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且聽風吟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196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亻厓”系客家人---------走近梅州市客家博物馆

已有 3136 次阅读2012-7-14 18:54 |系统分类: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位于梅州市区东区小溪唇客家公园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外观为圆形客家土楼造型,巍然耸立,气势宏伟。主馆分“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大部分,以此突出五大主题,陈列大量客家民居及民俗场景模型、客家服饰、民间实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古典家具、图片资料等,直观再现了源远流长的客家传统民俗文化。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现代展览手段,生动叙述了历史上客家人五次大迁徙的艰难历程,充分体现出“勤劳刻苦、勇于开拓、团结奋进、知书达理、崇敬祖先、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客家博物馆融收藏研究、展示传播、参观游览于一体,为广东省内第一家、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客家博物馆,是“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要标志,也是海内外游客感受客家文化的又一个耀眼亮点。

进入大门,一个大大的“亻”(客家话里是“我”的意思)字散发出浓浓的客家韵味。 “亻”已经成为客家人的精神象征,不少地方把客家话称为“亻”话,“亻”也代表着客家人勤劳、能吃苦“肯挨”的特点。



展厅里还有一些从老民居中拆下的重达数千斤的木梁架,与客家人建房用石灰、黄泥、糯米饭夯成的三合土墙实物相映成趣,不少参观者都对它们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此外,展厅中展示的门楼、牌匾等,看上去很残旧,然而却充满了文化及生活气息。在 “地标围屋”展厅,展示了圆形土楼、四方土楼和围龙屋这三种典型客家民居的建筑模型。对于不同的客家人聚居区,为什么会选用不同的建筑样式,在这里会找到答案。例如在闽西地区,历史上这里比较闭塞,交通不便,家族武装冲突和匪患都很多,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这里的客家人选择了圆形土楼这种易守难攻、聚族而居的建筑形式。围龙屋则是为了劳动生产而产生的,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这样的民居,兼顾了生活、生产和休闲的需要,可谓一举三得,表现出客家人的人居智慧。通过这样的参观,会对客家民居建筑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客家博物馆对面的黄遵宪故居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yulh159 2012-7-14 22:14
还有大学校长馆和将军馆,没去参观?
回复 且聽風吟 2012-7-14 22:31
yulh159: 还有大学校长馆和将军馆,没去参观?
是的,另外两个馆时间紧就没去,以后有机会再去,很长知识。
回复 陶醉 2012-7-15 10:24
值得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5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