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壮族梁大岭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364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谁丢了客家人的脸,伤了伟大的壮民族尊严?

已有 2620 次阅读2010-7-4 00:00 |个人分类:日记

2010-07-04 天气:晴天 心情:流泪

         谁丢了客家人的脸,伤了伟大的壮民族尊严?

                                   (一)

笑话,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客家女子刘三姐的故事?

 草稿

 

       一、两广争夺歌仙刘三姐引发土客文化械斗!

      壮人梁大岭这些天考证歌仙刘三姐民族属性,发现一个笑话:中国人无人不知电影《刘三姐》讲的是壮族刘三姐故事,可是,有一个新浪网名叫能量的文人竟然写文章<<纠错:刘三姐本应是刘三妹>>,文章一开头就说:"  电影《刘三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优秀影片,片中叙述了广西(也有说广东的)客家女子刘三姐反抗封建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动人故事。",这位能量还声明:原创/不得翻版转摘.

     壮人梁大岭经考证,这位能量先生应该是09年11月到人民政协报上首发<<歌仙"刘三姐"实有其人客家地区叫"刘三妹">>大肆炒作的肖平,2009年11月26日中国新闻网注明来源:人民政协报,摘自《客家人:一个东方族群的隐秘历史》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

     谁人不知电影刘三姐是壮族?连民俗学家客家人钟敬文也只说歌仙刘三姐乃歌圩风俗的女儿,并未说是客家人! 

       能量先生说:"  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广西(也有说广东的)客家女子刘三姐的动人故事。"明显就是个无中生有之说,与世人皆知的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广西壮族刘三姐的故事不符!

     2004年05月25日14:55 金羊网-羊城晚报<<两广争夺刘三姐 岭南处处留美名(图)>>一文为世人揭开这个夺刘三姐背后的故事,不妨摘录转载,让世人先知道个大概:

 

   
  今天,广东省文联“珠江行”采风团结束为期半月的采风活动,于中午回到广州。此行溯珠江而上,出广东,经广西,进贵州,到云南,所到之处,收获甚多。其中最为有趣的现象之一是,沿珠江流域,各地都在争打“刘三姐”品牌,这个集山川灵秀于一身的珠江女儿,到处都有好人缘。

  采风团成员、中山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专家叶春生对“刘三姐”现象有过深入的研究,他说,广东、广西许多地方都有她的遗迹或说法,封开县的这一处,是其中一个。他说,两广地区不少地方都在展开对“刘三姐”的争夺。

     叶春生教授说,对广东来说,梅县说它是当地的松口人,阳春说她是春湾人,说是在春湾有她的祖坟,还有一对歌台,上面有周敦颐写的“刘三姐歌台”五个字;广西则说她是宜山人,也有的说是富川人。叶春生说,从各地对她的称呼可以探出她的一些传歌的路线:梅县叫她刘三妹,到了清远、肇庆、阳春,叫她刘三姐,阳江叫她刘三妈,电白叫她刘三太。从中可以看出,她在梅县是一个小姑娘,经阳春又过阳江,再到电白,她的年龄在逐渐增长。“这可能就是广东刘三姐传歌的路线。”广西宜山,有叫她刘三姐的,富川叫她刘三姑的比较多。“这是广西刘三姐的传歌的路线,反映了一个风物传说圈。”

  
  
  很多人不知道,叶春生教授的老师、一代民俗学巨匠、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的钟敬文教授,也曾对刘三姐有过专门的研究!他曾写过《广西的刘三姐》,说“刘三姐是广西歌墟的女儿”。

  叶春生说,钟敬文还打算写一篇《广东的刘三妹》,后来一直没有写成。到他晚年的时候,叶春生曾经当面问过他那篇文章还写不写,他说,不写了,你写吧。后来叶春生就写了一篇《广东的刘三妹》。也给他看过,后来发表了,钟敬文说可以自圆其说。

