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梅州时空 返回首页

乐淡山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mzsky.com/?1102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参加梅州市户外运动协会组织的蓝盾户外培训初级班的学习

已有 4112 次阅读2016-6-20 23:48 |个人分类:徒步|系统分类: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户外运动, 梅州市, 报名

       

       2016年6月19日,报名参加梅州市户外运动协会组织的蓝盾户外培训初级班的学习。

       极地公益-蓝盾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正式对外亮相!这是极地公益-蓝盾培训成立以来的第一讲!它得以诞生,首先要感谢各位讲师、后勤的倾力支持,大家在百忙中抽时间写教程、做宣传、亲身试讲,丝毫不顾个人利益,为的是让广大驴友能安全、愉快的行走于山水之间。
 
        2016619日,梅州户外协会将联手我们极地公益-蓝盾培训,给梅州地区的驴友带来一堂生动的户外知识普及课程,旨在宣讲户外基础知识,提高户外技能。

极地公益-蓝盾培训原计划培训主题是:
一、Heart Saver®First Aid + CPR AED +Heart Saver®Instructor基础培训普及课程
二、户外环保基础培训普及课程
1 提前计划和准备
2 在坚实的地表行进和露营
3 妥善处理废弃物
4 保持自然原貌
5、将营火的影响降至最低
6、尊重野生动物
7、考虑在户外的其他人
三、救援基础培训普及课程
1、轻抢及搬运;
2、通信及设备;
3、高空及绳索;
4、急救及包扎;
5、搜索及地图;
四、户外基础知识
1)户外装备及知识
    1、户外服装;
    2、户外食品;
    3、户外露营;
    4、技术装备;
2)户外装备使用技巧
3)野外露营的基本知识
4)户外拍摄技巧
5)地形地貌及导航
 
培训讲师:徒步新兵、水上漂、农夫、冰姐、孔孔

       户外培训初级班学习培训(地址)场地:梅州市江南新中路66号。(梅州市体育局三楼培训室)

现场蓝盾户外培训初级班上课内容:

蓝盾户外培训初级班课程安排

序号

上课时间

上课内容

备注

1

619

 

星期日上午  830~10:30

户外基础知识

 

 

2

619

 

 星期日上午 1030~12:00

绳索编(打)结方法

3

619

 

 星期日下午 1330~15:30

户外运动中损伤的判定与处理

4

619

 

星期日下午 1530~17:30

户外环保基础培训普及

第一节课

主讲老师:徒步新兵

户外基础知识

        户外装备指的是参加各种探险旅游及户外活动时需要配置的一些设备。这些装备包括:帐篷、背包、睡袋防潮或气垫、登山绳、岩石钉、 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铁锁、绳套、冰镐、岩石锤、冰爪、雪杖、头盔、踏雪板、高山眼镜、羽绒衣裤、防风衣裤、毛衣裤、手套、高山靴、防寒帽、冰锥、雪锥、炊具、炉具、多功能水壶、吸管或净水杯、指北针望远镜、等高线地图或其它资料、防水灯具、刀具等。

户外用品 户外用品户外包

       登山包、腰包/挂包,旅行包,摄影包,钓鱼包,骑行包,洗漱包,生存包,钱包/卡包,手臂包,防水包,户外包,收纳包。

户外用品户外鞋

       登山鞋,徒步鞋,高山靴,攀岩鞋,溯溪鞋,沙滩鞋,凉鞋,户外休闲鞋,雪地鞋胶鞋。

户外用品户外服装

       冲锋衣裤,抓绒衣裤,速干衣裤,户外衬衣,户外T恤,迷彩衣裤,快干/保暖内衣裤,羽绒/棉服,滑雪衣裤,毛衣风衣,休闲衣,裤骑行服,马甲背心,皮肤风衣。

户外用品服饰配件

       帽,手套,头巾/护耳,户外眼镜,围巾/围脖,雨衣/雨披,雪套/套脚,户外袜子,空气循环鞋垫,快干毛巾等。

户外用品野营出行装备

        帐篷,睡袋,防潮垫/地席,水壶/水具炉具,炊具,通讯/导航,刀具工具,手电筒/灯具,望远镜/眼镜,登山杖/手杖,毛巾/清洁布料,防护/救生器材,地图/书籍,野餐器材。

