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夜色光明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171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慕名梅州,把“口述史”引入客家研究领域

热度 30已有 5049 次阅读2012-8-1 11:55 |个人分类:赖俊权散文|系统分类: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神秘的客家家族史吸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来梅探究

把“口述史”引入客家研究领域

 

 

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龙升在小都村作田野调查时采访李国泰先生

                                                                                        

                                                      作者   ■ 天下客家梅州时空网    文/赖俊权    

    

         一个弱小的异地女子,何以会远涉重洋来到客家农村,又何以会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她是怎样和当地村民交流相处的?她叫龙升,一个钟情“口述史”并把它引入客家研究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
 

       慕名梅州将口述史引入客家研究

      6月上旬,天下客家梅州时空网组织一批客家文化爱好者到梅县“三乡村野公园”采风之时,遇到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女研究生,她住在小都村作田野调查,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客家研究采访。

      我们再见到龙升时,她已经在客家农村梅县三乡小都住了一个多月,并为目前了解小都村李氏家族历史最多的客家民俗学者、原梅县致公党专职副主委李国泰先生进行了12个小时的口述史录音。

      研究人类社会学的人都知道,“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学科。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通过口头传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开设口述历史研究室,由此奠定了哥伦比亚大学在之后60余年口述历史领域的世界范围学术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日本早稻田大学则是亚洲地区口述历史收集最为丰富的著名高等学府,不但广泛收集了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历史,而且收集了包括中国等东亚国家在内的大量口述历史资料,仅其中国部分,已远比中国丰富、完整。再譬如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2002 年开始策划制作“口述历史”项目,8 年间共采访了3500多人,积累了 600 万分钟素材,他曾经在他的《口述历史研究》中说:“这600 万分钟就是一个庞大的口述历史资料库,我们将来想建立一个中国‘口述历史’博物馆。口述史不应是一个人的战斗。”

      而作为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在读研究生,龙升的导师孔迈隆(MyronCo鄄hen)是研究中国客家社会历史的学者,他手中存放着一批收集到的影印版梅州契约,一部分是当时嘉应学院的房学嘉教授赴美访问时带去的影印件,这批文献包括了李国泰先生保存的李氏家族的260多份家族契约。龙升和导师认为李氏家族是一个很个例化、很独特的例子,很值得去深入研究。2012年5 月底,在导师孔迈隆的安排下,联系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并见到了李国泰先生本人,在李先生安排下,她得以住在小都村进行这有意义的历史人类学的研究。

       以人带史客家研究空间广阔

      梅州历史人文丰富,中山大学社会人类学院、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以及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在梅州乡间做过田野调查。龙升在国内大学本科期间学的是汉语言文学,2009年获取广州中山大学社会人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当年考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她此前从未到过梅州,仅是通过网上了解梅州并读过李国泰先生研究家族历史的文章,对梅州客家人文乃至家族历史的传承、发展很好奇。她通过在哥伦比亚大学传统口述史研究资料库,认真阅读有关中国的口述史资料,认为国内客家研究在“口述史”方面几乎空白,值得去开发和努力。

      李国泰先生可以说是目前了解小都村李氏家族历史最多的民俗学者,进行一个口述史访谈也是对客家民系家族史的一个挖掘。再者,做契约研究,李先生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叙述整个家族历史,并据此研究和考证家族人物和事件。

    到目前为止,龙升已经录制了12个小时的访谈录像,另有未计时的录音和笔记形式的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李先生的个人经历回顾、文学创作之路、创办三乡诗文社、香花研究和家族史。在做口述史的过程中,她意识到这一形式可能有着超越契约研究或者家族研究本身的意义。以人带史,可以通过个人的经历来总结地域、族群人文史和民族、民系变迁的规律,而这种“口述历史”的形式正是做客家研究的一种全新的方式。

     爱上梅州感觉自己像“外来媳妇”

     作田野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是艰苦的,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学者而言。龙升刚到小都村的时候,听不懂客家话,很多村民不知道什么叫“田野调查”,更不知道什么是“口述史”,只好请村里一个四川嫁过来的媳妇作翻译,虽然闹出些笑话,后来住的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她是一个善良纯诚的女孩,都非常信任她,喜欢将一些人情风俗讲给她听,特别是住在隔壁的杨伯婆,经常陪她聊天,讲述村里发生过的陈年旧事。她也偶尔学说几句客家话,由于发音不准,常常惹得村民们哄堂大笑。