    记者 张演钦 通讯员 叶蓝 陈顺存 陈达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据网上搜查,壮人梁大岭初步判定叶春生教授是客家人,所以叶春生虽然同意钟敬文“刘三姐是广西歌墟的女儿”说,但仍然表现出某些客家文人"自古山歌松口出"的客家文人特有的附会意淫情结,叶说:"从各地对她的称呼可以探出她的一些传歌的路线:梅县叫她刘三妹,到了清远、肇庆、阳春,叫她刘三姐,阳江叫她刘三妈,电白叫她刘三太。从中可以看出,她在梅县是一个小姑娘,经阳春又过阳江,再到电白,她的年龄在逐渐增长。“这可能就是广东刘三姐传歌的路线。”

    叶的这种说法,完全看不出是师从民俗学大师钟敬文的学生,根本没有"著名民俗学专家"应有的学术!从歌手称呼不同来戏说,小学生也会!客家人有关歌仙刘三姐是客家人的说法类似足球出中国宋代蹴鞠之说一样可笑!

    更为恶劣的是客家人炒作歌仙刘三姐是客家女,到壮族吧挑起土客械斗,就有点广东广府人说的"客家占地主"了,大而说之,就是类似韩国人抢占中华文化啦!

二、壮族山歌并非汉族传入,歌仙刘三姐并非客家女!

 

   民俗学大师客家人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据说也是客家人)1928草写《歌仙刘三妹故事》小文,到2001-03-01 第1次印刷,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几乎耗时一生.

   经查,钟敬文也只说: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并没有"月亮走,我也走.",把刘三姐学术成客家女,更没有学术出"壮族山歌是汉族传".

 

    钟敬文的学生巴莫曲布嫫(彝族)在钟敬文民俗随笔谣俗蠡测》编后记一文中说:

 

     钟先生历来强调为人与为学的关系,在每一届新生踏入校门的第一堂课上,钟先生都会从“首先学会做人”讲起. 

    为什么钟敬文不写《广东的刘三妹》了呢?

    事实上钟敬文已在<<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 >>一文给出了答案:刘三姐为歌圩风俗之女儿!

     具体理由是:

      最近农学冠在《壮族歌圩之源流》一文中,对刘三姐倡始唱歌(又曰“传歌”)之传说,采取否定态度。彼认为一种社会流行之风俗,决不出于某人所组织或倡导,实乃由其深刻社会原因所产生者。彼又认为壮族歌圩发展到唐代,己臻完善,并已造就众多“刘三姐式”之民间歌手。刘三姐传歌之传说,其实,乃体现当日歌圩发展潮流之情形[7]。此种看法,大体可谓正确;惜论述未畅耳[8]。

   钟敬文注[8]说: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1942),编著者陈志良在该书上册《歌谣之研究》第三章已说出比较明达之见解,大约谓该地人民对民族流行之唱歌风俗,推源思本,要个善歌者作开始人。刘三姐故事,就在此种情况下产生者。然陈氏亦未作较多之论述。

  记得20年代未(1928),我草写《歌仙刘三妹故事》小文时,已明确指出刘三姐传说之产生,乃后人根据当地流行之唱歌风俗,加以想象(如化石情节),所造成者。

 

     此种风俗之产生时代,恐当在较遥远之部落生活时期,并非如过去一般记录者所说,始于唐代或明代。

    总之,从一般社会学、文化史之观点看,社会风俗、习惯之形成,必由于特定社会生活之需要,其发展与衰颓,亦必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歌圩此种源远流长、且广泛扩布之民族节日,其起源甚古,当时无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机能而存在者。在流播过程中当有增益、修改,产生一定之变化状态。不管如何,歌圩在产生与流传过程中,必然与当地群众生活、文化及集体思想有极其密切之关系,并不断起各种现实作用(实际的或心理的)。此种风俗具有一定强度之生命力,从远古到现代,仍兀立于其地民众社会生活之原野中,如一株常绿不调之大树。