       户外餐具有:包括小杯子、筷子、勺子、叉子等。

       户外炊具有:套锅,单锅,掉锅,酒精炉,气炉,气罐,营火,餐具筷子,勺子,水壶,碗,刀,等。

 
第二节课:

主讲老师:水上漂

绳索编(打)结方法图解

       现在喜爱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像如何打结这样的知识有必要了解一些,在这里,每种结的打法都有直观清楚的动作演示,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用绳子系扣还大有学问。绳结的打法特别的多,可以靠着简单的绳结即可解决生活上许多复杂的事,以下介绍比较实用的打法给各位参考!

 
半结
       简介:所有绳结的基本结。
       用途:防止滑动、或是在绳子未端绽开时可做为暂时防止继续脱线。
       缺点:当结打太紧或弄湿时很难解开。

八字结

       简介:打法简单、易记。
       用途:可作为一条绳上的一个临时或简单中止,制动点。
       特征:即使两端拉得很紧,依然可以轻松解开。

平结
       用途:将同一条绳的两端绑在一起。适用于连结同样粗细、同样质材的绳索;但不适用在较粗、表面光滑的绳索上。
       特征:缠绕方法一旦发生错误,结果可能会变成个不完全的活结,用力一拉结目就会散开。其结目如果拉得太紧,就不太容易解开;不过如果双手握住绳头,朝两边用力一拉,就可轻松解开。
      秘诀:左搭右、右搭左。

称人结

       简介:被称为绳结之王,为世界上最广为欢迎,于各种户外运动,甚至各行各业或日常生活中频繁的使用到。
       用途:当绳索系在其它物体或是在绳索的末端结成一个圈圈时使用
       特征:宜结宜解、配合保固安全性高、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双套结
       简介:其它绳结的开头和结束之用。
       用途:通常应用在两端施力均等的物品上,适用于水平拉力之下。
       特征:具备极高的安全性,不过,如果只在绳索的一端使力的话,双套结的结目可能会乱掉或松开。

三套结
       简介:作用和双套结相同,但较为牢固。
       用途:应用在垂直方向的拖力。
       其它:又称为转动结( Rolling Hitch),马格纳斯结( Magnus Hitch ),拉绳结( Taut-line Hitch),止索结( Stopper Hitch )

渔人结

       简介:此结十分容易打,但很难拆开。故应尽量避免用在一些质地好的绳上,也不好用在会扯得很紧的绳上,因扯紧后,很难解开。
       用途:将两条绳绳连接一起,通常是硬和软的两条绳。

营钉结
       简介:可让你将结位在绳上随时上下移动。
       用途:用在各种斜拉绳的收尾。
       特征:可随时调较绳的松紧度。

缩绳结

        用途:将长绳收短,以免要因太长而要剪短,也可用此法加强绳上容易磨损部份的保护。
        特征:如绳太松,则此结很容易松散而失去作用。

接绳结
       用途:将两条绳按在一起。
       特征:容易解开。

拉柴结/系木结
       简介:拥有一个可随意调整的圈。
       用途:绑紧及拖拉木材之类的物品。
       特征:虽然是一个方便可靠的结,但是一定要受到拉力,否则它将会松脱而导致危险

速解结───安全的逃生绳索
       特征:速解结不但能够很牢固的绑住东西,而且只需简单拉动活端即可快速解开。
       用途:此结安全牢固,只需简单拉动活端即可快速解开。在暂时固定绳索或需要快速解结的环境中,可使用速解结。

第三节课:

主讲老师:冰姐

户外运动中损伤的判定与处理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初级急救员课程,内容或许不够丰富,但对于建立正确的急救思维、学习一些简单创伤的处理手法大有裨益。

        户外运动的安全方式的知识。

       在每一次户外活动中都伴随着受伤的风险,了解一些损伤应对的处置方式,在发生情况时非常有用,甚至可以影响到生死。随着户外运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参与这项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所走的线路越来越多样,环境越来越复杂,户外运动发生危险和事故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户外运动的潜在事故危险很多,自然因素、装备因素甚至是自身因素都可能造成伤害,跌倒,出血,骨折,受伤,高原反应,中暑,失温,腹泻,蚊叮蛇咬,交通……对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也相当复杂,

       先从跟大家最密切的,户外运动由于意外因素导致的运动损伤的方法来说说相应的处理方法。考虑到大家都不是专业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课程和专业培训的技术,出于对大家负责的态度,在说明里提出其潜在风险。

  一、首先我们来说说判断和处理损伤的原则

  在户外运动中,最常见的是因为发生跌倒、滑落或飞石等意外情况而带来的人身伤害,野外环境中由于医疗设施不足,而且大家经常出门也没有队医随行(我强烈推荐每一次出行至少有队员上过急救课程),因此发生伤害时的施救通常都是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的。这次给大家讲的也就是在非专业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的判断和处理情况。

  第一要素是别把自己当英雄也别把自己当妙手神医:现在网络上流传太多急救术,连环甲膜穿刺这样高危险性的手术也有人列出,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野外损伤急救处理的目的是处理而不是治疗,在最短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尽量排除生命威胁,降低伤者伤情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然后尽快送医救治才是正道。一些不恰当的急救手法或风险过大的手术操作,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伤害,切记不可以随便使用。

老师给我们讲述损伤现场评估的顺序和一些常见户外伤的应急简单处理方式,急救手法如溺水者的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正确包扎等。

  重复一次:损伤处理的目的是处理而不是治疗,尽快送医才是王道……

  二、接下来让我们说说户外运动损伤的判断:

  首先,头脑要清醒。意外情况发生时人通常会处于比较震惊的状态,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助于对现场进行评估并进行正确的处理。评估现场和损伤判断的原则和顺序是:

  1、保证施救者自身的安全:

  我们经常听到某处发生危险,其他人奋不顾身前往救援结果危险再度发生,施救者自己也受伤或身陷危机的事例。户外环境复杂,尤其是在由于遇到飞石、滑坡、洪流、雪崩等容易反复发生或带来新的潜在风险的情况而发生危险时,施救者更要冷静的评估现场情况,避免出现双重山难。在现场情况及器械能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采取正确方式接近伤患并处理伤情。

  2、判断现场情况,分清轻重缓急,及时求救:

  冷静判断环境避免后发风险后,如果有多人受伤,作为施救者应首先快速判断伤者的伤情,按先重后轻的顺序施加救援;如果只有一个人受伤,则首先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的伤情,再处理小伤口。同时要记得及时呼叫120求救,清楚说明遇险的地点、受伤的人员情况、联系方式、可能的损伤因素等。

  未受过培训的人在面对多人受伤时通常感到难以判断严重程度,这里有几个可以参考的因素:

  意识:通过呼叫名字,交谈,探问伤者自身感受的方式,判断伤员神志是否清晰,对受伤昏迷的伤员,可以通过轻拍面部等方式,试验是否能唤醒;这个可以最先做,神志是否清楚是很容易通过一两句话判断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先大喊,再小喊,最后情话——这意思是发生事故后先大声向在场人询问状况,对回应不及时或不回应的人再单独询问,对伤势已影响到发音的人再仔细观察交流;

  生命体征:伤员脉搏、心跳、呼吸是否正常,有些伤员比较胖会难以判断脉搏,遇到这种情况,可通过听他的呼吸声及观察胸动来判断呼吸状况。如果伤员的心跳及呼吸都停止,要考虑施行心肺复苏术。在户外我们通常不会携带血压计等物品,因此这一步的初步判断非常重要。

