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杨宏海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629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风情独具客家人

已有 941 次阅读2012-5-26 11:51 |个人分类:文艺|系统分类:思想•时评|

风情独具客家人

 

      说起民俗风情,客家人是最具特性的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作为历史上从中原迁徙而来的移民,客家人保留许多中原古风,加上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交流融合,使客家人风俗又与汉民族大同小异,正是这个“小异”突出了客家风情的独特之处。新近开馆的广东客家博物馆在展示客家风情方面独具匠心,可圈可点,至少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崇文重教的文化个性

      客家先民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虽经辗转流徙,但其儒家文化气质不变,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等仍是一脉相承的传统。客家地域多为山区新开垦的处女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客家人安居乐业,耕读繁衍,在中原汉文化基础上形成自身的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这在客家人世代传承中的谱牒里有明晰的记载。如梅州“黄氏族谱”中规定,最重要的家训有十五条:“敦孝悌,修坟墓,戒违规,戒争讼,戒犯上,戒异端,提法律,戒轻谱”。又如“崇文重教”的文化个性,在客家童谣中也有典型的反映:“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蟾蜍罗(癞蛤蟆),哥咯哥,唔读书,么老婆”。当婴儿尚未懂事之时,母亲便反复告诫他,长大后要好好读书,不然就像只会“哥咯哥”叫的癞蛤蟆一样,娶不到像“月光光”那么漂亮的老婆了。展览中有关的图片与泥塑,也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习俗。

二、勤劳坚忍的客家妇女

      客家地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自古男人多秉承“耕读传家”、“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或求功名、或事商贾、或远涉南洋,由于男人多外出谋生,耕耘劳作等重担,便由妇女一肩挑尽。当年,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他的著述《中国的客家》一书中写道:“客家妇女,真是我们所见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之最值得赞叹的了。在客家中,几乎可以说,一切稍为粗重的工作,都是属于妇女的责任。你如果是初到客家地区居住的话,一定会感到极大的惊讶,因为你将看到,市镇上做买卖的,车站及码头上的苦力,在乡村中来耕田种地的,上深山去砍柴的,乃至建筑房屋时的粗工,灰窑瓦窑里的工人,几乎全是女人。她们做这些工作,不仅是能力上可以胜任,而且精神上亦非常愉快……”;在“广东客家博物馆”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文豪郭沫若称赞客家妇女的两句诗中的风味:“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勤劳坚忍的客家妇女在长时间约定俗成中,形成了“家头教尾”(养育子女)、“田头地尾”(种田耕稼)、“灶头锅尾”(家务劳动)和“针头线尾”(缝补衣裳)的“妇工”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妇德”,以及善唱山歌的习俗,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曾盛赞善唱山歌的客家妇女“何其才之大也”。

      另外,耕读传家也培养了客家妇女的诗书气质和坚韧毅力,近代以来,就涌现出黎玉贞、范夷香、叶璧华等一批“客家才女”,其中叶璧华于1898年创办的“懿德女校”,首开客家地区兴办女校之先河。尔后涌现享誉神州的“巾帼英雄”更不胜枚举,如李坚真、李贞、贺子珍、张剑珍、萧月华、康克清、韩素音、林海音、杨秀琼、郑小瑛、罗天婵、黄婉秋等等,这些优秀的客家妇女,堪称代表了客家文化最为动人的部分。

三、传承中原古风的客家婚俗

      对汉族古中原文化的保存、延续与传承、恐怕没有哪个民系比客家做得到位。如客家婚俗就是由古代中原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其婚姻程序为“纳彩”(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占卜,女方正式认婚)、“纳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通俗的说,一般要经过相亲、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而且讲究门当户对,生肖属相。此种程序历经千年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

      客家地区旧时由于封建礼教与地处乡僻贫困落后等原因,也流行一些落后、畸形的婚姻形式。比如“童养媳”,是指贫苦人家买他人未成年的小孩,甚至还在襁褓中的婴儿,来给儿子做媳妇,到了成年(约十五六岁),儿子在家便可成婚。又如“等郎妹”,是指从小由她的父母把她卖给没有配偶的人家,或是“指腹为婚”者。按“父母包办”的封建习俗,许多女婴在男子尚未出生就抱养过门,而往往在她成年之时“丈夫”仍出世或刚刚出生。“十八娇娇三岁郎,半夜想起痛心肠。等到郎大妹又老,等到花开叶又黄”。此类山歌揭示出她们痛苦与幽怨的心情。

此外,尚有“隔山娶”、“冲喜亲”、“倒插门”等婚俗。“广东客家博物馆”内安置了客家雕花婚床、喜轿等文物及图片,让观众对传统客家婚俗有形象的了解。  

四、引人注目的“二次葬习俗”