 此种具有坚强之生命力之民间风俗,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将产生许多杰出之民间诗人、歌手,彼等之诗才、歌艺及种种逸事,必然要广受群众注意,因而在民间流传。当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喜爱诗才歌艺之群众,尤其是民间艺人,当作创作素材,加以剪裁、熔铸,逐渐使之成为一种传说,一种民间散文艺术作品。此种过程,往往跨越时代,江河长流。同时作品亦不断受到增益、改变。一般说,愈至后来,情节愈丰富,当然亦可能有情节脱落,甚至性质改变者。传至今日,形态繁复、流布广阔之刘三姐传说,极可能依据此种文化条件与创造过程所产生与发展者。

   过去学者信任民间相传之说法,固属非是。对此种民间创作,企图探本寻源,究明刘三姐之确为真人真实之想法,毋论不可能实现,即使真正成功,意义并非甚大也。

 

 钟敬文先生出生在讲客家话的广东海陆丰地区,在粤语地区广州生活过,解放前就研究过壮族山歌,当然知道壮族歌仙刘三姐,二十年代末,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开始调查两粤各地的风俗与搜集西南民族材料。钟敬文搜集了有关僮民的历史文献,写成《僮民3考略》一文。三十年代,钟敬文等学者对刘三姐文化现象和李调元的《粤风》发表了若干评论。

 由此可见"风俗说"并非钟敬文先生一个人不成熟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钟敬文先生的关键词是:刘三姐---歌圩---其起源甚古---恐当在较遥远之部落生活时期,这就是说钟敬文先生至少已认识到或已经暗示过叶春生:

壮族山歌并非汉族传入,歌仙刘三姐并非客家女!

这恐怕才是钟敬文后来一直没有写成《广东的刘三妹>>的原因。钟敬文"不写了",就说明钟敬文认为自已一生研究刘三姐山歌的成果已在<<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 >>一文中说清楚了,再没有新成果了,因而没必要再写,而不是"写不成"!

  由此也足见钟敬文作为大师是"做学问先做人",人品与学品俱佳!

  而后来钟敬文评说可以自圆其说的叶春生《广东的刘三妹》一文网上查不到,从上述叶春生"戏说"看,大概也是这个水平.

 

  历史上不论是潮州还是梅州,都是壮乡,是壮人先祖先开拓之地!河源市龙川县是古循州,北宋乐史撰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二>>卷一六九载:循州风俗,人多僚蛮.明.宋濂《浦阳人物记》:县多山畲洞獠.

 客家人是闽畲入壮乡即古代俚人之地,被俚人同而不化,才有客家话,俚人语言的形成应该是冼夫人压服古代广东壮人汉化的时代,这从海南儋州话近似粤语可以佐证,南北朝的梁大同年间(公元535——546年),冼夫人开发了儋州,“海南儋耳归者千余峒”(《琼台志》),此后儋州话才形成.

  台湾学者许时烺<<客家源流>>:

“畬”是闽的主人源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俚”是粤的主人源于《隋书》。

 

  今中国古代南方所有的“俚”都被“教化”成“汉人”,而“俚”在明代时官方称为“壮”,也就是今壮族。凤凰山的主人“俚”先于“畬”,......可见不论是“客、山客”和“客仔”和“客民”和“客人”和“客子”或“客家”,最早出现在文献上的时间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以后,而且一开始也不普遍,甚至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东莞县志》还称客家人为“獠”。《新会县志》甚至在客字旁加个“犭”。连敦煌写本《坛经》也写:“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未为堪作佛法!”。所以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事件时,屏东“客、山客”回到上杭后,《清史稿》纪录是上杭民温上贵还称作“棚民”,实际上也是如此,它说明客家由“棚民”变做“客家”的事实。

 客家今天已经生了根,名称从饶平的“徭僮”,广东的“輋”,福建的“棚民”称呼的过渡时期,大致经过200年左右才开始从“畬客”中分离转变。许多人不承认,总认为他是“中原士大夫”。不过,和客家一样,畬族血液上也有“蚕豆症(海洋性贫血症)”现象,看样子“畬”、“客”在现代医学上早晚是要被检验,就是想分也分不开。

    但有一个文化大家都相同,过去粤东、大埔、丰顺、赣南、闽西各县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妇女的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

    客家这样的发式,潮汕已婚妇女及凤凰山畬族“凤凰髻”也是如此装扮。

笑话,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客家女子刘三姐的故事?

