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蓝色的海洋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28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东莞在工业化之后再拾田园旧梦,梅州拾什么呢?

热度 3已有 5248 次阅读2009-6-10 15:11 |个人分类:工作|系统分类: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东莞在工业化之后再拾田园旧梦,梅州拾什么呢?


       最近羊城晚报连续刊登文章,介绍东莞市凤岗镇如何从“三来一补”模式突围——“工业化之后再拾田园旧梦——东莞市凤岗镇炮楼与排屋重归政府视野”、“东莞凤岗排屋和炮楼凸显滨海客家特色”,凤岗镇以客家人为主,它在强手如云的东莞综合实力稳居前十,经济发展单项位列前五。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原有的文化往往保存得较好。凤岗镇内有两种有别于一般客家地区的建筑——排屋各炮楼。专家认定,前者是客家建筑继土楼、围屋之后的第三种建筑形态,充分体现了滨海客家文化特色。在熟悉旅游开发的人看来,这些简直是“无价宝”。
东莞凤岗炮楼


东莞凤岗排屋

      省委省政府“双转移”的号召发出后,凤岗人发现,世代相守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很可能助力经济的下一次腾飞。
      专家指出:凤岗的炮楼和排屋作为滨海客家特色建筑,其文化价值绝不亚于梅州客家文化和江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进入新阶级的标记。专家作出的文化定位是“客家第一个珠玑巷”、“客侨文化之乡”,提出凤岗应努力“建一个现化客侨生态文明镇”。看到这两篇文章,总觉得也许真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脑子好用,有钱人更懂得创造和积累财富,我们梅州是号称“世界客都”的地方,有点客家老大的意思,但我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是我们却不是特别珍惜财富,如同朱迪光老师所言“以经济建设的名义,均可一夜之间摧毁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剥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梅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可在梅城很少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部分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古建筑都拆得差不多了,有的也是二十一世纪重建的,仅存的一条老街也基本上涂上了二十世纪出品的化工颜料。梅州一直都打客家牌,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都是新的建设物(在珠三角人看来算什么呢?),梅州最著名的4A旅游景区却是人造景观。
客家围龙屋
大埔石楼

客家土围楼——大埔花萼楼

      看来东莞人真是有眼光啊!他们在工业化之后,再拾田园旧梦,我们梅州拾什么呢?我们真是要向人学习。刘日之书记在视察大埔时对大埔县委政府在弘扬客家文化,保护客家古民居方面的做法表示赞许,提出“保护好古民居也是政绩”。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称雄世界“永远的优势”,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从一个民族的永久性上看,文化比经济的意义更为深远。经济的优势常常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文化的优势则是一张不变的王牌,所以,我们的官员的政绩应该有更多的文化含金量,也就说官员的政绩应包含着比重不小的文化政绩。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回复 共赏樱花 2009-6-10 10:39
回复 共赏樱花 2009-6-10 10:39
回复 共赏樱花 2009-6-10 10:39
回复 共赏樱花 2009-6-10 10:39
回复 心恋柔柳 2009-6-11 00:16
炮楼确实很有特色,第一次见这种客家建筑形式,而且在商业高度发展的东莞能保存的这么好,实属难得不过,雁南非作为人造景观,亦不无可取之处,其建筑形式新中有旧,且能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当值得赞赏啊而且,梅州也不会没有保存完好的围龙屋或土楼,只是欠缺开发的好点子和有眼光、有魄力的企业家
回复 蓝色的海洋 2009-6-11 09:40
心恋柔柳: 炮楼确实很有特色,第一次见这种客家建筑形式,而且在商业高度发展的东莞能保存的这么好,实属难得不过,雁南非作为人造景观,亦不无可取之处,其建筑形式新中有旧,且能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当值得赞赏啊而且,梅州也不会没有保存完好的围龙屋或土楼,只是欠缺开发的好点子和有眼光、有魄力的企业家
大埔石楼是几 年前的照片,还是有点田园风光的味道,现在已被一片新楼完全包围了,这还是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古民居,大埔是保护古建筑做得最好的 , 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回复 yulh159 2009-6-11 15:33
文化遗存是宝库,我们要珍惜!
回复 yulh159 2009-6-11 15:38
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要规划保护好客家老民居.从保护角度来看我们还做得不够.
回复 yulh159 2009-6-13 11:17
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称雄世界“永远的优势”,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从一个民族的永久性上看,文化比经济的意义更为深远。经济的优势常常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文化的优势则是一张不变的王牌,所以,我们的官员的政绩应该有更多的文化含金量,也就说官员的政绩应包含着比重不小的文化政绩。
回复 田野 2009-6-14 09:55
鱼与熊掌···
回复 田野 2009-6-14 09:56
也许选择的是慢慢融合吧·先经济带动·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匿名 2009-6-16 10:02
同意楼上“田野”的意见,必竟有些东西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就连这些所谓的物质遗产,当年也是靠个别先富起来的人投资兴建起来的,投资者的资金也许是建立在损害别处生态环境而创造了金钱财富、建造今天所谓的物质遗产,这个话题是永远直得探究的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匿名 2009-6-18 08:36
文化的政绩是需要若干年才能得到肯定,而以经济为政绩是立竿见影的,试想想为官一任,谁不希望在短短的任职期间政绩能得到人们的肯定?
回复 蓝色的海洋 2009-6-18 10:13
: 文化的政绩是需要若干年才能得到肯定,而以经济为政绩是立竿见影的,试想想为官一任,谁不希望在短短的任职期间政绩能得到人们的肯定?
前人留下财富.你 把它保护好.不做败家 子.而且让它升值.政绩就见影了
hidden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显身卡 | 匿名2012-5-25 01:12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0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