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林文映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507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客家婦女的頭飾

已有 923 次阅读2015-1-10 13:44 |系统分类:情感•心情

客家婦女的頭飾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  林文映

 

        客家婦女的勤勞儉樸已成為傳統美德,已經聞名於世界。特別是人們稱讚的“家頭窖尾”、“田頭地尾”(地頭壢尾)、“灶頭鍋尾”和“針頭線尾”四項客家人生活的勞作中,前兩項本屬男工所負,因客家男人外出為官為教為商,四項皆落在婦女肩上。而香港客家婦女已經從農村轉換到城市來了,變成城市婦女了,我無法尋找其現實的品性,只好從歷史角度,從我在家鄉——世界客都梅州,所見所聞關於客家婦工“針頭線尾”一項,尋根究底來研討客家婦女的頭飾。

        所謂客家婦工的“針頭線尾”,其實是指縫紉、刺繡、裁補、紡織等女紅,件件都能自己動手而為的意思。客家婦女只有學會這些女紅,才能算是能幹的、合格的、標準的客家女性,才能嫁個好丈夫,成為好妻子、好媳婦、好婆婆。尤其是製作客家婦女的頭飾,被認為婦工的一項顯要任務。

        何謂客家婦女的頭飾?“頭飾”是“頭”部的修“飾”。“飾”字,《說文》釋為:“刷也。從巾,從人,食聲。” 本義“刷”為“刷拭”“飾”字本義來看,主要的是有裝飾、修飾的作用,而實用、功用的作用則退居次要了。關於“飾”,還有一段的典故。因“飾”與“池”同音,亦有近義。“宋代有人問趙德麟:今以臥氈著裡施緣者,何以呼為池氈?’答曰:禮(《禮記》)雲魚躍拂池。池者,緣飾之名,謂其形象水池耳。左太沖嬌女詩雲:衣被皆重池。即其證也。今人被頭別施帛為緣者,猶呼為被池。此氈亦有為緣,故得名池耳。(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一)按氈面或被頭的花紋,好像池中水起波紋式樣,故名為池氈。因此,池與飾通用。這是由於宋代氈面花紋式樣如此,因而得名。這樣的花紋,也只限于宋代。而宋朝恐只限於京都。別的朝代或別的地方,氈被沒有這種花紋,也就不能與通假,因為它們沒有約定俗成的社會群眾基礎。(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473頁)

   客家婦女的頭飾分為銀簪、涼帽、頭帕三種。

   一、客家婦女的銀簪

     客家婦女頭飾中的銀簪與客家民系的遷徙密切相關。客家婦女過去常盤髮髻,並有髮髻中插銀器頭飾的習俗,一般是一把銀簪,一把銀夾,三把銀叉。據傳,客家先民在南下大遷徙的途中,婦女將鐵器小刀、短劍或利叉隱藏插於髮髻中,作為防身的器具,即使到山區或新的居住區,初期也需要自衛防身。久而久之,這些用以防身自衛的器具逐漸演變成客家婦女特有的髮髻頭飾,所不同的是,以銀器代替了初期的鐵器。

        這樣的銀簪一般都是由白銀製成,長約10釐米,中間較窄,兩頭稍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紋,精巧玲瓏,其形狀類似現在的"耳挖子"。舊時候,客家尤其是客家婦女、經常遭受流寇、土匪或邪惡勢力(包括流氓、地痞、無賴漢等)的欺淩,為了防身自衛,便開始隨身攜帶一些短小鋒利的鐵器,以便在遭到突然襲擊一時又無法脫身時給對方以致命的一擊。銀簪不僅可以防衛武器,還可用作治病工具:一是凡遇頭痛腦熱等疾病,便用熟雞蛋白與銀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熱在患者身上來回擦拭,據說療效甚佳,歷史相傳,沿用至今。二是當客家姑娘要出嫁時,做母親的總要送一支銀髻給女兒作為陪嫁物,並再三叮囑女兒,在房事時如遇新郎出現"暴脫症",可取銀簪向男方尾椎骨處重刺一針,據說也很奏效。三是如被毒蛇咬傷,用銀簪刺蛇傷處,擠出毒血,防止蛇毒沁入心臟。

