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杨宏海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629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发展深圳特区旅游文化的设想

热度 1已有 745 次阅读2012-3-15 11:28 |个人分类:文艺|系统分类:文学•艺术|

发展深圳特区旅游文化的设想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深圳旅游业出现了蓬勃兴旺的好势头。在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今天,深圳应如何调整旅游结构与布局,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这是深圳特区发展战略中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趋向:旅游与文化联姻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活动,这种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丰富得多。英国地理美学家纽拜说过:“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说明任何一个旅游区,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离不开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文化。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也曾明确地指出:“旅游业是具有强烈经济色彩的文化事业。”这就更加深刻地揭示出旅游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证明,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低水平的旅游。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旅游者的构成越来越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的目的不仅仅是游览、消遣和娱乐,同时还希望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

      一般说,旅游业的兴衰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资源。其一是自然资源(或曰自然景观),如名山胜水、园林古迹以及古刹宝塔等等;其二是人文资源(或曰人文景观),从广义上说,人文资源是多姿多彩的,任何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制度和观念形态,都可以是其拥有的旅游人文资源。

      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旅游业在特区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毋庸讳言,过去几年的深圳旅游业,主要还是停留在商业旅游的层次,注重旅馆、酒楼、商店的经营管理,忙于被动式地接待“游客”。在客源中较多的是前来深圳洽谈生意者和开会出差者,不少外宾也是路过深圳稍事停留者居多。在较长的时间内尚未形成旅游文化的布局与环境,旅游专业人才也较缺乏。

      近年来,深圳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树立了文化意识,明确地把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许多经济界的有识之士认为,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背景,企业需借文化扬名,文化可促企业盈利。蛇口海上世界率先提出开发旅游文化,旨在以文会友,以展促销,从而达到发展特区旅游事业、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目的。一些旅游业人士也认识到,要改变那种只注意宾馆,不注重图书馆;只注意商店,不注意书店;只注意信息,不注意休息;只注意安乐,不注意娱乐;只注意观光活动,不注意文艺活动的倾向,逐步从商业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深圳湾大酒店董事长尹希说:“我们引进了不少洋东西,如欧陆式的客房设施、迪斯尼游乐场、的士高夜总会、人走浪泳池、桑拿浴室等,对酒店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在国际旅游业竞争激烈,单靠这些洋东西是无法取胜的,还得要摸索一些新路子。”于是,他们提出要在游乐场内筹办一个类似上海城隍庙那样荟萃全国各地土特产小商品,有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的“中国旅游购物中心”。海上世界总经理胡宗立说,过去单纯把明华轮作为海上酒店来经营,虽然设施配套,却一直亏本。于是,胡宗立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提出并制定一个以中国市井文化为特点,既可购物、又可游览观赏的“中国城·中国民俗风情博览中心”的规划,正在付诸实施。其中作为序曲的“山东潍坊民间艺术展览”展出一个月,引起外国和港澳游客浓厚兴趣,销售产品2万多港元,并联系到美国展出。沙河华侨城特聘北京专家前来设计筹建“锦绣中华·古长城”微缩风景区;香港电影界著名人士计划与深圳合作,仿造“红楼梦大观园”。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深圳旅游新观念的产生,揭示出深圳旅游与文化开始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向。

二、目标: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旅游业是一个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项目众多的服务行业,要使它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个地区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一)古代文化项目

      深圳作为“窗口”,背靠幅员广阔的内地,这是发展旅游文化挖掘不尽的宝藏。我国是多民族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都可以在深圳这个“橱窗”里展览。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或正在筹备的项目有:

      1、华侨城“锦绣中华·古长城”微缩风景区。把万里长城作为重点景观来建设,让游客藉此增进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史迹和建筑精粹的了解。

      2、深圳南油总公司“中华民族城”,正在筹办。旨在宣传中央的开放政策和民族政策,以民族形式和风格为借鉴,把中华民族城建设成56个民族之生活特征、社会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的社会缩影,以体现中华文化科学美的考察价值、艺术美的观赏价值、哲学美的启迪价值、医学美的保健价值。

      3、南头区大观园,正在筹办。旨在办成一个既可长期供拍电影作外景,又可供游客参观、玩赏的旅游胜地。

      4、赤湾宋少帝墓、古炮台等陵墓与旧址,还有林则徐塑像,现已开放,作为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游客凭吊追思的好去处。

      5、历史上为深、港、澳渔民共同尊奉的赤湾天后庙(暂未修复)。

(二)现代文化项目

      发展现代旅游文化,特别是那些能反映深圳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项目,应作为旅游文化的重点项目。可分为建筑文化、度假村文化、海外文化与电影文化四类。

      其一是建筑文化。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管理的深圳国贸大厦、体育馆、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科技馆、深圳大学等。从现代旅游业的角度看,旅游文化的“时代性”深受游客欢迎,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和中西合璧的现代化建筑,往往能引起游客的广泛兴趣。

      其二是度假村文化。我市已形成“五湖四海”(即香蜜湖、西丽湖、石岩湖、银湖、东湖及“海上世界”等)为主体的11家综合性旅游度假村。最近,位于梧桐山西坡的仙湖植物园开放迎宾;蛇口六湾海滨浴场工程已正式动工,加上高尔夫球场等,使深圳度假村既有摩登的现代化设施,又有美丽的自然景观。

      其三是境外文化。内地人士对港澳文化兴趣很浓,但组织“香港游”、“澳门游” 毕竟花销太大。若能在深圳筹建“港澳文化博览馆”,选取有价值的图片及实物、影视资料,使游客能身临其境,领略港澳风情,满足内地人在这里可看到外来文化,尤其是港澳文化的心理要求。既能招徕大批游客,又能帮助内地人士了解港澳,沟通大陆与港澳人民感情交流。此外,还可与海外旅游部门挂钩,组织外国游客来特区旅游,或者引进外资,在深圳兴建一些外国“文化街”,增进对海外文化的了解。