  目视观察伤者全身状况:在做进一步的处理前,观察伤者全身的状况,判断他伤病的原因、受伤的部位、受伤及疼痛的程度,确认有没有外伤、出血及骨折,并且仔细观察伤处的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观察伤者的脸和嘴皮的皮肤颜色来辅助判断伤情。还要注意的是观察伤者是否有恶心或者呕吐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伤员意识清醒,可以向他询问自身感受,对已丧失神志或比较迷糊的伤员,则要仔细的进行观察。

  一般而言,对伤情的施救顺序是:A、保证或恢复呼吸和心跳正常;B、止血;C、保护伤口;D、固定骨折的地方;E、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伤者是否有脊椎损伤?

  这个判断在户外运动损伤中非常重要,户外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跌倒摔伤等情况,伤者如果背部撞上石头等硬物,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损伤脊椎。在施救时如果轻率移动脊椎受创的伤员,轻则瘫痪,重则危及生命。脊椎损伤探察的方法很多,这里给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首先让伤员试着自主移动手脚,判断是否有严重伤害造成的瘫痪,如果手脚可以移动,就可以缓慢翻动伤员到侧卧位——这个过程需要有人保护头部,同时翻动伤员的肩部和胯部避免脊柱扭转,因此如果你只有一个人最好是放弃吧——然后用两根手指从脖子后面向下逐节探压脊柱,让伤员注意有无痛感,如果有痛感则很有可能脊椎受损,就要考虑使用担架转运伤员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人比较顽强,按到疼痛也不说,因此在探压的过程中,最好密切关注伤员的表情,发现面部有吃痛的表情的时候要及时查问。

       在施救时如果轻率移动脊椎受创的伤员,轻则瘫痪,重则危及生命。

  要记住出现脊椎受伤的伤员绝对不可以起来,绝对不可以。如果需要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担架,要记得最重要的是平衡和足够坚固,多件冲锋衣拉起来套上,可以迅速做成一个轻便的担架,但不能只依靠冲锋衣,最好再垫上防潮垫之类物品增加硬度。移动脊椎受伤的伤员时需要多人协助,把伤员平抬或者同步滚动(避免脊柱扭转)到担架上。如果伤员颈椎受伤,自己就别搬了,在头部两侧垫上软东西避免运动然后等救援吧。

  一个题外话:我们遇到过好几次非常危险的情况,都是队员在徒步过程中向后跌倒而背后正好撞上尖锐的石头或台阶,但都没有受到脊椎伤害——因为有背包保护,当然背包里的东西要受一些损失。相对于徒步,在攀岩中反而会比较担心在冲坠时因为绳索旋转而撞到背部,冲坠的力度通常大过跌倒,需要多加注意。

  4、伤者姿势

  在没有脊椎损伤的情况下,尽量让伤者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采取仰卧的姿势,并且让伤者头偏向一侧,以保证呼吸畅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开伤者的领扣、围巾等物品,保持气道畅通,如果伤者昏迷,采用头部略为后仰的姿势以避免舌头堵塞气管。

  三、户外运动常见损伤的简单处理:

        做完以上的步骤之后,一般也对现场情况和伤员受伤的情况有了一个简略而清楚的判断,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的损伤类型做相应的处理,为医疗救治争取时间。现在有些急救资料把病情病因分得非常细,虽然很有价值,但在实际施救中非专业人员通常难以判断一些潜在的情况,只能通过观察到的伤情表象采取一些简单措施。

        对一些明显的损伤情况的处理,而非对其内在因素的治疗。

       按照中国登山协会《2013中国大陆山难报告书》的数据,2013年户外山难致死的原因按数量排序,分别如下:坠落重伤死亡16人, 溺亡15 人, 猝死5人,其他疾病(心脏、胃穿孔等)致死3人,失温2人,死因描述不清2人,雷击1人。在户外运动中,最容易出现的损伤包括以下情况:出血、挫伤及扭伤、骨折、异物插入、蛇虫咬伤、中暑、失温。

