰白照相里的水客

仅离你一盅茶的距离。隔着玻璃你伸出

一忍再忍的手,摸摸曾经月夜煮茶的铜壶

抚抚一如既往淑女般安静典雅的陶瓶

端详又端详还沉浸在过去旧时光里的怀表

最后你敲了敲那尊在廊檐下的铜钟

声音清澈嘹亮,仿佛被时光隔离的

所有物事又回到了眼前

随行的小妹合拢双掌率性喊出一声“唷嘿”

对岸簇新的竹篁似乎有了感应

纤柔的肩膀一阵颤动

江鸟纷飞,江水低吟

从指缝溜走的凉风,重又被众人徐徐捞起

 

【注】松江码头的松江旅店,现已改装为客侨博物馆,里边琳琅满目的藏品丰富而别致。

 

二、参观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

 

纪念馆的陈列墙,没有门。

一行人沿着一串看似没有,

却真真切切存在的足迹,

走进了七大洲四大洋。

没有人说话。与我们耳目交流的,

是墙上客家前辈无声的肢体语言,

抑或某一已定场景某些典型物事。

有时辛酸得让你找不到痛点,有时

朴素得让你想捏碎腋下藏着的“小”;

当你兴奋得试图扬起自己的拳头,

骄傲得眼睛发光双颊溢笑的时候,

我知道,你和我们这群参观者一样;

不,应该说和所有的侨胞一样,

心里都在默念,娾是客家人

 

【注】中国移民纪念碑及其纪念广场以及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于20131013日落户梅州松口,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旨在促进散居世界各地华人之间的联系,探讨印度洋岛屿起源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自2004年以来相继落户马达加斯加的多菲内、留尼旺的圣保罗、莫桑比克、毛里求斯、科摩罗的马约特、印度的本地治里六地。矗立在原松口港务局门前广场上的中国移民纪念碑,由梅州籍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何柏俊设计。这个名为《家园》的主题雕塑以榕树的抽象造型托起地球,七个和平鸽代表七大洲,展现了散布全球的客家民系;雕塑基座以浮雕形式浓缩了客家文化和客家人迁徙、分布等元素。另外,在纪念碑周围还布置了七个石雕皮箱和船栓。据介绍,这七个皮箱和船栓是客家人下南洋开拓的象征,又代表建设移民纪念项目的七个国家。整个主题雕塑不但展现了客家人勤劳进取、爱国爱乡的故土情结,更是展现华侨之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中国移民纪念碑

 

说是纪念中国移民,其实是纪念

当年缺血的共和国流离走散

一衣带血寄居在海外的同胞

俨如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们

泪洒书香世家,挥别故土

从烽火连角起的黄河流域

从世代相依的中原,筚路蓝缕

辗转至浙赣闽,进而入粤抵梅

国籍变了,口音变了

可根植在他们身上的骨血

和你我一样没变,赤子之心没变

一年365天,依然天天向北澎湃

一天24小时,依然时时刻刻铭记

龙的传人,血色秉性,宁折不弯

 

【相关链接】梅州是全球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和衍播海外的出发地,现有3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松口镇是梅州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其自明代以来商贸繁荣,是粤东、闽西、赣南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据了解,松口镇目前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有8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横山

 

横山山不横

横的是拦住梅江奔流的

丹竹窝电站筑水长坝

横山也没有横店名气

能依稀看清的,最远不过是

叶剑英父母在外公外婆菜园

砌起的豆腐坊、卖肉档

如果说到惹眼,则要数那几株

硕大无朋的大榕树,蹲守在江岸

几百年如一日,为路人遮阳挡雨

而那膝上坐怀里偎的寄生树寄生草

手舞足蹈,早忘了什么叫节制

仿佛你的脸上不写上瞠目结舌

他们就有权要求你重温成语

下午两点,在江水中入定的横山

被我们一行远道而来的外人吵醒

 

五、元魁塔

 