        不過,在現代的年輕客家婦女中,由於愛美、圖涼爽等緣故,大都把頭髮剪成運動型或學生型,只是齊耳的頭髮。即使有些婦女留著長髮,也很少人把頭髮盤髻起來,更不用說去插上一支銀簪了

        髮髻是客家婦女的一種頭飾。她們還是姑娘的時候,一般都留長髮,在腦後結個單辮,系上紅頭繩。一旦婚事議定,成了小媳婦,就必須擇日盤髮髻。之後,盤髮髻就成了已婚婦女梳妝的主要內容。髮髻盤好後,套上用黑線織成的髻絡,用一把銀夾,自下往上把頭髮的大部夾住,然後用三把銀叉,自上往下,分左中右,從三個方向把頭髮夾住,最後再用一根銀簪橫穿而過,將髮髻固定。其中,銀叉均為刀型,銀簪似劍,銀夾似叉,上面刻著各種花紋,美化著客家婦女的髮髻。為什麼它們呈刀形和劍形呢?這與中原戰亂和客家南遷又有密切的關係。晉、唐、宋時期,大量中原人南遷。沿途難免遭到兵匪阻攔、搶劫,或地方惡勢力的騷擾。在戰亂南遷中的客家婦女為了防身,便隨身攜帶一些短小鋒利的鐵器,如小刀、短劍之類的防身器械,以便在遭到突然襲擊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即使擊不倒對方,也可以自殺,以保清白之身。後來,婦女考慮到攜帶方便和便於隱蔽,便高挽起頭髮,把小刀或短劍藏於髮髻之間,表面上看起來是束髮的髻子,實際上則是防身自衛的武器。這種以防身自衛的武器,便逐漸演變為一種客家婦女的頭飾裝飾品。   

    二、客家婦女的涼帽。

    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薄薄的篾片、麥稈或漂白的棕葉編織的。這種斗笠,圓形、平面、無頂、直徑50釐米左右,中間直徑10釐米留空,形同斗笠圈,頂部縫有布,有些還繡著梅花等紋飾,邊沿周圍垂掛五寸來長的褶疊均勻的布巾,有黑色的、有藍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花色的。年輕未婚姑娘們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著兩條五顏六色的彩帶,人們一看就知道這姑娘是尚未婚嫁的。由於這種斗笠特別能遮陽光,垂布隨著身體擺動飄舞搖擺,招來悠悠涼風,涼爽宜人,所以,客家人都習慣稱為“涼帽”或者“涼笠”。

    關於涼帽的來歷,閩西有個美麗的傳說。唐朝仙人呂洞賓與客家農婦鬥智,自愧不如,稱讚客家婦女真了不起,並送頭巾一條留念,保佑終生聰明美麗。農婦將頭巾掛在斗笠的邊沿,成為笠披,更顯得伶俐好看。有傳,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唐朝末年黃巢“造反”後,中原漢人紛紛南遷,他們來到江西、福建以至廣東一帶荒無人煙的山區,改變了北方男耕女織、女子少有抛頭露面的習俗,她們也和男子一樣,為了生存,與惡劣的環境作鬥爭,開荒種地。但是,那種認為在男人們戴的斗笠上罩上一塊黑布,成為女用斗笠,以遮住面孔。後來,大家感到不太方便,便把罩著的布揭下,改成縫在斗笠邊沿周圍垂掛;再到後來,就乾脆剪去面前垂掛的部分。現在,粵東、惠陽、粵西一帶上年紀的客家婦女,仍喜歡戴四周垂掛褶疊著輕飄黑紗的“涼帽”。

      在梅縣,有一種傳說。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景山,明朝滅亡後,太子朱慈烺由東宮開講李士淳帯離京城,李士淳老師將年方十六歲的太子帯回廣東梅縣鬆口老家居住。然在村中寄住,容昜走漏風聲,於是又和太子在陰那山靈光寺廟內住了下來。最終因明朝難於恢復,大勢已去,太子朱慈烺便隱名出家,在靈光寺內當了和尚,當地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太子,都叫他太子和尚。相傳陪同太子南逃的宮女,逃到梅縣鬆口一帶的山村,清兵追殺過來,這個山村正在織篾的幾位篾匠,機靈地把織竹帽的半成品扣在南逃的宮女頭上,旁邊的客家婦女用黑布頭巾往竹帽上一搭,擋住了臉龐,拉她們在田裡勞作,躲過了劫難,北方宮女也變成客家勞動婦女了。