          (清朝打鬃的潮汕妇女。)

  广东阳江市至今仍有"那"开头的很多壮话汉字地名,阳江得名于漠阳江,古代阳江壮人己随冼夫人在隋朝粤化,不会讲壮了,因此只知"漠"为壮话"狗"的汉谐音字,而将"阳"误为壮话"羊"的汉谐音字,其实"阳"应该是壮话"恶"的汉谐音字,"漠阳"应该是倒装壮话汉谐音字,意思是"恶狗",而"阳春"的"春"也应是壮话"咸"的汉谐音字.

 而清代及当代客家人先入为主,如罗香林依族谱中原说入手附会五次大移民说,却忽视了客家身上的奇异蛮俗---妇女天足高髻凉帽,趁圩为市,客家人夜嫁夜娶,类似瑶僮,官家和广府人不承认汉种等受压迫歧视历史!

 畲客苦难历史造成归善向化而失去古闽母语,如粤人失去壮话母语,才造成很客家人无法从语言角度去破解身世,而壮人两千多年来不肯为秦虏,豪言壮语至今,会壮、粤、桂柳、汉语,研究起来就比畲、客、粤、汉人更容易!

 

因此,从闽越源流看,不论是客家人的山歌,还是粤语山歌,都不可能是先有女儿后有妈,由汉族传到壮乡!只能是从好歌的两广古越人---壮人先祖那里传承过去!

三、壮族山歌中有汉式山歌,但不能因此说壮族山歌是汉族传入.

 客家人的七言四句汉式山歌则是古畲族人向化事汉文学形成的!

  广西桂柳话是明清朝时代才形成,桂柳地区也是壮乡,明史说城外五里即壮,至今柳州市郊外五里卡附近的都乐岩公园内外皆壮村还讲壮话,都乐岩公园内在柳江人古人类遗址一、二里内,"都乐"也是壮话汉谐音字,据说柳州民俗学者认为"都"是"壮话"门"之汉谐音字,壮人梁大岭认为不是,而是壮话特有的动物名称前附加的动物类代词的汉谐字,"乐"(六、或陆.)是壮话"鸟"的汉谐字,如"牛"壮人念为"都"怀"(或歪)、"猪"壮人念为"都母","狗"壮人念为"都漠"(莫).

   由于城外五里即壮,壮族在汉化过程中也会讲桂柳官话,并且保留壮话,操壮汉(此处指广西汉方言)双语,十分普及,靠近粤语地区的则壮粤双语,如钦州、防城、上思、贵港、凭祥、南宁、百色等,因此壮人用汉语唱七言四句山歌并不奇怪,当代学者研究刘三姐文章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岭表之风---粤风>>就说:壮女唱汉语歌.

  原文是:"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不见风吹花上枝."此歌<<平南县志>>记载为浔州壮女相思曲,<<贵县县志>>记为刘三姐唱的歌谣,可见是壮女唱的汉语歌.

  梁庭望教授"壮女唱的汉语歌"并不准确.

 

  壮人梁大岭是来自上林县龙楼大浪壮歌圩的人,高中时代曾在家乡学唱壮山歌,还到龙楼大浪壮歌圩对唱过,大学时代还应邀在晚会上唱过,至今二十多年过去,还会唱壮山歌,大学时代是校园诗人,前年回乡还用汉字写过壮诗歌<<梁大岭题诗>>,并用壮话朗诵后上传到上林论坛,对壮人唱汉语歌比梁庭望教授更清楚是什么回事,准确说应该是:壮歌用汉字写,壮女用壮话唱壮歌!