       针对每一种情况的表象做简要的处理方法的说明(由于溺水的人工呼吸需要比较多的专业指导和现场训练,在这里就不说了,建议通过培训班学习)

  出血: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出血,跌倒,外力撞击,利物切割、坠落等等。出血有明显而好判断的外出血症状,需要清理创口并止血。如果伤者没有外出血,但在受伤时可能被重物撞击或挤压身体,则要小心内出血——不过内出血在户外环境一般不好判断也不好处理。

  外出血处理方式:

  人体持续失血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因此一旦发生出血应及时止血。止血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持续压迫出血区而控制出血,尽量达到停止出血或为救援争取时间的目的。具体可以这么做:

  伤口清创的简单方法:

  出血伤口首先要进行创口清理,祛除掉进入伤口的脏物,避免感染。对于小伤口,用清水清洗至没有污物即可,对于较大的伤口,则尽量使用棉签或者消毒棉球沾上酒精清洗伤口,伤口比较脏的情况下要多换几次棉签,直到伤口洗净。

  流血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来压迫止血。通常要用急救包中带有的纱布叠两三叠后放在伤口上,再隔着纱布按压到流血停止。如果没有纱布,干净的手帕、头巾、衣服都是可以使用的。对于小伤口来说,这样已经足够。如果伤口较大或环境中灰尘较多不适合敞开伤口,要使用纱布或者棉质敷料(干净的手绢、头巾、衣服等,急救包中带有专门的敷料更好)盖在伤口上后用绷带或者三角巾包扎。

  包扎时需要注意力度,过松的包扎起不到止血作用,包扎过紧则会造成远端组织缺氧坏死。在实际环境中,急救中,有队员包扎过度导致伤员的根本无法行动,也出现过包扎过松导致整个包扎物松落的情况。因此在包扎后,应检查是否对出血有停止作用(观察包扎物被血浸染的情况),同时检查伤口远心端的动脉搏动。理论上讲,如果动脉出血,用手指找到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在邻近骨头上压迫止血也可以起到止血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没经过培训的徒步爱好者们经常手忙脚乱找不到压迫点,反而浪费了止血时间,因此并不推荐。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伤员撞到头部出血,通常在伴生的脑震荡之外,还要考虑到颅脑内出血的危险。脑震荡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但在任何时候撞到头部,接下来的数周内都应该严密观察情况,如果有头疼恶心呕吐的情况,别耽搁,赶紧去医院。

  外伤急救包扎根据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包扎法。

  还需要指出的是,外伤急救包扎根据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包扎法,建议大家参加相应的培训班学习。

  止血带捆扎止血:

  对于较严重的肢体出血,可以使用止血带扎在出血肢体的近心端。通常来说,如果是手或腕部出血,止血带应该扎在上臂,而脚掌或者小腿出血时,则要考虑贴近大腿腹股沟部位。止血带可以就地采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叠成5厘米宽的布带制作,肢体上可以垫上其他衣服等布块,然后缠绕拉紧止血带,也可以用一根木棒插进止血带转动拧紧。拧紧的程度以出血停止,远端动脉不搏动为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包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笔醒目的写下来,由于止血带长时间包扎(1小时以上)会造成组织坏死,因此可视情况每30分到1小时放松一次,放松时间不超过3-5分钟,并在放松时候对伤口采用压迫止血法减少出血。

  注意的是,绝对不可以用藤条、铁丝之类细硬的东西捆扎躯体,也不能贪图方便用登山的绳索来捆扎,都会损伤神经和皮下组织,切记啊……

  其实我对止血带这东西的使用比较犹豫,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采用这个,非专业人员由于紧张等因素,经常捆扎过紧,或者忘记按时松开,反而导致肢体坏死。还有对躯干出血捆扎过紧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户外还是注意安全防范第一。

