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随缘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4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梅县茶山古村落拾零

已有 3917 次阅读2011-10-7 23:29 |个人分类:文化梅州系列|系统分类: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广东省梅县水车镇的茶山村,201012月被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成为梅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古村落。当我们看到报纸上刊登这个消息时,感动非常兴奋和骄傲。因为,我们是在2009年初春就与朋友一起来到过茶山古村落考察游览。当时茶山古村还没有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然而,茶山古村落的秀美风光、精美建筑和恬静环境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每一座古宅后面均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按照参观顺序分别记述之。

清末驻日本等国领事黄均选的祖屋——资政第。“资政第”位于梅县水车镇灯塔村叶子坑6号,它是黄均选在100多年前所建,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方形围屋,呈回字形,前后有三杠,前面两杠为住人的楼房,东西和北面均有条石楼梯上去,地面是用青砖铺成的,人行走起来特别厚稳,还颇具隔音效果。最后一杠是厨房和养家禽的地方。据现住主人介绍,厨房与前面两杠房的墙很厚实,中间有小门相通,显得深邃幽静,小门一关,前屋就显得既安全又隔音,据说厨房杀猪,猪吼叫时楼上的人都听不见的,这真是很神奇的。

资政第的门联为“堂基昔焕,麟应时生”。中堂的木屏风是通花的木刻,图案一般都是祥云或花鸟,桁桷檐的破损比较严重,整体结构看起来很破旧,许多地方还留有文革期间的政治标语痕迹,颇具历史沧桑感。上堂的墙上仅悬挂着一张“黄公均选遗像”,显得单调和孤独。但是也说明后代仍旧没有忘记祖先的“挖井之恩”。黄均选的女儿黄甘英,原为全国政协常委、妇联副主席,据说她在有生之年也常回家祭拜祖先。

我们从资政第出来,驱车来到古村落的深处——“同德楼”和“德崇楼”参观。这两座楼遥遥相望。“德崇楼”在高处,我们是被“德崇楼”的门联和石花窗吸引去的。其门联为“德修誉著,崇礼兴仁”,寥寥八个字,体现了主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石花窗是“云龙”图案,两条相向的石龙,头、尾和身体均用祥云图案勾勒而成,非常对称和协调,这足以证明当时石匠的高超技艺。遗憾的是,“德崇楼”里一个人都没有,大门紧闭,我们只好从侧门进去自己参观:这是一幢两堂两横的客家民居,也许因为靠山的缘故,屋形显得扁平绵长。只见一个四方的天井把上下堂隔开,上堂摆着香炉和一张案桌,可能过年有人来烧香祭拜祖先。我们抬头仰望:二楼的木栏杆上四周写着“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大幅标语,从这些标语和墙上的语录栏断定,这座楼很可能做过生产队的文化室。我们沿着石楼梯走上二楼,二楼全是木结构的设计,木楼板、木墙和木栏杆。也许很久未有人居住了,天井里长满绿苔,横屋的过门上边长着枯草,还挂着蛛丝呢。一片凄清冷落的景象。我们不禁叹息:曾经风光的黄姓先贤,后人如今安在?

我们走下“德崇楼”屋前的陡坡,往对面的“同德楼”参观。“同德楼”位于灯塔村荷树窝9号,是典型的杠式客家方形围屋,由七幢杠楼组成,故俗称“七杠楼”。 “同德楼”下边的窝地旁边的平地上有口水井,据说井里的水至今还能喝。水井的左右两边有小石级路上到“同德楼”。楼中间的大门上有“同德楼”三个苍劲的大字,门联为“同居盛世,德履仁门”。这足以可见这排气势恢弘的七杠楼,曾经是人丁兴旺、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同德楼”建筑风格上有两大特色:一是防御系统极为严密。楼的墙体非常厚实,外围门、窗全为石材,木板大门还包裹着当年从英国进口的铝皮,不怕火烧和水浸,最外边的杠屋顶还专门建了一个炮楼,供望御敌之用。二是二楼敞厅。敞楼围栏全是瓶状木条栏杆,并且全楼畅通无阻,俗称“走马楼”。我们边走边看,走到右边的横屋,发觉居住在“同德楼”的只有一两户人家了。昔日的兴旺热闹没有了,繁荣不再了,如今却是宴席散去,人去楼空。 
    