 壮人由于异族入侵压迫歧视,造成没有统一使用的文字,只好借汉字表记,但由于壮语声母和韵母大大多于汉语,大量壮话无法用表汉音的汉字一一表音表意,就出现壮话汉字不一致的奇异情况,不同的壮人表达同一意思会用不同的汉字,念不同的壮音,如"走",壮话汉近音字是"比",壮人写汉字"走"却念壮音"比",不一样,而"跑"的壮话无对应同音近音字,一时又造不出壮字来记,只好借汉字"跑"来表意,而念不同于汉语"跑"音的壮音,壮人梁大岭壮诗歌<<梁大岭题诗>>,就属于这种情况,还有汉字汉语"不知",壮话是"依罗",这一点壮人梁大岭在上传<<梁大岭题诗>>视频到上林论坛时,就是一口的壮话"依罗",而不是念成汉语的"不知",在深圳工作的壮人在收听后,还特意作了点评说:"很特别."

  如果不了解壮人梁大岭汉式壮诗<<梁大岭题诗>>,仅凭梁大岭是汉字姓名(壮名特亮笑话,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客家女子刘三姐的故事?),家族谱"祖从山东来"及汉字汉式诗歌,就认定梁大岭是汉人,大错特错!笑话,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客家女子刘三姐的故事?

 

  覃桂清<<刘三姐与岭南文化>>一文就说:

  更有意思的是在汉壮杂居的广西扶绥县出现 “平话(汉方言)夹壮语歌”,如当地唱的叙事歌《刘三姐》中有这样一首歌:三妹打柴真是好,三妹打柴唱山歌;妹之退归哥又骂①,走到屋外骂匹播?②。

歌中①妹之,平话(汉方言)即妹子,妹妹。②匹播,壮话语音,即倒泼水响象声词。一首歌中有两种语言,简直是文化史的奇闻,这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特产。

1987年4月间,扶绥县文化馆左年秋等去新安村采访,向当地民间壮族歌手陆三妹、黄福大等记录了一首叙歌《刘三姐》。这首叙事歌用壮语夹平话(汉方言)演唱,有时为了押韵,句末常变换上相应的壮音或借汉的词语。如:爷娘生来真好女,正是观音托世姨;眼象天星眉象月,口似石榴花正内。

  汉字壮话这种情况类似粤语用汉字书写记录,而用粤语念,不是用普通话念,又类似汉字日语!

  中国人见是汉字就先入为主认为是汉语,大错特错!

  壮人梁大岭研究认为将粤语和客家话划入汉语方言,就是先入为主,大错特错!

 汉字日语,举世皆知,为什么不先入为主,将日语划为汉语方言呢?笑话,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客家女子刘三姐的故事?

畬与客操同一语言---客家话,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据说叶帅反对将客家人划入少数民族, 中国汉族语言学家是不是砖家,由此可见!笑话,电影《刘三姐》叙述了客家女子刘三姐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汉族中的讲客、粤、桂柳、平话的人,还是讲普通话的汉人,很少有人会讲壮!类似粤人不会讲客家话,北方人不会讲南方吴、湘、闽、粤语一样!

 俚、粤、畲、客语言形成后与壮话分开近千年历史,言语不通,鸡同鸭讲,客家地区又与古粤西(今广西)的壮族地区万水千山,是唐代柳宗元哭诉:"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越江边"的闻瘴色变,足不前,夭亡牢役之地,客家女不可能不学自通壮话,更不可能仙女下凡抛尸找死将客家山歌传到壮乡!

 

 

 知道以上壮人汉字壮话常识,就不难破解清代浔州贵县歌仙刘三姐之谜!也不难破解阳春、封开等粤语歌仙刘三姐之谜!