  挫伤和扭伤:

       户外行路崎岖不平,如果走路姿势不注意,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而一些户外运动中由于受力姿势不对,突然撞击等,也容易造成挫伤或肌肉拉伤。

  挫伤的处理:

  理论上挫伤需要立即冷敷,实际上在户外活动中通常无法取得冰袋。常使用的方式是利用山溪的冰凉溪水浸湿毛巾冷敷受伤部位,不严重的挫伤通常冷敷就够了,如果情况严重,就要及时下山治疗。

  扭伤的处理:

  处理扭伤要注意的是与骨折分开,通常扭伤会造成关节处的肿胀或疼痛,但骨折及脱臼也可能发生在这个区域,如果无法判断,最好全部以骨折来处理。

  户外运动中常见踝关节扭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继续前进进行处理。通常我们使用冷毛巾(有条件时候,可以用塑料袋+压紧的雪块制作冰袋)冷敷伤处,并且尽量把伤足抬高,促使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并消肿。冷敷后需要使用三角巾或者其他可以捆扎的柔软布料将脚包裹起来,防止关节活动——攀岩的有时会扭伤手指关节,比较快速的处理方法是把伤指和相邻指头并拢,用胶布把他们和一块厚纸或者片状硬物一起固定起来防止关节运动,别说你攀岩不带胶布啊……

  有些猛驴在踝关节扭伤之后会选择略加处理便咬牙负疼前行,精神可嘉,不过还是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多使用手杖或树棍,减轻伤足的压力。如果你没有接受过训练,最好也不要猛力揉搓按摩伤足,一般这么做的人结果都是肿胀更甚。

  骨折:

  跌倒,飞石,滑落,撞击……有很多因素会造成骨折。判断骨折的方式可以通过轻压肢体,骨折处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相比起来关节扭伤的疼痛简直不止一提。严重的骨折会导致肢体扭曲成不自然的角度,而如果是肋骨骨折,除了压痛外,每一次呼吸都会造成难忍的痛苦。这些都可以判断为骨折。前面也提过,如果无法判断是扭伤还是骨折,也一概作为骨折处理,避免因为判断失误处理不够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骨折分为两种,闭合性骨折(无创口)和开放性骨折,无论哪一种,在户外都绝对不要妄想自行复位。

  闭合性骨折的处理:

       折后的野外处理主要是固定伤肢。

       固定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木棒,树枝,登山杖节杆等都可以使用,首先用布带等垫在伤处,再用绳索、衣物等捆扎固定夹板。夹板的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最大限度的避免骨折部位活动引起错位。如果是前臂骨折,为降低活动风险,通常还会使用三角巾将伤臂固定悬挂在脖子上,具体的包扎方式此处不赘述。对于肋骨骨折的徒步行者,如果没有其他严重状况(比如气胸),可以用布带缠绕胸部来减轻呼吸疼痛——别缠太紧,影响呼吸的。如果跌倒时撞到胸部不但引起骨折还造成了气胸,建议是尽快送医或由培训的人来做胸腔穿刺排气,绝对不建议自己做穿刺排气,太危险。还是那句话,咱们不是神医。

     骨折处理时,没有合适的木棒时候,手边的一切硬杆或者卷起来有比较高强度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充当简易夹板,需要注意的是帐篷杆尤其是玻璃钢帐篷杆的强度有限,在用帐篷杆作为固定材料时可以再使用防潮垫等夹心缠绕来增加固定强度。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都挺吓人,白森森的骨头在伤口里触目惊心。这时候需要做的一是清洗创口,然后用清洁敷料填塞创口止血,并且严密包扎好创口避免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开放性骨折通常出血较多,需要使用止血带,千万记得止血带的使用禁忌。

开放性骨折绝对应该使用清洁敷料,事实上只要有创口都应该采用,所以带一个急救包很重要。

  异物插入:

