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张维耿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2033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梅城往昔的善堂

热度 2已有 880 次阅读2014-9-15 11:50 |个人分类:客家文化|系统分类:情感•心情| 职业学校, 慈善机构, 慈善家, 下南洋, 客家人

                                                                      梅城往昔的善堂

       旧时客家人聚居的县城,大多设有善堂。善堂为慈善机构,平时给穷苦人家施医施药,收集无人认领的尸骸下葬,择吉普渡。善堂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殷富人家施舍,也有商会或宗教团体捐助的。

    在梅县梅江桥北东门塘近处,旧时有一间广济善堂。暑天路过善堂,可见门口摆放着一大缸甘和茶供路人取用。广济善堂是由黄竹洋富商家族曾伯谔、曾勇甫等捐建的。据说他们的祖父辈下南洋、上赣州经商多年,到这一辈发了大财后就在梅城兴建广济善堂,免费为穷人义诊施药,成为梅县著名的慈善家。梅城东北端残存旧城墙边过去有一座吕祖仙师庙,也有道士在善社为穷人施舍丹膏丸散和菩提丸。庙址改做金山小学校址后,善社迁至梅江桥侧的福济善堂继续施药,直至“文革”初期破四旧被解散。

    我记得在抗战期间,1943年春梅县遭遇百年一遇大旱灾,江河干涸,田地龟裂。灾荒袭来,饥民众多,加上霍乱流行,死了不少人。我那时在省立岭东商业职业学校念初一,每天路经梅江桥去上学,就常见桥面有饿殍蜷缩一边。东教场的六角亭和红门内,也不时见到惨死的饥民。因为死的人多,广济善堂就只好用了薄木板钉制的“火料子”去收尸和埋葬了。

    昔日善堂的乐善好施为如今的红十字会所取代,政府民政部门也承担了部分救治灾民的职责。当重大灾难发生时,政府部门、企业家、广大民众纷纷解囊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了当今社会的美好风尚。但愿各级红十字会管好用好社会上捐助的善款,不要再遭人诟病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雨后的晴天 2014-9-16 08:57
广济善堂,听说过。好像跟我家曾祖有关。
回复 张维耿 2014-9-16 09:32
雨后的晴天: 广济善堂,听说过。好像跟我家曾祖有关。
你是黄竹洋曾姓人家啊!
回复 秋歌 2014-9-16 12:35
昔日善堂的乐善好施.
回复 秋歌 2014-9-16 12:36
昔日善堂乐善好施.
回复 张维耿 2014-9-16 15:34
秋歌: 昔日善堂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这四个字概括了善堂的本质。
回复 张维耿 2014-9-16 15:34
秋歌: 昔日善堂乐善好施.
除了客家地区有善堂之外,潮汕地区也有善堂。
回复 张维耿 2014-9-16 18:10
我在《你见过用牛粪制作百草丸吗》一文中提到,1940年由道教徒章公剑、陈畅盛倡议建立的梅城赞化社,常向穷苦人家施药,施粥,施衣被,施棺木等,其作用亦类似乐善好施的善堂。
回复 高山流水 2014-9-17 07:51
祈望民间慈善的优良传统,能重新发扬光大!
回复 张维耿 2014-9-17 08:29
高山流水: 祈望民间慈善的优良传统,能重新发扬光大!
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要恢复或建立民间慈善机构,很不容易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6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