 

 

  屈大均<<广东新语>>说"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阳春土人祀之锦石岩。"

 屈大均没有讲是广州之北近千公里的潮梅地客家地区女子或客家女子,广东新兴是广州以南,阳春之北,是古代壮人(越人、俚人.)在冼夫人压服下归善向化粤化之地,土人就是非客非汉的古代壮人---越人、俚人.即政府编户齐民上户口纳税服役的粤人的祖先!

  

  屈大均新兴女子说至今在新兴县市找不到有刘三姐传说,而2008-11-17 16廖干声在阳春政协网发表<<历史刘三姐新证>>看,阳春并无锦石岩,只有铜石岩,铜石岩又称通真岩.

 

  可见,屈大均如不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就是胡编乱造!


     廖干声在阳春政协网发表<<历史刘三姐新证>>还为壮人梁大岭提供了歌仙刘三姐民族属性不属汉族考之新证:

1、思良都,当为土人"归善、思良、向化"之意!

 

据旧《县志》记载,秦时阳春境属桂林郡。自汉以后,阳春境属高凉郡或部分属高兴郡。明、清时阳春县属肇庆府。县下设二司(黄泥湾司、古良司)、五都(南厢都、思良都、顺阳都、南乡都、太平都)。

2、高凉、古良是壮话汉字地名!铜石、峒石,是壮汉合壁地名!那乌(六乌)、通真是壮地名!

 峒通铜、通,壮话有森林的山弄之意,"真"可能是壮话"石头、岩石."汉谐音字. "那"是壮话"水田"之汉谐音字,这是学界共识!"六"也是壮话"鸟"汉谐音字,"乌"是壮话"青黑"之汉谐音字.

廖干声<<历史刘三姐新证>>一文说:

经查证,通真岩早期文字记录有唐代张登的诗《峒石山》,......

     今阳春市春湾镇(原名黄泥湾),明朝叫那乌(六乌)堡。“东汉恒帝分立高凉郡,后为夷僚所据,梁讨平俚峒,置高州”(《舆地纪胜》)。“郁林乌浒民相率内属”(《后汉书·灵帝纪》)。六乌为上古越人,乌浒是东汉对越人的称谓之一,又称为夷僚,六朝称为俚僚。今春湾这一带在古代,俚僚民族与汉民族杂居,既懂得讲汉话,又能歌善舞,自然能迅速将汉语山歌传唱开来。

 

     阳春政协网上的廖文也是持刘三姐俚僚说,佐证了壮人梁大岭刘三姐壮族说!

     覃桂清<<刘三姐与岭南文化>>一文说:"至于按各地传说,刘三姐多在山野岩洞中传歌唱歌,这和汉族姑娘的生活距离就更远了,然而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俚人还处在“巢居岩处”、“刻木以为符契”的时代,因而俚姑娘刘三姐常到岩洞里传唱山歌,是顺理成章的寻常事。据广东阳春县传说,刘三姐传歌到该县春湾、就在春湾的铜石岩住下唱歌,后来在岩里升仙。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五年,人们在岩里刻有“刘仙三姐歌台”。到北宋时,宋真宗皇帝特赠宋太宗御书“通真岩”三字藏于石室,这充分证实刘三姐在唐代就在铜石岩里居住和把石洞做歌台,在里面传歌、对歌。据史载春湾原叫黄泥湾,过去又叫六鸟堡,六鸟是对俚人的称谓。说明当时春湾住着俚人。又传说当时春湾人把刘三姐叫“六鸟婆婆”,说明刘三姐是俚人。"

    当然有人会说壮这个族称是宋代才有,企图割裂越俚僚壮的血统传承关系,这不是学术!古代也没有汉族这个族称,照这种吃屎逻辑,汉族自称华夏,岂不扯谈?

 

   四、歌圩是壮族独有风俗,有壮族才有歌仙!

