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杨宏海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629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从深圳华侨城看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资源开发

热度 1已有 819 次阅读2012-3-21 11:39 |个人分类:文艺|系统分类:文学•艺术|

从深圳华侨城看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资源开发

——深圳华侨城旅游文化调查报告之三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是南中国的边陲小镇,文化资源相当贫乏,就旅游业而言,既无名山大川,又少文物古迹,发展文化产业可谓“先天不足”。到了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位于深圳西部的华侨城却异军突起,在开发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方面大展拳脚,在短短的十余年里,深圳华侨城所创办的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四个主题公园,成为深圳旅游业的龙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深圳第三产业的整体增长。个中原因,就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良性开发和对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有深圳特色的“新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深圳的经济增长点,被誉称为“文化资源开发创造了经济奇迹”的成功个案。

一、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造“新文化资源”

        华侨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东侧,占地面积4.8平方公里,靠山面海,隔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相望。该区前身为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沙河分场,1978年才归口侨务系统,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特区华侨城”,由香港中旅(集团)公司负责开发经营。迄今为止,华侨城集团已发展成为集旅游业、彩电业、房地产业三者于一体的企业控股集团。

       1985年秋筹建华侨城时,深圳已有蛇口、南油等开发区,各具特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侨城一开始即将开发建设立足于城区建设,提出“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城市建筑具有特色,城市环境清洁优美,城市风貌高尚文明”的口号,并将“以新加坡为模式,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国家、认识我们民族,借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建设的指导思想。事实证明,华侨城的这一设计是极具战略眼光的。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实质是以开发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成长因素。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华侨城的决策者很早就树立了对文化资源的自觉开发意识,把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视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必由之路。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要么是祖宗留下的,要么是大自然赐予的,这两方面的资源深圳均不具备优势。如何使旅游资源从坐享其成转向主动创造,如何让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旅游资源,这是摆在华侨城开拓者面前的新课题。

       事实上,从新的观点来看,深圳是移民城市,各地文化在这里相碰撞,这正是深圳发展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因为文化的碰撞和杂交往往能够催生出新的活生生的资源,与此同时,也产生人才资源优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文化资源匮乏的难题已经不复存在了,资源是可以产生、可以再生的,只要有一批有文化、懂经济的人来操作,那么任何地方都能产生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对于深圳来说,无论是文化资源、人才资源,还是资金资源、市场资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华侨城所要创造的正是这样一种从无到有、从有到特的“新文化资源”。

       古今中外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潜在的文化资源。华侨城的决策者看到,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汇处,可以“利用这一特殊的地缘优势,以旅游为载体,将中外优秀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并将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他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发展有深圳特色的旅游产业。首先,于1989年创建了“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以主题公园的形式,让游客“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1991年又创建了有“露天民俗博物馆”之称的中华民俗文化村;到了1994年,华侨城着手开发外来文化资源,“让中国认识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兴建了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的“世界之窗”;1998年又开办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参与性主题公园“欢乐谷”。

       在华侨城四大景区内,我们看到华侨城开发的文化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资源(如锦绣中华的长城、黄山、圆明园,民俗村的21个民族的村寨和世界之窗的埃及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等中外历史文化名胜和各类建筑成就),还包括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资源(如民俗村中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民族资源),以及无形的资源(如融于各园区内的国内外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生存理念以及园区运作管理中借鉴的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等)。

       其中,先进的文化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从1989年锦绣中华正式开园营业起,短短10年间,华侨城已经成为名噪海内外的旅游乐园,四大主题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000万,其中境外游客总人数在1000万以上,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类景区之首。仅以1994年开园的世界之窗为例,6年间其营业收入就达到20亿元,实现利税6亿余元。整个华侨城旅游区也于19995月一举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的旅游景区。