是把守水口的大象嘴角

越来越重越来越金贵的象牙

是龙宫搬来的定海神针

稳稳将松口的文峰托举

顺着向导指引,一行人将脚印

从铜琶村沿江堤小径复制过去

躬身钻进塔墙,蹬踩着154个石级

盘旋攀上八角九层的葫芦顶

古旧的青砖围拥着一群猎奇的男女

如中得解元的李二何面对丈人冷静

而我们服帖用各自的头颅嵌进窗口

以粤东第一古塔的感受窥视古镇

古镇伫立在梅江落日的余晖里

神态安详气质端庄

 

【阅读贴士】元魁塔位于松口铜琶村,为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倡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于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10年才竣工。其缘起据传是因二何中解元后曾先后四次上京会试皆受挫,觉得松口之梅溪出口处山川文峰欠佳,欲建塔以补风水之不足。后与同科中举的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共建,故名元魁塔。元魁塔的建筑形制,属楼阁式八角形九层塔,高41米,有粤东第一古塔之称。塔底正门有李二何亲撰的对联: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壁之光。塔的最顶端嵌有底径约1米半,重达万余斤的铁铸宝葫芦。塔底层以方块花岗石作基垫,其余各层则全为青砖砌筑。每层有以青砖砌成的檐椽和对开的窗口,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游人欲登塔顶,可沿塔内154级的螺旋形石级盘旋而上。顶层外围筑有近米宽的石栏。登上高耸的塔顶,绕塔栏环视松口秀丽之田畴村舍,翠竹丛林,令人心旷神怡。俯视梅江,则又另一番景象:滚滚江水汹涌澎湃直拍塔下巨大岩璧,浪花飞溅,回流湍急,带给人无穷魅力和悸动。

【四铸元魁塔顶相关链接】相传李二何的父亲与溪南一位有钱人家丘翁指腹联姻。后来李二何七岁死了爹、八岁死了娘,连遭不幸,丘翁撕毁婚约,丘小姐得知父亲看不起二何,便暗地里约他相见,拿钱鼓励李二何读书上进。李二何得小姐帮助,有意在丈人面前扬言,他日功成名就,要在松口建一高塔。丘翁听后,冷笑一声,打落李二何,你一副穷酸相,也想金榜题各,真系牵牛上树,还想建造巨塔,太不自量了。哼!你若有本事,我包铸塔顶!二何把这话记在心里,发奋读书。几年过去,李二何乡试、会试连榜登科,钦点翰林,做了朝廷大官。一日,李二何回乡探亲。村中父老乡亲都来贺喜。李二阿的岳父也来了。他拼命奉承巴结,想讨好李二何。席间,二何当着众人说:李某为官之道,廉洁奉公,所以两袖清风。不过,早年曾夸下海口要在松口建一巨塔,万望各位协助。有个来客说:李翰林的主意很好,松口地方建个塔,不但点缀风光,而且镇守水口,造福无穷。至于钱财,只要翰林出面,我等愿尽微力。在一片附和声中,李二何顺坡骑驴说:“既然各位热心,牵头募款,李某不敢推辞。回头又对夹在人群中既尴尬又惶恐的岳父说:岳台谅不忘当年许诺,敢请包铸塔顶?”丘翁只好硬着头皮应承。李二何牵头募捐建塔,自然一呼百应,八层八角高近40米的塔身,眼看就要落成了,慌得丘翁急急忙忙筹借银钱,量好尺寸,派人专程前往佛山铸造。丘翁不知花了多少银钱,才把铁铸的塔顶运到松口,不料,比塔身小了许多,安不上去。丘翁只得忍痛再度筹钱去造。但当塔顶运回来时,却又过大。这样反复几次,弄得丘翁家财耗尽,叫苦连天。四铸塔顶的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六、火船码头

 

一条江水向东流,

送郎送到火船头,

哪有利刀能割水,

哪有利刀能割愁。

兴许不想再听离别的伤感

不愿再见难分难舍的场景

火船码头伏在梅江北岸

任凭山歌模特怎样改变唱腔

任凭我们把脚步声弄得山响

依然心不在焉依然慵懒如故

直至有人划来两条小木舟

才逼得它撂脚探身

对着木舟上的人溅起口水

支支吾吾的方言土语

谁也无法听清

 

