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罗金良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2132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特色成沃土,安溪茶叶遍地开花

已有 567 次阅读2013-6-6 16:46 |个人分类:新闻|系统分类:情感•心情|

 

 

 

 1985年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的安溪县,在理清了发展茶叶经济的思路后,走出一条“内练品质、外树名牌、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路子,成功地把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不仅脱掉了贫困县帽子,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还均跃居福建农村县(市)10强和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百强县之列。2002年,安溪茶叶总产值达3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其中一半收入来自茶叶。

 

 

               特色成沃土,安溪茶叶遍地开花

 

     ——探求泉州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成功之路系列报道之五 

 

 

    来到“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乡村道路两旁几乎望不到一块稻田,绿毯似的茶园,从平地一直铺连到山腰间。安溪的山山水水吸吮着县内30万亩茶香,整个安溪就是一个大茶场。安溪一向出名,一是因为盛产名茶铁观音;一是作为福建最大的穷县,1985年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各项经济指标大都处于福建末位。但现在安溪不仅脱掉了贫困县帽子,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还均跃居福建农村县(市)10强和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百强县之列,奥秘何在?

“茶都”使安溪茶成为“概念”

  113日,在安溪县委办公室的小张的带领下,本报采访组来到了“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市场建在县城边上,还在门口就可闻到浓浓的茶香。走进去其中一座建筑物一看,只见几千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内人头攒动,约有1000多名茶农在摊子上守着自己的产品等候来客,楼上楼下还有300多间店铺。正在记者惊讶于其热闹时,市场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林水亚告诉我们:现在是淡季中的淡季,如果逢“1”逢“6”,“赶集”的茶农也还有3000-5000人;而要是在早春旺季,人流量可达到每天30000人。茶都始建于2000年,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除设立大型交易市场外,还开通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网上交易,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中心、茶科研中心和茶质量检测中心,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全,集茶叶贸易、信息交流、茶旅游、茶科研为一体的茶叶市场,总交易额今年可突破5亿元。最开始10多万元一间的店铺,现在要60-70万元。茶都的建成活跃了安溪城乡经济,更让安溪茶农真正得到实惠,仅通过茶都交易一项,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100多元,年收入3万元的茶农比比皆是。而且,茶都已成为安溪最好的“名片”,安溪乌龙茶的价格也因此不断攀升,现在的茶价较之10年前是两个概念:当时0.5公斤上等好茶只能卖十来块钱,现在没个三五百元免问,而好茶仍是供不应求。我们听到这样的说法:要买好茶要到茶农家直接买,要在茶刚出来时就一把抢过来,然后和茶农讨价还价,不然茶就是别人的了,你再有钱也要看别人让不让。也因此,有钱不一定能买到好茶的说法在当地深入人心。

“茶文化”成就安溪特色

   茶叶是安溪县的传统特色产业,更是安溪县域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安溪人种茶、制茶,以茶为生、以茶为业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为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做大做足茶产业文章,在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安溪县理清了发展茶叶经济的思路,走出一条“内练品质、外树名牌、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路子,把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重振安溪经济雄风。以市场为指挥棒,发挥茶产业在当地经济的杠杆作用,是这些年安溪县穷县变富县的“法宝”。近几年来,安溪进行大面积的茶叶品种结构调整,已建成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和12万亩无公害茶园,为生产优质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茶业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生产的转变,安溪县在“内练品质”的同时,成为我国最早对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茶叶主产区之一。1993年,他们带着由安溪传统的“斗茶”习俗转化而成的安溪“茶王赛”,走出县门四处出击,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了一系列茶事活动,实现了“茶王赛办到哪里,哪里就有安溪茶”的设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效果鼓舞了人们的信心,安溪的茶农、茶厂、茶商也瞅准商机,纷纷到大中城市开设茶艺馆、连锁店等,通过现代物流方式,使安溪的茶市场占有率和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就在对外开拓市场的同时,2000年,安溪县又用3万元资金启动,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建成了“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目前安溪年产茶叶3万吨、占全国乌龙茶产量近一半。“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连续20年获得国家惟一茶叶金质奖,并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专用茶。在国内已经形成了闽、粤、长江流域和北方四大乌龙茶内销市场,外销市场也已由东南亚扩大到了日本、欧美、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外销7000多吨,为国家创汇近3000万美元。2002年,安溪茶叶总产值达3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其中一半收入来自茶叶。同时,一业旺百业兴,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启动,安溪茶旅游、茶包装、茶机械、运输业等相关产业也迎来发展良机:安溪茶文化旅游专线被确定为中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之一;全县茶叶加工企业350多家,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有50家;茶叶年总产值10亿多元;107万人口中有70万人从事与茶叶或与茶叶有关的行业……茶叶真正成为安溪人的民生产业。  

  安溪还是全国藤铁工艺品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占广交会全国同类产品的95%以上,目前拥有各类藤铁工艺加工企业300多家。此外,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也在安溪竞相崛起,极大地丰富了安溪县域经济的内涵。近年来,安溪还投入巨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个县级工业园区和20多个乡镇工业小区,美国海发投资公司、台湾旺旺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安溪。安溪同时还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通过抓好城区二环路、城东水闸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步伐的加快,使安溪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持续升温,房价比厦门、泉州还贵,成为去年经济增长中的一大亮点。

安溪经验是我们动态的参照坐标

  安溪县从贫困县到小康县,从小康县到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从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到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轨迹说明,立足县情,培育壮大县域特色经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

   我市的不少县和安溪在历史、地理上都接近:沿海地区中的山区;长期受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传统农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等等。我市也是出名的茶乡,只不过是“单枞茶之乡”。茶虽有不同,发展的道理却其实相通。安溪县委书记曾荣华是这样说的:“安溪走的是一条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多业并举的发展路子。我们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育支柱、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克服‘等、靠、要’思想,突出做大做强茶叶、藤铁、旅游等特色文章,主动从全市、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找准安溪的位置,谋划发展。”

  找准位置,谋划发展,走有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子,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灵魂。支柱产业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产业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且占有的比重大、效益高、增长潜力大、驱动力强的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作用,通过本产业发展,推进自身的结构升级和高级化,并带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反思梅州,作为“中国单枞茶之乡”,连个象样的茶叶专业市场也没有,在茶叶市场运作上手法简单、在生产流通环节上以单兵作战为主,能一味怪茶叶有市无价吗?单枞茶的名气不如铁观音,但名气也是要经营的,这和一个企业要认真经营好产品的品牌道理相同、也同样重要。而品牌树立起来后的发展、应用更是重要,不然就如同锦衣夜行,使前面的工作失去意义。梅州区位环境不够好、交通制约大是阻滞发展重要的客观原因,但思想上的原因更不可小看,如主观缺乏信心、缺乏一种敢于在困难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氛围、小农意识严重、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建设“四个梅州”,就要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发扬“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的精神,突出自己的特色,把特色变成支柱产业发展兴旺的“沃土”,真正做强做大。比如单枞茶、金柚,正好乘“生态梅州”的东风,做好地方特色文章。县域经济是一种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我们要对竞争力强的、竞争力提升速度快的、具有特色的、不同发展模式的县域经济进行不同形式的调研、学习。在这方面,安溪经验无疑是我们一个动态的参照坐标。

 

                                (曾海鹰 罗金良 肖根平)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4-27 19: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