  小的异物插入,如小刺,估计大家都经常遇到,通常的处理方法就是用镊子挑出来或者暂时不理会。我们这里只说比较严重的异物插入,如跌倒时被树枝插入身体等情况。

  处理方式:

  异物插入的处理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不要拔。当然也不要再继续往里塞……

  拔除异物通常会导致严重出血,如果是躯干或头部的异物插入,强行拔除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伤者死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保持异物插入,必要时加以固定防止晃动,及时就医求救。如果异物是过长的树枝之类,搬运或行动不便,可以小心的切短异物。

  蛇虫咬伤

  夏季蛇虫出没,户外运动行走山野,总不免与这些家伙亲密接触。避免蛇虫咬伤的方式是穿长袖衣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要涂上驱虫药,在草丛或灌木丛中行进时,用登山杖扫打前方草丛惊走蛇类,以及不要去主动招惹——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队员,有蜘蛛被风吹落到他手上,他非常好奇的用手指轻按逗弄了一下,然后蜘蛛毫不客气的就是一口……

  处理方式:

  如果是被一般昆虫咬伤或蛰伤,及时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敷上消炎药。

  如果被蜘蛛或蛇咬伤,在无法判断毒性的情况下(蛇类判断毒性的方式主要是查看牙印是否有独立的一对伤口,但有时候伤口会比较模糊),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扎上布带等阻止毒液扩散,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注意扎带应该每隔15分钟左右便松开1-2分钟。千万不要听信传言用口吸毒!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如果自己口腔内有伤口或牙龈脆弱,很容易导致自己也中毒。

  由于蜘蛛和蛇类品种众多,毒性各异,在被咬伤时候,如果能及时捕捉或击毙凶手带去给医生看,可以极大的提高自己获救的几率——最不济,你也亲手给自己报了仇……

  中暑:

  中暑其实不能算是运动损伤,但是夏季来到,为大家的安全考虑,还是可以说几句。为预防中暑,夏季户外运动时最好穿着透气快干的衣物,保证体热散发,同时多喝水以避免脱水。如果已经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要赶紧到阴凉通风处如树荫下,岩石阴影里(注意蛇虫和落石)休息,如果症状严重,可以脱去病人衣服,用冷水之类擦拭身体降低体温,补充一些含盐分的饮料。

  失温:

      失温正确的处理方式基本是:给患者加温。主要想提请大家注意两个容易忽略的地方:

      1、给失温患者加温的时候,最好用装热水的水瓶之类裹在衣服里放在腋下、颈动脉、腹股沟处,千万不要给病人靠近热源烤火或者揉搓四肢——四肢的末端血管受热后把冰凉的血液泵回心脏,容易造成心跳骤停。

       2、失温患者的心跳非常缓慢,一定要长时间(2分钟以上)注意判断,误认为心跳停止而草率施行复苏,也可以适得其反。

  四、急救包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有大量不同品牌和配置的急救包出售,大多数徒步行者,都习惯于购买标准配置的急救包,大家还需要再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性质、时间、强度、人数和个人需求添加一些物品。通常在轻度户外活动中,建议大家携带这些东西,具体的数量则可以根据人数和时间搭配:

  弹性绷带,无菌纱布,胶布,三角巾,脱脂棉花,蝴蝶胶布或创可贴,针线包,手术刀片,酒精湿巾,镊子,碘酒棉球,抗生素,以及根据个人和团队需求的感冒药、肠胃药、蚊虫药及个人病症需要的药物等,随身再带一把瑞士军dao来满足切割和剪刀的需求。

  关于户外运动损伤的判定与处理就说这么多,拉拉杂杂讲了不少,遗漏的很多,还有更多东西都无法谈到,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

  其实户外急救是一项看起来简单却又非常复杂的技术,入门容易,正确熟练使用难。一切损伤的处理都是一种应急手段,最主要的还是要在装备、人员、目的地了解、技能上做好准备,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安全不出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祝大家在户外运动中安全开心!