 

我们返回到茶山村口的“大夫第”、“云汉楼”、“儒林第”等民居参观。刚走到“大夫第”门口,我们就遇见屋主黄伯,他主动充当导游给我们介绍茶山古村落的历史变迁。“大夫第”是第一次北伐梅军总参谋长黄新华的故居。它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从侧门进去,左右两边有八角圆拱门,显得与众不同。进了八角圆拱门,就是长方形的禾坪,大门的檐桁桷下有色彩鲜艳的雕花和壁画,主要由蓝、绿、灰和黄等几种颜色构成。雕有麒麟、狮子等,活灵活现,形象可爱;壁画均为自然山水和人文典故居多,有栩栩如生的虾、鹤、鱼,也有唐僧西天取经、武松打虎的传说、神话人物等故事画。中堂两侧的雕花门屏上有“八仙图”,一边四扇,也配有祥云图案,精雕细琢,足见当时木雕工匠的精湛技艺。

 

 “云汉楼”是原新加坡四大财团之一、嘉应首富黄云辉的故居。“云汉楼”的鎏金屏风木雕门特别引人目,高贵大气且保存完整。几对当年黄菊华先生嫁女时的楹联、门联等特别引人注目:屏风木雕门上的“瑞应华堂旭日和鸣谐侣,祥迎榻瑶阶熙育长兰茅”,上堂楹联为“玉种在蓝田且关雎四句,丝牵连綉幙还歌麟趾三章”,“佳偶本天成方欣玉种蓝田经牵翠,交缘由夙定共羡花开并蒂缕结同心”,堂上还吊着当年挂的宫灯,完好无损。我们环视四周,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喜庆气氛中……“云汉楼”还有整楼过道拱门上的伞面壁画,屏风的鎏金雕花,其色彩鲜艳,寓意深刻。我们不禁惊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高度浓缩在这些壁画、对联、木雕等上面,我们看了怎不拍案叫绝!“云汉楼”可谓客家民居建筑之精品。

   

    我们最后到达“儒林第”。与前面的民居相比,“儒林第”可谓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精致建筑。从外形上看,是两堂两横的杠楼,外面有围墙,中间有个楼门。门上有“进士”二字。门联为“继志述事,善积庆馀”,进去有个门坪,正门上方是“儒林第”三字,再上方有一个缕空的“福”字,呈圆形状,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排放的“福”字呢。大门门联为“继承先志,善与人同”。大门四周的壁画均为雉、猴、鹿、鸟等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走进中门,“贡元”两个大字显目地挂在头顶,据说这是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胡为题给本楼贡生黄锡歉的。上堂正中摆着几张相片,旁边靠墙放着“继善堂”的牌匾,据说是钱恂题赠的。 钱恂(18531927),字念劬。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北京政府参政院参政,著有《天一阁见存书目》、《壬子文澜阁所存书目》等,匾中提到的“筱垣”实为钱恂的故友,即为照片上的黄菊华。这足以证明“儒林第”人才辈出的辉煌历史。如今后代也不逊色,“儒林第”诞生出了一族群新时代的“儒林”:教授、学者、大学生!

我们向黄伯问起“茶山村”名称的来历,因为我们看见每座楼的门牌都写着“灯塔村”而不是”茶山村”,况且村里没有看见一棵茶树。黄伯笑着告诉我们:他们黄姓的祖先初来乍到时,看见村口有棵很大的山茶树,就觉得这地方很有灵气,决定在此处落脚了,因此得名“茶山村”。解放初期,茶山村是全县率先成立“互助组”的,作为全县学习的榜样,象灯塔一样照亮全县,大伙就把村名改为“灯塔村”,一直沿用至今。

走出“儒林第”,我们感慨万千:从高处往下看,整个茶山古村落名楼林立,名人辈出,也许是黄姓的祖先经历艰难迁徙,来到那颗山茶树下,发现此处是福荫子孙的风水宝地,故才孕育了一代代英才。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梅子 2011-10-8 10:18
图文并茂,很好的推介。
回复 一人 2011-10-8 20:42
增长知识了。
回复 新客家人 2011-10-10 12:22
好介绍,有机会也去逛逛。
回复 观山乐水人 2011-12-17 22:36
很美!有机会时去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8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