    我国各地集市,名称不一,岭南名"圩",中原名"集",贵州名"场",云南名"街子".

   始记岭南名"圩"者,是唐朝《十道志》云:“夷多民少,好吹葫芦笙,击铜鼓习射弓弩,呼市为虚,五日一集。”

   <<寰宇记>>"容州夷多民少,呼市为虚."

    明.谢肇制<<五杂俎.地部一>>卷三载:岭南谓之"趁虚",而岭南妇人为市,又一奇也.

    客家人也是闽越之蛮(畲),女人也为市,由此可以断定客家人不是什么南逃衣冠,中原衣冠入乡随奇异蛮俗没有任何官方文史记载,在中原地区,妇女缠足守在闺房里,移风天足为市不可能!

     壮族山歌与圩相连,这是与汉族山歌风俗最大之不同!

   

 

         

     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载:"越之市曰虚,多在村场,先期召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表皆然."

    南朝梁时吴运编纂的《安城(今宾阳县)志》云:“ 乡落唱和成风 。 ”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 昭州僮人“男女盛服,椎髻徙跣,聚会而歌”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迭歌结合,含情凄惋,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     明朝邝露在《赤雅》载:“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三月之歌曰浪花歌。”

   明嘉靖《南宁府志》:“男女答歌”为“远近村落及新附之州”的普遍现象。

    清代李调元在《南粤笔记》卷一“粤俗好歌”中讲到“东、西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同时,“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

     清《粤西丛载》:“宾州罗奉岭,去城七里,春秋二社日,士女毕集。男女未婚者,以歌诗相应和,自择配偶。”

     雍正<<广西通志>>载:"趁虚之日,男女歌答,惟壮人为然."

     民国广西<<恩思县志.社会>>载:六月初六,俗称六月六节,农人概停田工,谓忌人迹入田,农人皆趁虚作乐.

        

 

     

    "天上刘三姐,人间黄三弟。"

    由于禁歌,壮族没有文字,加上年久代湮,许多著名的壮族歌手已不为后人所知,除了刘三姐外,近当代有名的歌手主要黄三弟和吴矮娘等:
    黄三弟(1907-1971)男,壮族,广西柳城县人。从小受歌圩的熏陶,七岁起帮人看牛,学唱山歌。十六岁替老板榨糖做烧火工,得名师张天恩、赵良斌、赖廷标的指点,未满二十岁即能遇事见物出口成歌,连续数夜无雷同之词。歌才横溢,壮歌和汉歌皆精通。青年时代就蜚声八桂歌海,被誉为“歌王”,民间有。天上刘三姐,人间黄三弟”之说。黄勇刹、杨钦华、方寿德的山歌体长篇传记文学《歌王传》便是以其事迹、山歌为素材编写成的。
    吴矮娘(1890-1982)壮族,女,原名吴桂芬,著名民间歌手。她身材矮小,貌不惊人,不通文墨,解放前曾唱遍六个县,所向披靡,从未败阵,人称矮娘。她见物唱物,人家指什么她就能唱什么;出口成章,歌如泉涌,她肚子里的歌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壮族这种歌圩习俗,使山歌与汉唐诗宋词各领风骚,于是才有清代李调元<<粤风>>补三百篇阙如!

       汉族有山歌,但没有歌圩习俗,客家人到清代时因屈大钧写入广西新语,方为世人所知,客家山歌和客家历史一样,史上无名,不可能出歌仙!

    汉族山歌是个人在田间地头自唱自娱,偶有男女对唱,不成规模,汉族著名山歌之乡江苏白茆的山歌虽有歌会打擂台,毕竟只是一个乡小范围,不是以歌代言式的人人会唱,也没有歌仙之说!

    “彻夜歌声听壮家”,这是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游广西时所留诗句。

 

    壮族以歌闻名古今,可以自豪地说:北有诗仙李太白,南有歌仙刘三姐。 诗歌一词,诗属汉,而歌非壮莫属!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5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