第四节课:

主讲老师:孔孔

户外环保基础培训普及

长距离徒步的准备事项

       长距离徒步指的是一、两天之内进行较长距离的徒步活动,如12小时徒步60公里、24小时徒步100公里等活动。

前期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一、体能准备  

      了解自己的体能极限和身体状况,并提前适度拉练以作准备。     

二、了解线路  

     了解各路段距离,路况。是水泥路、青石路还是硬土路?哪些地点要注意交通安全?哪些地方有物资补给?充分了解了这些对整个行程才能有比较合理的安排。     

三、装备物资  

      长时间的负重徒步你吃得消吗?装备尽可能精简,装备分为必备装备和可选装备。可选装备,不必人人都带,如公共药品、备用鞋子和雨衣(视当时天气情况)等。必备的装备是每人必不可少的,如保暖衣服、水、食物和个人药品、手机等。     

四、选择鞋子,预防水泡  

       最好轮换使用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徒步鞋或运动鞋。大一号的在尾段时穿着会较为舒适。登山鞋重,鞋底硬,公路长距离徒步不宜选择登山鞋。     

       长距离平地穿越,必然造成脚掌的极度疲劳。如果配备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鞋(如轻便跑鞋、徒步鞋、运动鞋),每隔一小时换鞋行走,并经常改变行走方式(行走、小跑结合),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受力更均匀,并调动腿部更多的肌肉群参与运动,必可减缓疲劳和疼痛,可以徒步更远的路。     

       新鞋容易引致脚部不适,刺激水泡形成,因此正式参加活动时,最好穿着练习时穿过的鞋。有经验的毅行者建议在穿袜前在足趾背上涂上适量Vaselineointment(凡士林)膏,或用Microporetape(医生胶布)把脚趾个别分开包扎,或《尝试用橡皮膏和泡漠双面胶贴于足底》。参加者可在练习期间尝试不同的方法,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鞋带要系紧,使鞋子包脚良好。鞋底较薄可以加多一双鞋垫或穿厚一点的袜子。一般穿底厚有弹性运动鞋较好,登山鞋较重底硬,走久了易起水泡。很多人走不完百公里主要原因是鞋子没选好脚起水泡而放弃。穿上厚的干爽袜子可以减少脚与鞋底的磨擦,减少起水泡的机会。     

     袜子:厚而干爽的袜子,要带备用,多换几次,能保持足部干爽,可预防水泡。     

五、徒步注意事项  

      1、徒步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不定期地变换行走姿势,如走跑结合,每小时小跑5分钟。可以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均匀受力,同时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组合,让肌肉可以交替得到休息。平路时放松,用大腿带动小腿。步伐均匀,有节奏感。     

      2、不要去追赶别人,走自己的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3、当感觉脚趾或脚掌痛,勿只用脚掌一侧行走,这样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会极为痛苦。     

      4、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     

      5、上坡时先深呼吸,上身前倾。下坡时,如果加速,或跑,身体后仰,降低重心,不易摔跌。    

六、选择伙伴(队员)  

      同组人员行进的节奏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习惯走得快些,有些人走得慢些。如果走得快的人走得很快,走得慢的人拼命追,可能前面的人会拖跨后面的人,被拖跨的人最后也会拖住整队人。同样,走得快的人老是等走得慢的人,体能消耗也会加大,总觉得热不起身来。这是行进节奏的不协调,所以在选人时最好选择节奏相近的人同行,走得快的人要控制一下,走得慢的也适当加快一点。

 

 

 

 

参加梅州市户外运动协会组织的蓝盾户外培训初级班的学习的大部分学员、老师们的合照

特别鸣谢极地公司为此次活动提供赞助。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手机版|Archiver|梅州时空网 ( 粤ICP备09090531号-3 )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08号

GMT+8, 2024-4-29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8-2014 Design: 梅州时空

返回顶部