      由于“慎终追远”的观念,客家人传统的丧葬礼仪比起其他的习俗,要来得庄严肃穆,而且礼节繁缛,一般都要经过送终、报丧、摆孝(灵)堂、做法事、还山、出葬等程序。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次葬”;捡骨改葬时必须用干布把骨骸擦干净,称之洗骸,故又称“洗骨骸”。

过去一般认为“二次葬”是客家的特殊葬俗,将其起源归之于客家人浓厚的敬祖观念和多次迁徙的原因。即由于客家人的祖先,近千年来都是历经流离转徙的生活,每转移一次地方,便要把已故的亲人的骸骨带上,一起迁到新居留地,再行择地安葬。

      最近有学者考证后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其俗是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福佬先民、畲族先民等土著居民互相融合和同化的产物。又如人死后要“买水浴尸”,即到江滨投钱买水,归而浴尸,也是受古越俗的影响。究竟哪个观点更为准确,观众们可在参观展览时自行分析。

五、丰富多彩的客家艺术

      展馆中引人注目的还是丰富多彩的客家艺术,如在全国优秀民歌林中独树一帜的客家山歌,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讲究语言艺术,常用比喻、即兴、双关、叠字和尾驳尾等手法,同时具有丰富优美的唱腔艺术,五十年代以来,山歌活动已由过去高山僻谷独唱、对唱发展到大厅观众对唱、联唱、合唱甚至搬上舞台,形成以山歌唱腔为主的“山歌剧”,出现过《彩虹》、《山魂》等一批优秀作品,以及张振坤、余耀南、汤明哲等一批山歌大师。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广东汉乐,它是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南迁带来的中州古乐,经过与沿途各地原住民音乐的交融,最终演化成既有中原音乐韵致又有本土特色的一个乐种,其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音乐的曲目和演奏形式,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历史资料。享有盛名的有汉乐大师何育斋、罗九香等。

      又如原称“外江戏”的广东汉剧,源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在广东外江“徽班”活动,逐步发展到粤东、粤北和福建的闽西等地,建国后称为“广东汉剧”,被誉为“南国牡丹”,涌现出黄粦传、黄桂珠、李仙花、杨秀薇等著名艺术家。

      此外,客家民间艺术甚为丰富多彩,还有提线木偶戏、采茶戏、花朝戏、龙灯舞、鱼灯舞、舞狮、麒麟舞、船灯舞等等,每逢春节、元宵等主要传统节日,各地都有舞龙、舞狮、迎花灯、烧烟架、舞竹马、舞船灯等,或摆山歌擂台,或听弦乐吹奏,颇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

六、讲究“家常”的客家美食

      客家人的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保留一定的中原风味,又受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客家菜在取料方面,多为自给自足,主要有家禽、粮食、山珍与水产。大量用料皆为平常的家禽蔬菜,但烹饪却非常独特,贵在能将平常的食物做出美味佳肴。可以说,经济、实惠、醇厚是客家菜的主要特点。比如客家人最爱吃的“酿豆腐”,据说是南下的客家移民不忘北方祖先“包饺子”的习俗而创制的一道菜,用料无非是平常的豆腐、猪肉,但烹饪却很有讲究,首先豆腐要嫩,肉馅要放点咸鱼,以避猪肉臊,做时先煎后煮,加酿酒、红曲,吃时佐以辣椒酱。这个菜的特点是“肥、咸、烧(热)”,以五华城的为最好,因那里的水好,豆腐好。

      客家人喜欢吃鸡,认为吃鸡对身体有大补。“娘酒鸡”就是梅州妇女坐月子的必备补食。两斤左右嫩鸡,切块,加老酒、炒姜一起煮沸,味道香甜。吃后口颊留香。同样用鸡做的还有“盐焗鸡”,皮脆肉香,许多外地来客食后意犹未尽,回去时纷纷带上几只,供家人品尝。“狗肉滚三滚,神仙企(站)不稳”,狗肉也是客家美食之一。客家地区狗肉店多,吃狗肉也多,到处香满街头,顾客盈门。狗肉一般配煮米粉,如果出艾的时候,加艾叶煮,味道更是好极了。还有就是客家鱼丸,香甜可口,已上了国宴,名扬中外。此外还有红焖肉、香芋扣肉、梅菜扣肉等等,这些都是客家地区常见而独特的美食。

      客家还有一道菜叫“龙须菜”,其实就是当地人所叫的“番薯叶”。这“番薯叶”既可以作为猪的饲料,也可做出可口的家常菜。传说有一个故事,乾隆皇帝当年南巡来到梅县。爬越山岭,又饥又渴,当地老大爷热情款待,为他炒菜做饭。乾隆从来未吃过番薯叶,觉得清爽香甜,美味无比,乃大加赞赏,问此菜何名,其属下怕叫“番薯叶”太粗俗,灵机一动,说是“龙须菜”。乾隆一听,果然龙颜大悦。从此,“龙须菜”就一直流传至今。

(《梅州日报》200843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4 20: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