       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看,现代旅游占有最大市场的就是文化旅游。这是因为,人的物质需求(包括对财富、金钱的追求)在一定时间内总是有限的,但人对于文化却有着无限的需求,这就给文化市场的无限扩张提供了可能性。由于文化因素的介入,旅游者相应的消费会提高。有统计资料表明,文化游客的消费比一般游客的消费可能增长65%至120%;其次,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可以延长旅游旺季的时间,同时旅游业的发达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和渠道。英国北伦敦大学欧洲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希斯科克在一篇关于文化与旅游的论文里,极有说服力地论证了这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希斯科克教授分析了两个以旅游著称的城市——伦敦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1998年,伦敦旅游业的收入是80亿英镑(相当于120亿美元),比金融业的收入还高;而巴厘岛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旅游业。希斯科克教授在伦敦和巴厘岛的研究中发现,美术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在旅游业中的作用非常大,不但延伸了旅游业的旺季时间,而且也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想象。

       深圳作为一个自然和人文资源都相对贫乏的城市,曾被斥为“文化沙漠”,然而华侨城在“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的先进发展理念指导下,先后创建了华侨城四大人造景区,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构建了融旅游、娱乐、艺术、商业、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新型城区,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对深圳文化的一种重构。四大景区的建成,标志着具有深圳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形成,目前他们已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内容之一。我们看到,全市最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大都在华侨城旅游景点举行。如九七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首届“高交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还有今年元旦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对新人在深圳的民俗村举行了盛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集体婚礼等。

       特别是近期推出的首届华侨城旅游狂欢节,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其社会影响力。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在对华侨城狂欢节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许的同时,认为华侨城旅游狂欢节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上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对深圳作为旅游城市的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希望华侨城和深圳市认真总结经验,使其成为深圳市的旅游狂欢节。可见,华侨城旅游业借助其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已经开始在深圳的社会文化领域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并由此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辐射力,扩充了城市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想象,为深圳城市文化的建设画上了重彩的一笔。

二、“规划就是财富”、“结构就是效率”,合理配置并良性开发文化资源

        近10年来,国内人造景观建设可谓层出不穷,而能够真正收回成本并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大的却是少而又少,不少景观开业之日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亏损。深圳华侨城的四大景区却一个个取得了成功,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占深圳市旅游业的6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可以想象,在国内人造景观旅游普遍不赚钱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经济效益是殊为不易的。这种差异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综而观之,华侨城四大主题公园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丰收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华侨城作为一个起步较晚的开发区,在建设之初就认识到,当今现代化开发区不应囿于原有的经济范畴,文化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生长因素,如何科学规划开发区的发展战略事关重大。华侨城历届领导人如马志民和任克雷深知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到“城区建设的最大的浪费莫过于规划的不科学,而科学的规划则是巨大财富的源泉”,坚持树立“规划就是财富”的意识,明确“高起点、现代化、有特色”先进建设思想,以科学配置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来带动全面综合开发。

       规划制成之后,华侨城建设者在实施规划时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挠和压力,对此,马志民力排众议,具先见性地指出只要在景区中注入尽可能多的文化内涵,景区规划合理,那么“一定能出奇制胜,赢得游客,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远非一次性房地产收入可比”。正是因为华侨城决策者的超前眼光,这里从未发生过与规划短视所带来的建了拆、拆了又建的反复现象,而是使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都得到优化配置和重组。发展至今,华侨城距离其建设之初提出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城市建筑具有特色,城市环境清洁优美,城市风貌高尚文明”的花园式城区的规划目标也已越来越近。

(二)坚持兼容并包又有所取舍,注重突出特色

       一直以来,在文化资源开发的选择和利用上,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都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每一个进程,华侨城旅游业的发展也要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任何优秀文化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我国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兼收并蓄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是无可比拟的。