      其四是电影文化。可联合全国有影响的电影制片厂集资,在深圳筹建“中国电影城”或“电影文化中心”,将各厂生产的新片首先供我市各影院放映;在深港两地开展宣传评介,吸引香港影片发行商来看片订片,藉此不仅可吸引游客,也为发展深圳电影文化开辟一条新路。

(三)民俗文化项目

      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利用本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来招徕外国旅游者;而许多国外旅游者对于异国情调及其奇风异俗,都有浓厚的兴趣。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习尚,均是吸引和满足游客“入境问俗”心理的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目。深圳可发展传统民俗文化与新民俗文化两方面的项目。

      其一是传统民俗文化。如正在兴建的海上世界“中国民俗风情博览中心”,选取我国各民族、各区域富有特色的民俗资料及传统工艺品,意在借旅游弘扬中华文化、借文化促进旅游事业;深圳前身宝安县大部分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也有颇具特色的客家风情。坪山至今还保存着完善的客家村寨“大万世居”,若在当地建一“客家村”,当成很有吸引力的旅游点。此外深圳又是渔民区,兴建“渔民村”,展现渔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如南澳渔民迎亲礼仪),都是有待开发的新项目。

      其二是新民俗文化。如果说传统民俗文化是沿着上下五千年历史作纵向巡礼,那么对深圳新民俗文化的观察则是一种横向的开拓,只有纵横结合,才能更真切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美。如果说业已存在的重点旅游设施是固定、静态的旅游资源的话,那么,组织具有特色的经济文化活动,则是旅游业流动、动态的人文资源。改革开放与发展商品经济,使深圳特区这个各地“移民”共处,多种语言混杂、新风旧俗渗透交叉的城市,加快了移风易俗的步伐,逐步形成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民俗文化。这是为海内外游客所关注的新的人文资源。利用新民俗文化可以开拓新的动态的旅游服务项目,丰富和活跃旅游生活。如驻深圳的办事机构几乎全国各省都有,可与这些机构共同举办各类文化与商品交流活动。如举办服装节、荔枝节、美食节、千盏灯会、万人狂欢活动等。做到集工、贸、文、体于一身,旅游与文化相结合。

      其三是消费文化项目。近年来,要求到沙头角镇内参观、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使得这条长250米、宽不过3~4米的“中英街”每天处于“爆棚”的状态。为满足游客购物的需要,市政府可否考虑在中英街外筹建一个“购物中心”,增设商品种类,实行观光与购物旅游;同时,有针对性地增设“旅游商店”,让游客能够买到物美价廉,有纪念意义的商品。

三、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个城市旅游文化环境的建设是全市人民的大事,它不仅关系到旅游业的盛衰,而且影响到“两个文明”建设。众所周知,经济与旅游的发展都是一种“超国界行动”,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与旅游都不可能在封闭中实现进步。作为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深圳在国际国内旅游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发展国际性旅游,参与国际大循环,促进外向型经济,是亟须研究对策的时候了。

      深圳要发展旅游文化,当前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呢?

(一)制订深圳旅游文化发展规划

      近年来,沿海开放城市和一些经济特区都注重发展旅游业,先后制订出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如刚刚建省的海南特区,就在全国各地15家高校及设计院开展对海南旅游规划的设计投标,将在近期内完成《海南岛风景、旅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上海在3月底召开的“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讨会”上,明确提出要扬长避短,挖掘人文景观资源的构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也亟须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由市旅游协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研讨、群策群力,制订深圳旅游文化发展规划。要抓好全市旅游文化的布局,同时要抓好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研讨发展深圳旅游文化的项目与对策。

(二)重点开发与利用现代旅游文化项目

      要充分认识深圳的旅游优势在于它毗邻港澳,是内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因而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这一特点。从深圳的现状看,旅游业对发展传统文化旅游项目方面兴趣很高,设施项目已有雷同和偏多的趋向,而对深圳最有特色的现代文化旅游项目关注不够。深圳有设备较为先进的“八大文化设施”、“五湖四海”为中心的现代化游乐场所,有迄今为止还是内地最高楼层的国贸大厦,有“大家乐”、歌舞厅为代表的夜生活等等,尚未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若对这些现成的潜力好好地挖掘与利用,便可以改变原来“商业旅游”的单一状况,使深圳旅游文化丰富多彩,从而更具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旅游组织办好各类技术、商品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等。

(三)寻求与香港旅游业合作的途径

      深圳、香港山水相依,肢体相连,两地居民往来频繁,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来往交流十分方便。在工贸、商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香港是国际有名的购物中心,每年接待游客四百多万人次。深圳办好旅游文化,可将在香港旅游购物的一些游客吸引过来;反之,如果到深圳旅游的外宾多了,也有利于香港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发展深圳旅游文化,对深圳和香港都是有利的,有必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最近,我市正筹办首届“荔枝节”,这是开发深圳旅游文化的有益尝试,建议趁此机会邀请香港旅游业人士前来参加、共商合作大计。“港澳风情街”、“华侨博物馆”等项目,也可发动香港著名企业家、同乡会头面人物、文化界知名人士出谋划策,逐步形成一片风景独特、有纪念意义、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建筑群。

(四)加强人才培训与旅游宣传

      深圳旅游业是在原宝安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因此,要发展旅游文化,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还要考虑从大城市招聘一部分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其次要改革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特别是宣传深圳在改革开放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带来的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整个特区的社会新风尚(这往往是海内外人士最关注的),以提高深圳的知名度。

                                    (与王效文合作,原载于《深圳特区报》1988528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0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