三、客家婦女的頭帕。

         頭帕,又叫“頭裙”,還叫“棟(意即頂戴在頭上)頭帕”,“遮頭帕”、“遮頭圍裙”。頭帕是一小塊方形素巾,多為藍色,也有草綠色、黑色,也有用彩色絲線在中間繡上花鳥圖案的。用約二指寬的白布或紅布或花布縫邊,一邊的兩角釘上一指寬的彩色帶子。布帕和帶子的顏色和花樣,年輕人趨於鮮豔,中老年趨於樸素。使用時,將布帕蓋頭,用帶子繞頭紮緊,形成一個小帽檐和彩色頭箍,有似船形,既可遮風避雨,又可防止雜草、塵土落在頭上,保護頭髮。也可圍在腰間作圍裙用,還可用來包東西。紮在頭上,又是一種裝飾。不僅勞動時戴,趕墟也戴,可作包物之用。這種頭帕,在粵東地區最為常見。清人黃遵憲筆下的梅縣婦女形象就是"篷頭赤足,帕首裙身"。頭帕形狀和大小各地不一,梅縣、蕉嶺等地為方形,平遠等地則為長方形。頭裙製作精美,四周飾以花邊,中間用彩色絲線刺繡花鳥圖案。戴時將帕折成三角船形,包紮在頭上或只包結在髮髻上,用布質寬頻系緊,既可遮陽擋風、抵曬禦寒防塵,又可作裝飾物,起女性帽子之用。系在胸前可作圍裙,幹活時可以防髒,赴墟購物時還可作包裹小物件用。冬季或坐月子時可用以包頭,防止受涼。它與佘族婦女的頭帕頗相似。據《石窟一徽·禮俗》卷四載:"俗婦女冬日帶帕,帕皆青布為之。"就整個梅州而言,各地習俗略有差異,如有些地區婦女整年都有帶帕的。帕的顏色,梅縣婦女老者多用青色,年輕者多用藍色,鑲上白邊。

       頭帕,又叫“頭裙”、圍身裙。它的作用有多種:一是作頭帕,包紮在頭上,當帽子用,可防止荊棘、樹枝等勾亂頭髮;二是有時作圍身裙,可遮蓋上衣,以免弄髒,亦可起束胸作用;三是可作手巾包東西。我記得婆在梅州梅縣城東鎮謝田村上山割草時,看到有成熟的山念果、楊梅和其它野果,採摘下來用頭帕包好帶回家給小孩們享用。梅縣西陽、白宮一帶婦女的“頭裙”特別講究,一律用藍布、鑲白邊,做工精緻,當作頭帕紮起時,就似一頂特製的帽子,很好看。舊時,客家婦女都使用,近四五十年較少,但興寧、五華、龍川等地較年老的客家婦女仍然使用。

        有學者研究說,客家婦女的“頭帕”是北方頭巾文化的延續和贛閩粵本土文化的結合。客家人從相對開闊乾燥的北方平原遷移至多雨潮濕的南方丘陵,為了禦寒防濕,頭帕更加成了服飾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另一方面,客家婦女的頭帕的形式也源于文化融合,學習了長江流域悟子的形式和土佘服飾的裝飾特點;同時還源於客家先民對贛閩粵丘陵氣域的深刻理解:紅褐、黑、白相間條紋的披肩,有如客家深厚的地層,又如客家層層的梯田;額前部的大塊黑色面料配上豔麗的兩根絲帶,有如厚重大地上的兩條河流。據一位客家老人解釋是一條是以前的河,一條是現在的河以前的河可能是指北方的黃河,過去養育著他們的祖先 現在的河可能是指閩粵贛地區的河流,現在養育著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 ;還有戴好的頭帕如同起伏的丘陵等。這些都體現了客家人對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與應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6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