       就这一问题,华侨城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克雷认为:“华侨城旅游主题公园是有文化的,但这种文化一定是多元的。如果我们只框在中国的文化里边也不行。深圳这个地方本身是多元文化的。我们要有市场,文化一定要非常有包容性。现在我们到民俗村可以看中国民俗文化,到世界之窗可以看世界文化表演,到了欢乐谷或其他地方可以有现代文化的感觉。我们做文化主题公园,一定要有开放的胸怀,就是从中国的根开始,一直到世界的每一个局部,我们都能够包容。”

       当然,在景区开发项目和文化节目创作方面,华侨城旅游区在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力求高雅、一流,做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去莠存良、有所取舍。景区初建时,有人建议将国内外部分民族的陋习弄来,以满足少数低层次人的口味,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华侨城坚决摒弃了这种观点,坚持吸纳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文化,形成有较高层次的旅游文化项目。此外,在民俗村项目策划中,有人提议把全国56个民族全部搬进来,这种想法最终被否决了,而是以最有代表性的22个民族的24个村寨来代替。无论从华侨城四大园区的主题结构(两个以中国文化为主题,两个以西方文化为主题)的设置,还是从景区建设项目的取舍和景区布局,都深层次地体现了华侨城“结构就是效率”的原则。当今社会,向科学合理的经济结构要效益,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潮流和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它力求通过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文化资源进行有重点的开发,追求持续发展的高速度和结构效益最大化。整个世界如此,华侨城亦如此,华侨城建设主题公园,是一种商业行为,它不是博物馆或者公益设施,要实现最大利润,就必须遵守商业规律、与世界经济接轨。

(三)坚持借鉴经验又注重创新,保持文化个性

       在国内文化产业举步缓慢、开发人造旅游景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华侨城建设者非常注重对外的借鉴,从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城市规划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到日本以及荷兰和美国等欧美国家同类人造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经验,都是华侨城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比如,西方最负盛名的“迪斯尼乐园”是世界人造景区的常青树,为了了解“迪斯尼”何以能够长久吸引游客的绝招,华侨城决策者们不厌一而再、再而三地远赴美国取经,在那里,从建园规划、市场定位一直到园区和企业管理,他们原原本本地学到了整套人造景区的运行模式。正是这种与国际接轨的领先意识,使华侨城旅游业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高的起点,在国内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

       单纯的借鉴固然简单,华侨城更注重追求“借鉴中的创新”。如他们在学习日本、美国等西方企业文化经验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企业文化体系;在借鉴荷兰、美国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现代景区运营经验后,开创了景区与艺术团体嫁接、通过艺术团体的表演丰富旅游项目的景区文化主题的独特模式。此外,“迪斯尼”既是华侨城旅游区的范本,但并非不可逾越。1998年欢乐谷的玛雅海滩一问世便捧回世界水公园协会的创新奖便是一例。在开掘文化资源方面,华侨城也比迪斯尼占得先机,借助华夏五千年历史以及浩如烟海的世界文明,华侨城更是练就了打“文化牌”的独门绝活。今年8月华侨城景区携手隆重推出的为期三天的华侨城旅游狂欢节就是对巴西狂欢节的一次借鉴中的创新,如果说巴西狂欢节除了桑巴舞还是桑巴舞,则华侨城狂欢节显得更有特色,它注意结合各大景区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更为丰富的狂欢活动,在狂欢游行的基础上结合以世界之窗的“慕尼黑啤酒节”、民俗村具有中国风情的狂欢和玛雅海滩远古文明的原始狂欢,在创新的同时兼顾凸显个性,丰富内容,迎合游客不同层次的欣赏水平和需要。