七、明朝最后的行宫世德堂

 

能告慰日与夜无休止纷争的

有两个日子,一个叫春分

一个叫秋分。而李二何携着

明太子,走在明清两头

痛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艰难

朱慈烺能否成为统领中华的真龙

作为老师,二何已问心无愧

建“行宫”开“书院”设法拉近

昔日金盘宝盖银幡下的帝王生活

每到三月十九,还与憨厚朴实的

客家村民,祭拜先皇

日与月明了老先生的忠心

而清风日夕翻着故纸堆

就是不懂期间真情

 

【注】世德堂位于松口铜琶村下店,是李二何当年携明太子朱慈烺回到松口后,意图收复大明江山,扶持太子登基而命自己的侄子李直简建造的行宫,约建于164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世德堂是一座由花园楼、仁寿楼、源远楼等九座主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门外有门、屋中有屋,计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占地达7000平方米。一条条石块铺就的巷道将彼此连接相通,越往内,越有曲径通幽之感。在恍若迷宫般的乡间皇宫中通行,想象着金盘、宝盖银幡下的帝王生活,舒心惬意的你穿越回现实,会有怎样的一种感慨和体悟呢?!

【相关链接】明太子朱慈烺在松口除留有“行宫”外,还留下了别的痕迹。农历三月十九日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的日子,因此每年到了三月十九日李二何和朱慈烺就会祭拜先皇,称此日为太阳生日,至今,每年到了三月十九,当地客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祭拜祖先,炒面条吃,俨然成为民俗节日。

 

八、声名远扬的爱春楼

 

置身爱春楼,四季就停留在春天

哪怕炎热的夏天,风嗖嗖的凉秋

扫叶不留情面的冬天。骨子里感受的

不是简单定义的春风、春雨、春光、春晖

也不是春花、春装、春色、春梦、春画图

是一种不是春酒胜似春酒的温暖

它们隐隐从两幅对联的字里行间溢出

从玉树芝兰兄弟般无间的故事里

真情奔放。几十年过去了,近百年过去

松口铜琶村的谢逸桥谢良牧故居爱春楼

依然一如既往诚恳为远来的客人叙旧暖胸

 

【注】爱春楼位于松口铜琶村,是清末爱国华侨谢逸桥、谢良牧兄弟故居,建于清光绪末年。爱春楼之所以声名远扬,是因为孙中山在此下榻并为其题写了对联。1910年前后爱春楼是地方同盟会会员聚集活动据点;1918526日,孙中山到三河坝视察军情,尔后辗转松口探望老朋友谢氏兄弟,在爱春楼住了3天。临别题书两则楹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两联均嵌入了楼名爱春两字。这座坐西向东中西混合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门楼的样式像一个双层的亭子镶嵌在楼房的正门口,门楼的下层和正门衔接用来遮挡风雨,上层倒像是一个伸出楼房的阳台可登高远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平面布局均衡对称,中轴线设上、中、下三厅,中厅上下辟天井,左右置石级楼梯,底层共有房18间与二楼相对共计有房36间。楼廊、厅装饰,以民间工艺为主,木质门屏镂孔,饰以吉祥富贵图案。

 

2014.9.26.梅州.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秋歌 2014-9-27 15:03
不愧作家,高产高质.
回复 田力 2014-9-27 16:45
朱迪光馆长特撰元魁塔简介以正视听,全文如下: 元魁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竣工于明崇祯二年(1629)。时由邑人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李士淳(号二何)募资建造。该塔坐东南向西北。初建时名为“松口塔”,李士淳中会魁的第二年(1629年)遂改称为“元魁塔”,以彰文风。首层石门额及门联为李士淳所书,花岗岩阴刻楷书。门额署:“元魁塔”。门联曰:“澜向阁前迴,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塔高39.5米,为八角形平面布局的仿楼阁式九层(含葫芦形塔刹)砖石塔,塔刹下平台凭栏可眺望周边山水田园风光。该塔除塔基和首层用花岗岩砌筑外,其余皆为青砖砌筑。塔腔内设有螺旋式阶梯154级至第七层。该建筑完整地保存了明代风格,198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3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