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pig.lily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569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天天记(八)

已有 702 次阅读2009-6-18 00:00 |个人分类:日记

2009-06-18 天气:晴天 心情:微笑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广阔的样子)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敬语,你这样做使我感到幸运)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我因为你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的打算,所以以为你对他的爱不如燕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咎:指责)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专其利:做这个事情)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猜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大概)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知:识别)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举大名:扬名天下)
3.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寿:敬酒)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以这样的行为想达成这样的愿望,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恒:固定)


八:【所】
1.名词,处所,地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某:那个)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祖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臣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慎勿为归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寿:祝贺)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辞:告辞)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肯定、感叹的语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乡党:同乡之人)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夷:平坦)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1.通“已”,已经。日以尽矣。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变法者因时而化。
2.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蒙:继承)


十四:【于】
(一) 介词。
1.在,从,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2.“在……方面”“从……中”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5.被。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7.比。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十五:【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连词。和,跟,同。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庞煖易与耳。(庞煖很容易对付的)
4.参加,参与。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早上犯了错误晚上就改过,君子赞许这样的人)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病:穷困不已)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大观:壮美景象)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揖:招待)
2.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4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