(四)坚持精品意识,以优秀作品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游客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最大浪费,莫过于规划的短视和不科学所造成的浪费。华侨城旅游业的成功,更重要的在于景区建设和文艺节目创作上的精品意识。在景区建设上,他们坚持对各个景点的建设采用专家推荐、专家监制的做法,如“锦绣中华”的长城本可用水泥灌注,再画上白线,但他们硬是按照长城大青砖的115的比例烧制了650余万块砖,并一一砌上去;世界之窗的景点更是走遍世界各地选取并经过全国知名专家、高校上百次的论证才确定的。非但如此,设计者们还很注重景点周围小环境的营造,使之与所在国家风俗吻合,欧风街、亚风街、威尼斯水城都强烈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对于景区的重大文艺节目,华侨城各景区更是精益求精。以“锦绣中华”景区为例,一般重大活动策划都要经过从收集旅游市场信息→提出初步设想→对好的构思审慎选择→对选定的构思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四个阶段。无疑,“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创作的《中华百艺盛会》、《绿宝石》、《创世纪》等大型文艺晚会就是这一创作流程的优秀产物,他们正是凭借着磅礴的气势、精湛的演技、优美的形象而赢得游客的青睐。

       正是这些精雕细琢的精品意识、强化个性的创新意识和高瞻远瞩的规划意识,使华侨城旅游业实现了文化资源的良性开发,既有效驱动了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转化,又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谈到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先试着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开发项目是一种良性开发还是恶性开发?科学的规划必然自始至终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法认为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的目的是让其自然和文化资源不枯竭、不退化,并维护成一种可靠的资源,作为将来永远不断利用的基础。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就是人工构造的主题公园也不例外。

       基于此,华侨城建设者提出了一系列以“环境第一”为核心的规划思想:保留原有的小丘、小溪、湖泊、树林等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所有建筑随形就势,并在造型、布局、色彩上同山水自然协调。比如为了保住民俗文化村内一个海中小岛的自然风光,规划师们忍痛否定了“栈桥连岛,岛上修‘千手观音’”的方案,改为在岸边建“千手观音”,如此随形就势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也是华侨城旅游业制胜的关键所在,它从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基点上,对文化资源的良性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等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使之成为决策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他们相信,就如同资本能赚钱,环境也能赚钱。美国康柏电脑公司(COMPAQ)和澳大利亚摩伦保健集团与华侨城的合作,正是对华侨城一流环境系统的极大肯定和看好。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旅游大国,到2020年,前来中国的国际游客将达到1.37亿,占同时世界国际游客市场8.6%,居世界第一。因此,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吸引和争取这个客源市场,把中国旅游、深圳旅游做大。必须认识到,华侨城旅游业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虽然辉煌但仍不是最好的。事实上,旅游业市场的潜力是无穷的。如何开拓国际市场,留住游客,让游客在旅游区内消费尽可能多的旅游产品及附属服务,将成为新世纪华侨城旅游业面临的最大课题。

三、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文化艺术规律中追求协调统一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在开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艺术规律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力争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这也是华侨城旅游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性质是劳动性社会生产。文化生产既然是一种社会生产,按照马克思所说的,要经过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这种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并依靠其名牌精品产品占领市场。华侨城作为一个大型集团公司,它属下每个主题公园都实行企业化运作,他们首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在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公司内部管理以及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利和义务分明的契约关系,这种以契约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体现在企业明晰的产权上,还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灵活的薪资分配制度上。在日常管理中,以锦绣中华艺术团为例,其在管理上遵循一种尊重艺术规律前提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哪怕小到每个角色、每个动作都有详细的打分标准,严明的管理简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细致程度。

       在薪资管理上,华侨城提出“新分享经济”制度,即以业绩高低为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运用月薪、年薪、赋予职权、提供个人发展机会及培训学习机会、持有股份等形式以及不同的报酬组合,满足员工的多元化需求,建立新的优胜劣汰机制,形成了富于竞争性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而各景区演员收入分配方案则依据“三场管理制度”(“三场”指“练功场”、“排练场”和“演出场”),极大地调动了演员的演出积极性,也保证了演出质量。