      在小都村田野调查期间,龙升白天工作,找人调查、录音、拍照、做笔记。村里大都是留守的老人小孩,她就采访村里的老人们,收集族谱、文契等资料,晚上进行整理,常常熬到深夜。她深入田间地头,甚至在夏收时节下田帮忙割禾,体验生活。一次她深入到李家文契中提到的深山窝“大坪尾”时,面对高山密林中出现的一块块梯田,来自大洋彼岸的她从心灵中感到非常震撼:客家人当年在莽莽丛林之中要创建家园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她特别佩服客家妇女,她们既要在田里劳作,又要家里家外,就是客家人常说的“四头四尾”,即:家头窖尾、田头地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终日辛劳。龙升和村民打成一片,与他们交朋友。为了让她更好地研究小都村,隔壁屋的国江叔为她绘制了一份与李家契约有关、并用当地土名标注的地图。一次她感冒了,晚了起床,有些村民拿着鸡蛋水果来看她,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也对聚族而居的小都村充满了好感。她说,感觉自己像小都村的“外来媳妇”,深深地爱上了客家。

      龙升对我们说,客家注重文教和家族历史传承,客家文化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种社会人类学科,客家人热情好客给她许多帮助和感动,她会将梅州当作她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人类学”科研课题的基地,以后会常带一些学者和朋友过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人文历史、客家建筑、客家民俗、客家妇女。客家文化似乎有着一股“魔力”,吸引着她不停地去探索、去研究。龙升也希望有机会能够经常来往梅州,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让客家民系的成长史对世界社会人类今后的发展有所启迪。

 

 

 

(2012年8月1日,梅州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回复 客家小妹 2012-8-1 13:00
看到了,支持哥哥。
回复 快乐单身 2012-8-1 14:14
原来有这学科,不说真不知道。
回复 客家女子 2012-8-1 14:29
我见过你们。
回复 紫笛悠扬 2012-8-1 15:04
一个异地女子来到客家农村做客家研究真不简单!。。。
回复 0灵儿猪0 2012-8-1 15:57
我也看到报纸了,支持赖哥
回复 阿旺哥 2012-8-1 16:01
真不容易,让龙小姐把客家文化带出梅州走向世界!
回复 夜色光明 2012-8-1 16:53
客家小妹: 看到了,支持哥哥。
感谢客家小妹对网站支持~~~
回复 夜色光明 2012-8-1 16:54
快乐单身: 原来有这学科,不说真不知道。
是呀,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回复 夜色光明 2012-8-1 16:54
客家女子: 我见过你们。
你不是参加活动了吗?
回复 夜色光明 2012-8-1 16:56
紫笛悠扬: 一个异地女子来到客家农村做客家研究真不简单!。。。
佩服~~~
回复 夜色光明 2012-8-1 16:57
0灵儿猪0: 我也看到报纸了,支持赖哥
谢谢妹子~~
回复 夜色光明 2012-8-1 16:57
阿旺哥: 真不容易,让龙小姐把客家文化带出梅州走向世界!
感谢旺哥的支持~~
回复 Aniu 2012-8-1 17:01
难得!
回复 颜彤 2012-8-1 18:57
一个异地学者,千里迢迢来梅研究客家文化,值得赞扬!
回复 朱迪光 2012-8-1 19:48
口碑相传!
回复 鹤欲飞莲 2012-8-1 21:20
光明大哥,今天在梅州日报上很认真地看了,学习了!
回复 鹤欲飞莲 2012-8-1 21:20
光明大哥,今天在梅州日报上很认真地看了,学习了!
回复 若水 2012-8-2 08:50
我也看看先。
回复 羊咩咩 2012-8-2 09:38
龙升,我们好佩服的一个异地小女子。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呢?请村里一个四川嫁过来的媳妇作翻译,难道她是四川妹子,辣妹子???呵呵、
回复 羊咩咩 2012-8-2 09:39
阿旺哥: 真不容易,让龙小姐把客家文化带出梅州走向世界!
支持!阿旺哥说得非常好!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6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