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高山流水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164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静夜思(二)

已有 782 次阅读2017-3-4 10:38 |个人分类:哲学宗教|系统分类:情感•心情| 静夜思

    夜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杂感
   
  
   (一)
    佛讲,人必须破除我执,才能登上解脱的彼岸。
    可问题是:
  “我”是那个我?“彼岸”又是哪个岸?
    按照《六祖坛经》的说法,“我”应该是指福德资粮本来具足的“佛性我”,彼岸即是离苦得乐、出离轮回的“成佛彼岸”?
    佛教的内核是“中道”。
    因此,归根结底,应该无我亦无无我,无此岸亦无彼岸,方为究竟彻底,正所谓非法而非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哈哈。
     但是,我等凡夫,不具法眼,更无慧眼,以肉眼凡胎观察自己,里面似乎确实有好几个"我":贪嗔痴慢疑,神性魔性人性兽性,不同成份比例,林林总总、交杂融汇。剪不断理还乱,拉拉扯扯卿卿我我之间,其实大家都是老相识,所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究竟又该爱惜那个抛弃那个?
   因此,古人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贼已然难破,心魔岂不更甚?
   因此,成佛,简单说来,即是剥离自己身上非佛的“我”,只留下佛性的“我”罢了。
    但一切对常人其实很难,目标也太过于高远。
    从普通众生来讲,纯粹的好人是佛的境界,纯粹的坏人却是魔的底气。
   而这两者的旗下,皆有众多粉丝拥趸,互不服气、争斗不休。
   我等常人,两者皆担不起,也做不来。
   只好认命,两边不靠,畏畏缩缩,两不得罪,如风如雾如电,于刹那短暂一生,争取活得平安、坦然、知足,也于种种必然的苦中痛中,稍稍贪图些儿人生的小舒适小安逸小财小色小名小利。
   这类人,佛陀悲悯指为凡夫,魔王不屑称为蝼蚁。
   因此,佛魔打架,谁胜谁负,与我凡夫蝼蚁又有何干?

(二) 
     修行之人,为了来世,必然要先舍弃种种作为人的可怜巴巴的一点现世“小安逸小享受”。
     按照佛教戒定慧的修行次第,必然是“戒”字为首。
    《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八戒”,即是“八关斋戒”,也就是作为佛教徒最基本的戒律。
     八戒中,戒杀戒偷容易,后面几个:三戒淫、四戒忘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这些就较难。
    真能全戒了,估计离佛道不远。
    因此,古代出家修佛者,多数为幼时出家或历尽红尘劫苦看破而出家。
    毕竟孩子不识人间苦乐,可塑性强,老年人历经繁华,看透实相,该吃的吃过了,该享受的享受过了。
    但是,仍有不少人于荷尔蒙还分泌旺盛、血气高热的年龄,勇猛抛却富贵荣华,开始出家修佛,并且信受奉行,确实不易,亦非常人可为。 
     因此有佛教有说,学佛是大丈夫事!
     离开父母、抛却人间情爱欲乐。
     那是得对自己多狠多决然?  
     有这份心力毅力,人间何事做不成?!

(三)
  《心经》第一句说:“观自在菩萨”。
   自在,应是人身心平衡到了极致的一种状态。
   所谓心无挂碍,即是菩萨。
   这种状态,凡人于某时某刻,其实也可体会到几分。
   于刹那之间,无悲无喜、无惊无怖、身心与天地合一。
   这个时点的你,也许就接近于菩萨吧。
   差别是,你仅能刹那时点,菩萨却是恒常如是。
  
  (四)
   佛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张椅子,凡人眼中,只是实体的椅子。
   佛眼号称慧眼,也许他是既看到作为椅子而存在的“实体”,又看到了,椅子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堆原子、元素的排列组合。
   每个原子在虚空中以微妙的规律高速运转。
   原子99.99%都是“空”的。
   因此,佛眼中,确实并不存在“椅子”。
   也就不存在你我,万物归一,本质相同。
   而原子之后,是质子、质子之后....无限解构之后,这微观本身可不就是一个“宇宙”?
   然而是色是空?为何如此呈现?
   佛陀微笑:万事万物成住坏空、因缘和合、不昧因果。
   佛又接着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以无限解释有限,以有限引申无限。
   确实是非常天才而高明的世界观。
   起码堵住了我这等好较真人的口。
 
  (五)
   只读过一点量子力学的科普知识。
   就恍然觉得,现代量子力学,似乎与佛教的唯识论有着某种微妙而惊人的巧合。
   甚至王阳明著名的“岩中花树”,也会让人恍然以为是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实验猜想的附体。 
   唯识论是唐玄奘法师从印度舍身求法所得的高深佛学,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认为人有八种意识,通往四重境界。
   而普通人,止步于第五层。
   因此,玄奘法师看来,人与人之间,境界差异很大。
   如同,你在山脚他在山顶,你在海底他在天空。
   如同,夏虫不可语冰,如同盲者不可言画,聋者不可言乐。
   甚至于,连生存维度,都差异很大。
   最后,玄奘法师却因理论太艰深,太难理解,逐渐式微。
   禅宗的曹溪之水,净土宗的虔诚佛号,却成为佛教的新标志新路径。
   阳春白雪,败给了下里巴人。
   常有的事。
   
  (七)
   佛告诫众生,要“远离颠倒梦想”。
   人于红尘中,注定打滚浮沉,因此本末倒置,如痴如梦,就是常态。
   佛也将人生的基调定位为“苦”,将众生定位为“病”,可惜,人有一种逐渐从“苦”中找寻乐,从“病”中找寻药的能力。
    随着承受能力的提升,一切习以为常之后,就会觉得,其实生而为人,其实也是不错。
   
  (八)
   佛教有谤法之说,我这等乱弹乱讲,恐怕也在其范围之中,罪过罪过,就此先行打住!
   人到中年后,余友多好禅;
   每每弄玄机,日日引经谈。

   吾愧无慧根,张口不能言;
   夜静思己过,神佛日日远。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客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可叶子 2017-3-6 16:57
看了好几遍,还是看得迷惘,实在是愚钝。想来,深奥的佛学于我这般的凡人,正是夏虫不可语冰,盲者不可言画,聋者不可言乐。
回复 高山流水 2017-3-7 08:17
可叶子: 看了好几遍,还是看得迷惘,实在是愚钝。想来,深奥的佛学于我这般的凡人,正是夏虫不可语冰,盲者不可言画,聋者不可言乐。
哈哈,主要原因其实是作者写得糊里糊涂!
回复 可叶子 2017-3-14 15:42
难得糊涂!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5-15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