        可见,经济因素一旦得到合理的利用,完全可以对艺术团体艺术产品的生产产生良性作用。正是由于有了企业强大的经济后盾,华侨城下属的6个艺术团体才得以坚持“高品质、高格调”的文艺创作表演原则,并把传统文化艺术同现代灯光、音响、特技等先进表演手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旅游景区大型文艺表演的新路子,极大促进了以晚会为主的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美结合,也为艺术人才提供了一流的艺术创作环境和条件,极大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人才。“我曾拒绝过许多附带优厚条件的聘请。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当他所在的企业能为他提供条件使其能在自己钟爱的艺术天地里自由驰骋、自我实现的时候,他还祈求什么呢?”这位华侨城一个艺术团二级编导说的话,道出了华侨城艺术家们的共同心声。

(二)遵循文化艺术规律,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生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必须要讲社会效益。这里的社会效益,简而言之,就是在坚持“二为”方向的基础上,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需求。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文化艺术的生产既要求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一致、符合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又要求顺应和利用社会主义市场,以实现社会的、经济的、文化艺术多种效益的结合,生产出满足群众需要的既有思想性、艺术性,又有观赏性的文化产品。

       华侨城共拥有6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表演人员连练功都要打卡;每天游人散去之后,演员们要听取教练对今天演出的评点,不过关的还要留下来继续练。正是由于这些企业艺术团体抱定“一流(水平)演出,演出一流(节目)”的表演宗旨,令他们在艺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有关专家叹服地称他们“具有国家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实力”。仅一台《穆斯林礼赞》的舞蹈,就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五届艺术节上的三个一等奖以及“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提名奖”的殊荣,并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掀起一股中国民族歌舞的旋风。

       在这里,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已演变为一种准企业行为: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主题公园为阵地,以游客为观众。企业和艺术相辅相成,演出为企业树立了品牌,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旅游景区庞大的观众群和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则孕育了这些企业艺术团体的辉煌。这种互动的依存关系,被称为企业和艺术团的“11>2”效应。

       我们看到,现在许多游客都是为了一睹晚上精彩的文艺节目而到华侨城度假区的,显然华侨城已经成功走出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艺术生产企业化运作的道路,生产出了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文化艺术产品,其每晚的文艺演出已经成为华侨城景区一道持久不衰的最为亮丽的文明风景线。一个留学生说:“看你们的演出,比看景观更令人激动,因为景观是表现昨天的中国,而你们反映出来的却是今天中国人的精神!”

        华侨城艺术团体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在发展市场经济前提下,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同样大有可为,高雅艺术非但不会死亡,反而因为有了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而焕发出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在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之初,凡是来深圳的人都喜欢说,如果没去沙头角,就不算来了深圳;十几年后的今天,来深圳的人都喜欢说,如果没去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就不算来了深圳。这么一句话的变迁,非常深刻地反映了华侨城旅游文化在深圳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标志性作用。时至今日,华侨城旅游业因对文化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利用,使其自身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开发方面起到了一个“排头兵”的作用,并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正因为如此,华侨城旅游景区一直受到党中央领导和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华侨城在对“新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初步实现了中西文化资源的并存互补和可持续良性开发,使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圳文化发展朝着一个更为兼容、更讲求实效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已步入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如若把文化看作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原子核,那么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中子把它的能量撞击出来,实现经济发展中的腾跃。试想,对于深圳,对于整个中国,深圳华侨城有没有可能成为那颗撞击出原子能量的中子呢?

       文化产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把人流吸引过来,凡是需要人流的产业都会由于它的发展而获得相应的利益,这也就是一个迪斯尼乐园能够使一个城市复兴的奥秘所在。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活跃而生的,是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氛围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城市形象的进一步完善,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城市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诸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都已在积极探索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我们是否也可展望以这些大城市为表率的文化产业革命来带动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革命,实现从传统的产业结构向新型的以第三产业为首的产业结构的转换。

                                                                           (与徐联珏合作,原载《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0灵儿猪0 2012-3-21 16:43
深圳的迅猛成长,离不开合理规划。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1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